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2017-09-28王雪艳李轩石春来

当代医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左室心肌梗死支架

王雪艳,李轩,石春来

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王雪艳,李轩,石春来

(辽宁省金秋医院心血管(辽宁省老年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五病房,辽宁 沈阳 110000)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时间范围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欣维宁联合植入药物洗脱支架)与对照组(单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7%(43/44)、75.0%(33/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术后无复流率分别为0.0%(0/44)、9.1%(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ST段回落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8%(3/44)、22.7%(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欣维宁;药物支架

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出现急性心肌梗死的概率明显提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一般来说,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出现心肌缺血,从而致使心肌出现急性坏死的现象。一旦老年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其临床表现出心肌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持久胸痛、心律失常、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当前,临床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是采取积极措施,及时进行再灌注治疗,

从而最大限度恢复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研究认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实施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死率,促使缺血心肌再灌注[1]。但是,还有研究发现,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也可导致患者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再循环障碍等并发症,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对药物支架治疗并发症进行控制[2]。而欣维宁是临床上常用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对血小板聚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深入探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88例,时间范围为2014年2月~2017年2月。按照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8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8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4例。研究组患者中,男36例,女8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2±7.5)岁;TIMI血流分级:32例为0级,12例为1~2级。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35例,女9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7.3±7.4)岁;TIMI血流分级:31例为0级,13例为1~2级。两组患者性别结构、年龄结构、TIMI血流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3],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IA类适应症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肾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②含脑卒中病史的患者;③合并出血性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如活动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等;④不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或治疗依从性差,经劝说无效的患者。

1.4 方法 对照组实施单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给予患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开封白云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0120)300 mg、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1228)300 mg口服。随后实施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心肌梗死部位及血管狭窄程度进行明确,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手术过程中,将8 000~10 000 IU普通肝素钠(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41226)经由动脉鞘管注入。术后给予0.4 mL克赛(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天津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批号:150105)皮下注射,2次/d,持续治疗5~7 d。

研究组在对照组植入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欣维宁(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武汉远大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107):术中给予患者0.4 µg/(kg·min)欣维宁静脉推注,持续推注30 min,随后调整为0.1µg/(kg·min)连续静滴,持续治疗36 h。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疗效评价标准: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脏活动趋于正常,各项身体指标恢复正常,为显效;以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脏活动基本趋于正常,各项身体指标明显改善,为有效;以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4];②观察两组患者无复流发生情况。其中,在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过程中,将病变部位急性闭塞、血栓、高度狭窄等因素引发的冠脉前向血流急性减少排除,TIMI≤1级为无复流;③考虑到本院资源有限,患者术后7 d心电图复查、术后6个月随访数据均参照其在其他医院进行的相关检查数据。其中,心电图检查主要观察ST段回落情况,以ST段较治疗前减低70%以上,为完全回落;以ST段较治疗前减低30%~70%,为部分回落;以ST段较治疗前减低30%以下,为无回落[5];术后6个月超声心电图检查,主要分析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无复流率对比 研究组、对照组术后无复流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率分别为0.0%(0/44)、9.1%(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P=0.041)。

2.3 两组术后T段回落情况对比 治疗后7 d,两组ST段回落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4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T段回落情况的对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segment declin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对比(x±s)Table 3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2.5 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adverse cardiac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是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粥样硬化破裂,加上斑块表面存在血小板聚集,极易引发血栓形成,导致患者因持续性缺血及缺氧,最终出现心肌坏死。尤其是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肌梗死患病率呈现逐渐增长模式,老年人为该病多发人群。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较高,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较大的负担。

以往,临床上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可及时开通相关梗死血管,促使心肌血流再灌注恢复,从而对梗死面积进行控制,降低患者病死率。但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较多并发症,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再狭窄,会导致患者再次出现心绞痛,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一般来说,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再狭窄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血栓形成、血管弹性回缩等,需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

而冠状动脉内支架联合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血栓形成、血管重塑、弹性回缩等问题进行缓解,但是,新生内膜增殖,也逐渐发展成为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以紫杉醇、雷帕霉素等为代表的药物洗脱支架能有效克服上述弊端,可对内膜增殖进行有效抑制。其中,紫杉醇有着较好的微管稳定作用,能对细胞信号转导进行控制,且能对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等进行抑制,从而达到良好的控制新生内膜增生的效果,避免出现再狭窄[6]。

此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其体内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表达明显提升[7-8]。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而这种病理反应可能引发微栓塞,进而给患者心功能恢复造成不利影响。考虑到GPⅡb/Ⅲa受体是血小板聚集、冠脉血栓形成的最后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控制,能对心肌组织灌注进行改善。

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第三代抗血小板药物,欣维宁能对GPⅡb/Ⅲa受体进行阻断,从而有效控制血栓形成,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9]。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欣维宁联合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能对心肌细胞平滑肌的生长周期产生影响,从而对心肌平滑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确保冠状动脉处于通畅状态[10]。而且,还有研究认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与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治疗,能充分发挥药物协同作用,有效控制药物洗脱支架会导致机体出现的相关并发症[11]。此外,还有研究发现,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与药物洗脱支架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无复流率分别为97.7%、0.0%,对照组则分别为75.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13]。结果表明,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效果显著,能促进心肌再灌注。此外,治疗后7 d,两组ST段回落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14]。表明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能对患者冠状动脉通常程度进行维持,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

在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方面,研究组出现1例心力衰竭,1例反复心绞痛,1例非致命性再梗死,总发生率为6.8%;对照组出现4例心力衰竭,3例反复心绞痛,3例非致命性再梗死,总发生率为22.7%。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结果相符[15]。凸显出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和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1]宁国庆,谭小进,刘厂辉,等.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在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11,6(9):22-23.

[2]戚增明,吴晓杰,杨玉婷.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5):46-47.

[3]刘医辉,刘耀乾.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47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7(16):115.

[4]王巧敏,李勇.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5):39-41.

[5]史正山.冠脉内注射及静脉泵入欣维宁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14):150-151.

[6]刘宇伟.早期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4):98-99.

[7]罗璨璟,邓翠东,孙卫东.80例不同年龄段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2016,8(6):139-140.

[8]侯宏丽.欣维宁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J].工企医刊,2014,27(4):932-933.

[9]宋双双,刘玲玲,司良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肌血流再灌注的影响[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15,2(3):30-34.

[10]李明慧,张瑶俊,张新磊,等.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安全性研究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10(13):277-279.

[11]蒋志明.探究接受皮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4):500-501.

[12]张帅,林文辉,宋于康.重组人脑钠肽与硝酸甘油治疗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6,28(3):306-307.

[13]王健萍.胺碘酮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短期预后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8):867-870.

[14]杨涛.急性心肌梗塞运用欣维宁联合药物支架治疗的观察[J].今日健康,2016,15(4):151-152.

[15]杨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欣维宁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11):997-998.

Observation of tirofiban combined with drug stent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ffect

Wang Xue-yan,Li Xuan,Shi Chun-lai
(Liaoning Provincial Geriatric Hospital,the Five Ward of Ccardiovascular Medicine,Liaoning,Shenyang,110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sing tirofiban combined with drug coated stents.Methods The selected cases were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a total of 88 cases,the time range wa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7.The general data of 88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retrospective analysis.All patients were clinically diagnosed a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formed consent was obtained from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and the informed consent was signed voluntaril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8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tirofiban combined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and control group(simple implantation of drug-eluting stent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7%(43/44),75%(33/4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operation,no flow rate were 0%(0/44),9.1%(4/4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he treatment of 7D.Two groups of ST segment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6 months after treatment,the study group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nd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cardiac events rates were 6.8%(3/44),22.7%(10/44),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using tirofiban combined with drug stent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Senil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Xinweining;Drug-eluting stent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8.012

猜你喜欢

左室心肌梗死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