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7-09-28余惠芳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盆腔炎西药盆腔

余惠芳

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

余惠芳

(鄂州市梁子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湖北 鄂州 436060)

目的 探讨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所接受的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中选择其中的6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分别为奥立妥注射液和克林霉素)和观察组(在西药基础上服用中药方剂治疗),各32例,比较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和下腹部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优越,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治疗;体会

慢性盆腔炎属于慢性炎症,主要是在女性的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发生,也是已婚妇女中比较常见的生殖器官炎症[1]。盆腔积液则是因为盆腔内的组织或者器官出现了相应的感染,导致炎症的渗出物在盆腔中集聚,在妇科诊断中也十分常见[2]。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此种疾病具有比较高的复发性,病程缠绵时间较长,而且也有较大的治愈难度,对妇女今后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3-4]。本次研究旨在探讨此种疾病的治疗体会,为以后更好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范围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以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为例,从中选择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被明确诊断为是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②无其他严重心肺障碍功能的患者;③有独立意识,能够自行完成整个治疗的患者;④自愿同意并签署相关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病史或者严重的心肺障碍疾病;②正在接受其他药物治疗,可能会对最后治疗结果产生影响的患者;③无法保证接受全程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法进行组别划分,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7~56岁,平均(42.3±3.1)岁;病程3~21周,平均(15.7±1.6)周;患病严重程度:14例患者为轻度,16例患者为中度,2例患者为重度。观察组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43.1±3.0)岁;病程4~20周,平均(15.3±1.4)周;患病严重程度:16例患者为轻度,13例患者为中度,3例患者为重度。两组患者患病程度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都需要接受一个疗程,共计7天。①采用西药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需要用到克林霉素和奥立妥。奥立妥采用静脉注射方式,每次1瓶或1袋,每瓶/袋为100 mL。克林霉素则是采用口服方式,每日服用4次,每次服用2片。②采用西药和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西药治疗方式与对照组一致,中药治疗方剂包含以下成分:皂角刺、王不留行、云苓、制香附、红藤、枳壳、白芍各5 g;败酱草、制元胡、柴胡、当归各10 g;赤芍8 g。患者需要以温水冲服,每天服用1次。

1.3 评判标准 根据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相关标准对本次治疗结果进行评价。痊愈标准为患者的各项妇科检查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B超显示盆腔内无积液或者包块;有效标准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妇科检查结果有显著改善,B超显示盆腔中的积液和包块减少;无效标准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B超显示盆腔中的积液和包块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9.7,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分别对两组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从表格中看出,观察组患者下腹部改善人数、盆腔积液消失人数、并发症发生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征、并发症和临床症状改善比较(n)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效果比较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1,P<0.05)。见表2。

3 讨论

盆腔炎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女性的生殖器官出现感染,大都是由病毒或者病菌所导致的。慢性盆腔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症状有月经出现异常、白带增多,下腹胀痛明显[5]。患者在盆腔的双侧或者一侧的附件区域有明显增厚的现象,而且有很明显的触痛和压痛感[6]。当前西医在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治疗中,大都采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治疗,抗生素药物可以对细菌的增殖产生抑制作用,减少细菌DNA的转录和复制,对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抑制作用,进而使细胞内外渗透压出现失衡,导致细菌细胞胀裂死亡。抗菌药物可以起到杀菌和抑制细菌的作用,常用于细菌性感染的疾病治疗中。但是根据不少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结果并不理想,对患者治疗后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了严重的伤害[7]。因此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良好。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n)

中医学中认为患者出现盆腔炎大都是因为邪热瘀毒残留,导致气血耗伤,虚实错杂,因此病情反复缠绵[8]。在本次研究所选用的中药方剂中选择的药材对盆腔炎和盆腔积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比如白芍和赤芍在消肿、凉血、止痛和行瘀等方面疗效显著,当归则能够对细菌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调节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润肠通便、调经止痛的目的,当归尤其在治疗闭经痛经等方面疗效显著,柴胡则能够有效治疗月经不调,几种药物配伍使用治疗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以本院接收的64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患者为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方剂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下腹部改善率为90.6%,对照组的为78.1%;观察组患者的盆腔积液消失率为84.4%,对照组患者为62.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患者为15.6%;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9%,对照组为78.1%。从各项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是因为西药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往往无法治本,患者接受治疗之后很容易出现复发;而通过中西医结合,将中药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强化,缓解患者的腹痛现象,减少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对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荐应用。

[1]张立新.不同中医方法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27):85-86.

[2]胡凤梅,张小智,柴卫新.两种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效果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8):37-38.

[3]屈胜环.中医治疗盆腔积液合并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10):100-101.

[4]王英.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9):96.

[5]王蕾,傅静.68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4(24):146-147.

[6]买苗,曾淑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1):6512-6513.

[7]热孜万古丽·卡德尔,古丽妮萨·喀斯木.30例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30):554-555.

[8]陈业芳,李玉梅,谢绍楚.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两种治疗方法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2(2):78-7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45

猜你喜欢

盆腔炎西药盆腔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