APP下载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探讨

2017-09-28齐晓飞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布比麻醉药低血压

齐晓飞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探讨

齐晓飞

(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目的 探讨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22例来本院骨科和普外科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前者行0.12%布比卡因进行低比重脊髓麻醉,后者行0.75%布比卡因进行脊髓麻醉,并对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及出现并发症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麻醉平面低(P<0.05),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出现并发症低血压19例和26例、恶心呕吐18例和27例、心率减慢9例和18例、呼吸抑制3例和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分别为15例和1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可能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术后头痛等危险,在临床中应尽量避免。

低比重麻醉;脊髓麻醉;布比卡因

脊髓麻醉,又称腰麻和蛛网膜下腔麻醉,主要应用于下腹部及下肢的麻醉,是将麻药通过腰椎间隙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将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阻断,从而对神经支配的相应区域起到麻醉作用。因手术时所需要的时间和体位不同,常选择不同比重的麻醉药进行麻醉。其中低比重麻醉药具有麻药用量少、麻醉平面集中,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在腰麻中;而临床上对低比重麻醉药在腰麻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居多,对人体具有的危害方面研究较少[1-3]。因此本文将对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1月来本院骨科和普外科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2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1例,前者行0.12%布比卡因进行低比重脊髓麻醉,后者行0.75%布比卡因进行脊髓麻醉。实验组中,男42例,女19例,年龄18~65岁,体质量47~83 kg,对照组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18~67岁,

体质量48~86 kg。排除年龄小于18周岁或大于70周岁、体质量小于45 kg或大于100 kg、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肺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ASAⅠ~Ⅱ级。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用7号脊髓麻醉穿刺针在L2~L3或L3~L5棘突间隙硬膜外腔进行穿刺,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有落空感,有脑脊液外流通畅后注入麻药:实验组注入0.12%布比卡因10 mL(注射用水稀释),对照组注入0.75%布比卡因4 mL。然后退出蛛网膜下腔阻滞针,保持原体位,待患肢出现发麻、发热时开始调整体位,以便控制阻滞平面。

1.3 观察指标 ①麻醉平面:给药后10分钟采用针刺法确定麻醉阻滞平面;②并发症:术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低血压、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等,术后出现的头疼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的资料均以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平面实验组麻醉平面主要集中在T6(T4~T6),对照组麻醉平面主要集中在T4(T3~T5),两组麻醉平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 实验组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31%、30%、15%、5%,对照组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43%、44%、3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头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发生率分别为25%、2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n(%)]

3 讨论

脊髓麻醉起效迅速、镇痛效果好,与全麻相比发生生命危险的概率相对较小,而布比卡因相当于其他麻药具有麻醉效果强、作用时间长、安全系数较高的特点,临床上常被配制成不同比重的麻药应用于脊髓麻醉中。因脑脊液的密度为1.000~1.006 g/L,通常把不含葡萄糖的局部麻药认为是低比重麻醉药,把含超过0.8%葡萄糖的局部麻药认为是重比重麻醉药。低比重麻醉药具有麻药用量少、麻醉平面集中,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并有学者发现低比重的布比卡因不会发生脊髓神经毒性,因此布比卡因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在腰麻中[4-6]。然而,这些特性通常也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危险,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头疼等。

为了探讨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本实验采取低比重麻醉药实验组和常规麻醉药对照组,目的在于揭示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以及排除单一的实验数据,利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两组实验对象进行蛛网膜下腔麻醉,由于脑脊液密度恒定,所以当患者平躺时,实验组注射的低比重麻醉药向尾侧移动,对照组注射的麻醉药向头侧移动,造成并发症随着麻醉平面的升高呈上升趋势。最后结果显示,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在研究中实验组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心率减慢、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31%、30%、15%、5%,术后头疼发生率为25%,说明在低比重麻醉中低血压、恶心呕吐,术后头疼为对人体的主要危险,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次之。

在本研究中,术中出现低血压,主要是麻醉平面超过T4,交感神经被广泛的阻滞,静脉和小静脉失去神经支配,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肌肉松弛失去了去血管的挤压作用,导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引起低血压。目前血管活性物和体位变化被认为是治疗脊髓麻醉后低血压的最有效办法,但血管活性物有使患者瞬间高血压的缺点,因此体位变化被认为是治疗脊髓麻醉最佳的办法(可采取头低位10°~15°);在穿刺前或者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立即开放静脉输液也可以防止低血压的出现[7-8]。而术中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也是因为麻醉平面升高,导致血压下降,肋间肌部分被麻醉而出现呼吸抑制,造成一过性脑缺氧,手术中可以采取面罩吸氧,加快输液使血压回升,减缓症状。本研究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术后头疼发生率分别为25%、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成术后头疼的原因被认为是穿刺时硬脊膜被穿破,导致脑脊液漏出引起颅内低压、化学刺激等;临床上多采取对症治疗或者硬膜外注射5%葡萄糖液10~25 mL,也可在穿刺时采用细针穿刺,预防术后头疼的发生。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对于人体的主要危险,通过对122例研究对象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低血压、恶心呕吐是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常见的并发症,心率减慢、呼吸抑制次之,而术后头痛是穿刺时硬脊膜被穿破所引起的,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发生率无明显的差别,并且通过分析得到,穿刺时采用细针穿刺以及熟练准确的手法,可以减少硬脊膜被穿破导致脑脊液的漏出,有可能降低术后头痛的发生率。研究发现,并发症随着麻醉平面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低比重麻醉药在脊髓麻醉中麻药用量少、麻醉平面相对集中,可以大大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1]苏鸿莉,晋雅玲,李玲霞,等.高低比重罗哌卡因的联合应用对脊髓麻醉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特征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2(25):54-55.

[2]邓略初,罗绍金,朱怀郡.老年髋关节置换过程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血液动力学差异[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3(26):74-75.

[3]赵文宝,万磊,李彦平,等.应用不同比重罗哌卡因单侧腰麻对下肢手术麻醉效果的比较性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6(10):138-139.

[4]沈雪辉,宋新才.等比重局部麻醉药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体会[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8(25):644-645.

[5]赵亮,王喜军.小剂量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在高龄患者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1(20):784-785.

[6]Heesen M,Stewart A,Fernando R.Vasopress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maternal hypotension following spinal anaesthesia for 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past,presentandfuture[J]. Anaesthesia,2015,70(3):252-257.

[7]钟瑛,谭宪湖.脊-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2(28):781-782.

[8]王言武.硬膜外麻醉下进行老年骨科手术时辅助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的效果分析[J].医学综述,2015,12(20):81-82.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76

猜你喜欢

布比麻醉药低血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咪达唑仑抗焦虑治疗对择期腰椎手术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针灸复合全身麻醉干预麻醉药用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吸入麻醉药的作用和毒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