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

2017-09-28杨小龙曾仁华李佳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眼内炎呋辛头孢

杨小龙,曾仁华,李佳

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有效性探究

杨小龙,曾仁华,李佳

(吉安市永丰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西 吉安 331500)

目的 探析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46例采取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法。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内炎感染率。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眼内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显著,眼内炎感染概率降低,安全性与应用价值较高,可以作为预防白内障患者眼内炎的主要手段,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白内障;头孢呋辛;感染性眼内炎;预防

白内障好发于老年人群体中,由于老年人的代谢发生异常、老化以及外伤等因素导致晶状体代谢发生紊乱,直至晶状体蛋白质性质改变,致使眼球混浊,视物模糊[1]。病情严重者,可致人眼盲,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而目前手术是作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作为我国Ⅰ类清洁型手术,白内障术后也同样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眼内感染,如果不及时根治,致盲的可能性会大大提高[2]。本文将对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在白内障术中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1月本院接收的96例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3]。研究对象不包括合并糖尿病、甲亢、免疫系统等疾病;术前伴有其他炎症;有头孢菌素过敏既往史;有做过玻璃体切割、眼角膜移植等眼部手术等患者[4]。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46例,男28例,女18例,年龄45~64岁,平均年龄(56.57±6.02)岁;术前视力0.16~0.30°,平均术前视力(0.24±0.12)°。实验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47~62岁,平均年龄(55.26±5.78)岁;术前视力0.13~0.40°,平均术前视力(0.27±0.1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视力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要在术前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视力、血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眼内压以及眼科B超等检查,确保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术前两组患者均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每天4次的滴注,持续3天。术前1天应当冲洗眼部泪道,术前1小时进行连续8次美多丽眼液促使术眼散瞳。并进行剪术眼睫毛。并用0.9%氯化钠冲洗结膜囊,做头孢挫林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手术。术前30 min取留置针静脉穿刺,保证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便捷性。两组患者均采用5%的碘伏对眼周皮肤进行消毒,滴入3次盐酸奥布卡因眼液对眼周进行表面麻醉。滴入0.5%的聚维酮碘溶液进结膜囊内,约2~3滴即可、30~40 s后再用平衡液将其冲洗干净。开始进入常规白内障手术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平衡液封闭切口治疗,实验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手术,行2 mm左右的微切口,连续环形撕囊,将混浊晶状体乳化吸出,将三片式或单片式的人工晶状体(可折叠)植入其中。实验组在术后将0.1 mL,10 mg/mL的头孢呋辛注射前房之中。前房注射头孢呋辛制剂应当采用二步法对其稀释,首先用生理盐水将头孢呋辛钠的粉剂进行溶解,将溶液浓度稀释为100 mg/L,手术结束之前需要抽取原液,0.1 mL再次稀释为1 mg/0.1 mL,被临床诊断为急性眼内炎患者,应当采取前房以及玻璃体的液体抽吸送检标本,并分别培养微生物与革兰染色。两组患者均采用地塞米松与妥布霉素注射与球结膜下方。如果发现眼内感染,需要及时进行玻璃体内药物注射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和护士全程负责。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实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下眼前节检查。

1.3 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眼内炎感染率。不良反应包括球结膜水肿、视力下降、前房积脓、疼痛、玻璃体混浊等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2.2 两组术后眼内感染情况比较 实验组术后眼内感染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眼内感染率13.0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眼内感染情况比较

3 讨论

感染性眼内炎作为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率最高的的疾病,感染性眼内炎预后差、病情发展速度快、损坏程度较大、很容易致使患者视功能减弱或丧失,出现睫状出血、玻璃体混浊、球结膜水肿、眼瞳或眼球摘除等症状[5]。这些病症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并且因为治疗费用昂贵,患者经济压力增大。白内障术后引发眼内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患者本身条件制约、手术技巧与手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患者如果患有睑缘炎、结膜炎、糖尿病、泪道阻塞或者免疫功能减弱等,都会促使眼内感染的概率增大[6]。根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眼内感染的概率为0.05~8.9%之间[7]。而眼内感染多为细菌性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两种细菌为主。专家表明我国的白内障手术一般选择0.5%的聚维酮碘以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进行冲洗,可以起到避免眼内感染的作用。现在国内许多医学界专家与学者认为,在不滥用抗菌素的条件下,术后前房注射头孢呋辛注射液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眼内感染,引发眼内炎有着更重要的效用。因此除了在术中注意无菌治疗外,还要在术后进行前房头孢呋辛的注射。

在本文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以及眼内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明,对进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前房头孢呋辛注射能够防止眼内受到细菌感染,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具体原因如下:①头孢呋辛是第二代头孢霉素广谱抗生素,能够很好的抑制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有效降低眼内炎的感染概率。同时头孢呋辛的抑菌效果需要依靠时间,有效时间一旦过去,对于高负荷以及抗菌谱之外的感染依旧会引发眼内炎。②临床推荐头孢呋辛的注射量安全指标应为1 mg/0.1 mL。如果头孢呋辛的注射量过量时,有可能引发多重并发症,比如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严重出血以及黄斑缺血梗死等。因此需要医护人员严格控制头孢呋辛的注射剂量,并排除对头孢霉素以及青霉素过敏的患者进行注射。当前欧洲已经在临床医学上使用一次性的头孢呋辛制剂,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制剂污染或配置错误而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8]。③术后要让患者术眼得以充分休息,尽可能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减少眼球转动次数,避免强光直射,保护眼球。1个月内不得用眼过度,注重饮食护理。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头痛。视力突然下降或者眼睛肿胀等情况,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应治疗。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入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感染性眼内炎治疗效果显著,降低眼内感染概率,减少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是预防白内障患者眼内炎的主要手段,值得医学推广与应用。

[1]禤中宁,唐寅,陈洁.前房内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观察研究[J].微创医学,2015,14(6):761-763.

[2]吴作志,王勤美.头孢呋辛钠在白内障扶贫复明手术中对眼内感染的预防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56(3):88-89,92.

[3]马波,吴新华,罗敏.前房注射头孢呋辛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临床效果[J].眼科新进展,2016,36(7):637-639,643.

[4]黄薇.白内障术中应用头孢呋辛注射液预防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2016,15(9):79-80.

[5]赵连凯.中老年白内障合并眼底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9):72-73.

[6]陈洁,梁策,何萍,等.改良式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的方法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5,24(3):230-232.

[7]关玮丽.白内障术后眼内感染因素的调查与防控[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5,36(5):504-505.

[8]钮心瑜,邱海燕,周虹.头孢呋辛钠对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感染的预防控制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6):1349-13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65

猜你喜欢

眼内炎呋辛头孢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呋辛赖氨酸原料药的含量
白内障围手术期预防眼内炎的护理对策
临床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药在眼内炎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分析
“健康快车”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预防和护理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45例
痰热清联合头孢呋辛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52例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