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

2017-09-28陈淑梅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病病患者

陈淑梅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分析

陈淑梅

(江西省人民医院肌电图室,江西 南昌 330006)

目的 分析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的特点。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肌电图室检查的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对这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及肌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中,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最常见的为正常肌电图,肌电图异常的患者中SSR(交感神经皮肤反射)异常最常见,病程10年以上患者有3种常见的神经病,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以及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这3种类型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病程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表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进展速度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糖尿病的病程不同,患者年龄与病情的进展无明显的相关性。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早期的诊断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临床;肌电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在排除其它原因的前提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有关的症状或者是体征[1],是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有烧灼感的疼痛、足部神经功能障碍、感觉迟缓等,这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所以,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根据诊断给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种类较多,仅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很难准确的判断出患者神经受到损害的范围,所以肌电图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早期病变的重要检测手段[3]。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表现,本院回顾性分析了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表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肌电图室检查的150例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患者伴有肢体无力、肢体麻木、肢体疼痛等周围神经症状体征;③患者不具有其它营养代谢性疾病、外伤、药物、手术、感染、肿瘤、中毒等可以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疾病。所有患者中男97例,女53例,年龄48~82岁,按照不同病程将这150例患者分为3组,病程在5年以下的50例,6~10年的50例,10年以上的50例。10年以上病程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48~59岁15例,60~69岁16例,70岁及以上19例。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4],对患者行各项常规检查,包括正中神经、胫后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纤维远端潜伏期、波幅及感觉纤维传到速度;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波以及SSR(上下肢交感皮肤反射)。将检查结果与各年龄段神经传导正常参考值[5]进行对比,检查结果中神经运动、感觉纤维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低于正常参考值最低限度为异常;SSR(上下肢交感皮肤反射)潜伏期超出正常值的最高限度或者(和)波幅低于正常值的最低限度为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程患者神经传导测定异常分布比较 3组不同病程患者神经传导异常的主要表现均为感觉神经波幅下降和SSR(上下肢交感皮肤反射)异常。3组不同病程患者的神经异常分布具有明显差异,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主要是SSR(上下肢交感皮肤反射)异常,病程在6~10年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上肢感觉神经波幅下降,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出现下肢感觉神经波幅下降的比例有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病程患者神经传导测定异常分布比较

2.2 不同病程患者的症状和肌电图表现比较 3组不同病程患者的肌电图表现明显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程患者的症状和肌电图表现比较

2.3 病程10年以上不同年龄组常规神经传导测定异常分布比较 病程10年以上患者的神经传导测定异常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2.4 病程与周围神经病类型 病程10年以上患者中有3种常见的神经病类型,包括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以及嵌压性周围神经病,这3种类型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3 病程10年以上患者不同年龄组常规神经传导测定异常分布比较(n)

表4 病程10年以上患者不同年龄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类型分布(n)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的升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临床的表现非常复杂,轻者只是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疼痛等感觉,以及口干、便秘等自主功能损害的症状,少数会有肌肉萎缩、远端肢体无力以及嵌压性神经病表现,重者则可能出现皮肤溃烂,甚至是截肢[6]。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可以对大纤维神经和小纤维神经造成损伤[7],如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是非常高的,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传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是多数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症状在患者发现糖尿病2~3年后才会出现[8],所以,通常在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因此,肌电图检查在早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操作简单,通过观察神经传导速度,从而检测出神经损伤部位和损伤的程度,可以准确地反映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严重程度,为判断病情和临床治疗都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出,病程5年以下的患者最常见的为正常肌电图,肌电图异常的患者中SSR(交感神经皮肤反射)最常见,不同病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传导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病程患者的症状和肌电图表现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不同年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展没有影响,病程的长短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不断了解,肌电图检查逐渐的成为诊断神经损伤类疾病的重要手段,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发展与患者的病程有很大的相关性,因此,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可以有效的避免神经损伤的进一步加重。肌电图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李晓.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2015(8):76-76.

[2]钟燕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改变[J].医学信息,2016,29(12):278-278.

[3]张丽雯,伍琦,倪浩斌,等.肌电图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中外医疗,2014(18):10-11.

[4]张建芳.肌电图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亚临床病例检出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4(39):324-325.

[5]车春晖,魏笑凡,黄华品,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神经电生理与临床症状相关分析[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6,15(5):366-370.

[6]张翠云,卢祖能.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6):3-4.

[7]韩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与肌电图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7):82-83.

[8]黄伟玲,尹厚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肌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师杂志,2015,17(5):771-7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75

猜你喜欢

肌电图神经病病患者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越测越开心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