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喉癌的预后研究

2017-09-28刘家锋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舌骨喉癌生存率

刘家锋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喉癌的预后研究

刘家锋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探索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用于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全切组(n=40,采用喉癌全切术治疗)和部分切除组(n=40,采用喉癌部分切除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生活质量、吞咽功能恢复时间、生存率进行对比。结果 部分切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上,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全切组(P<0.05);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更短(P<0.05);在术后1年生存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癌的手术方式选择上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在符合喉癌部分切除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该术式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

喉癌全切术;部分切除术;生存率;生活质量;吞咽功能

喉癌是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治疗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过去手术治疗中强调肿瘤的根治[1],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学者指出:在保证肿瘤彻底切除的基础上应尽量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3]。为探索喉癌全切术与部分切除术的效果差异,特回顾性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2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80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予以确诊,全部患者均自入院后只接受一次手术治疗,定期回医院复诊,自愿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入到全切组和部分切除组中,全切组患者40例,男39例,女1例,年龄53~67岁,平均(58.6±2.3)岁,在肿瘤原发部位上:声门上型23例,声门下性8例,声门型9例,TNM分期上:Ⅲ期32例,Ⅳ期8例。部分切除组患者40例,男40例,女0例,年龄50~65岁,平均(57.6±2.5)岁,在肿瘤原发部位上:声门上型25例,声门下型8例,声门型7例,TNM分期上:Ⅲ期34例,Ⅳ期6例。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切组患者给予喉癌全切除术治疗,先按术前病情评估后行不同范围的颈清扫后,自舌骨上缘到胸骨上窝做一个正中线垂直的T形切口,分离组织结构,将舌骨体暴露在术野中并剪断,然后对甲状舌骨肌等喉周肌群进行分离剪断,进行喉上动脉的结扎处理,切断甲状腺峡部和气管,进行喉体两侧肌肉、韧带、软组织等的游离,将喉体全切除后,逐层关闭咽腔后缝合切口,留置引流管。气管断端造瘘于皮肤,形成新的呼吸通气道。

部分切除组患者给予喉癌部分切除术治疗,自一侧胸锁乳突肌上缘开始向下做一个半U形切口,一直延伸到对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位置,将带状肌分离剪断,然后切开甲状软骨,切断舌骨上肌,并剪断舌骨,以横行方式将舌骨会厌韧带以及会厌骨黏膜切开,进入到喉咽腔中,向前进行会厌牵拉,将喉腔暴露在术野中,清扫肿瘤,修复声门,留置引流管,结束手术。另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肿瘤范围TNM分期情况给予患者行不同方式的喉部分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喉裂开术,喉垂直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喉垂直额侧部分切除、钛网支架功能重建术或CHEP术式治疗等等。

两组患者中的TNM分期为Ⅳ期的患者在术后给予放化疗治疗,尤其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要接受术后放化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的生活质量(于出院前采用WHOQOL-10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其分成躯体功能、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吞咽功能恢复时间以及生存率(术后1年随访统计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术后早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全切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健康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x±s)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对比 部分切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6.23±1.10)d]明显比全切组患者[(12.36±1.76)d]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80,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对比 在术后1年生存率上,全切组患者为95.0%(38/40),部分切除组患者为92.5%(37/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喉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为主,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综合考虑患者肿瘤的原发部位、生长范围、组织学特征、年龄、性别、身体免疫力等因素[4-5]。选择手术治疗时,应在保证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采取微创术式,尽可能的保留或是可以重建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在手术中,若喉癌患者的病变局限在某一个解剖分区,那么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术式已非常成熟,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治疗效果。但是实际上,多数患者的病变部位不仅仅位于一个解剖分区,一般相邻的解剖分区也会出现病变情况,其中最为常见的声门上和声门区的病变,对于此类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还存在较大争议。喉癌部分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推崇的手术方式,其能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留患者的喉功能,达到与喉癌全切除术相似的手术效果[6-7],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部分切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且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更短(P<0.05);在1年生存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指出采用喉癌部分切除术能在达到显著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不少学者对喉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年龄、淋巴结是否转移、TNM分期、术后早期生活质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肿瘤大小、部位对患者术后的生存期影响不大。还有学者着重研究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不少学者认为:不同手术方式对喉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下主要体现在感觉、语言、外貌、社交等方面,这些因素会对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影响,进而对预后产生影响[8]。对喉癌患者采用部分切除术治疗,术前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好,这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同时能保留患者喉功能,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恢复快,恢复言语功能,提高术后早期生活质量[9-10]。张帆等[11]的研究指出:对喉全切除患者术后的SCL-90总评分、躯体化、交流、抑郁、偏执四个因子评分均高于喉部分切除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指出喉全切除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更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心理状况影响不同,在围术期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喉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综合患者的病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尽量优先选择喉部分切除术,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早期生活质量。

[1]陈瑜,刘翠萍.手术治疗老年喉癌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059-1060.

[2]刘红兵,刘月辉,罗英,等.喉癌的手术方式选择及远期疗效的分析[J].中国癌症杂志,2015,25(2):145-149.

[3]裴志滨.保留喉功能的挽救性外科手术治疗复发性喉癌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0):52.

[4]张金花,马民.声门型喉癌喉功能保全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1):3-5.

[5]刘珂,钱立庭,高劲,等.手术联合放疗治疗喉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18(10):910-913.

[6]曾建强,张相民,蓝小林,等.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在喉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2):1957-1959.

[7]伍立德,谭学君,温晓霞,等.老年喉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54-56.

[8]李丽,马士崟.喉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8):2028-2030.

[9]王芳,唐玉平.喉癌手术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82-484.

[10]陈冬兰,莫福琴,黄晓琳,等.喉癌患者术后焦虑情绪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4):2917-2920.

[11]张帆,高竞逾,李娜,等.不同术式喉癌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变化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21(11):561-56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23

猜你喜欢

舌骨喉癌生存率
肩胛舌骨肌的超声解剖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甲状舌管囊肿分型及舌骨选择性保留的探讨*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舌骨形态学与显微结构的观测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
ABCG2及其在喉癌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