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有效学习

2017-09-27李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小学数学

李斌

摘要:新课程改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转型。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倡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预习就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可以提高教师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是尤其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习惯;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3.5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预习接受:“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学生经历课前预习,不但可以对新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发现疑难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学能力。

但是现在很多学生老师认为语文课课前预习是必要的,数学课学生不必预习,他们认为数学没有什么好预习的,或者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预习。从而忽视了小学生对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视。

一、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一)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要接受新的知识有心理准备,经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哪方面的不懂,哪里懂的,带着自己不懂得问题听课和根本没有目的进入课堂,效果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对课本上要学的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提高教师课堂的速度,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学生已经预习的基础上,直接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就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二)进行课前预习有利于分层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人人获得成功的机会。

数学教学,如果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直接进入课堂。课堂上往往是只有少部分同学可以跟上老师,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只是“陪客”或是观众,有时候老师要照顾大部分同学,在复习引入和新课时间花了很多时间。在生源不好的学校更为明显。一些后进生还没思考成熟,优生早已举手,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便回答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后面的学生就会坐等老师公布答案或是等同学讲解。没有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就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自主实践,很难提高自学能力。学生经过课前预习,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课上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操作、发言的机会。这样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学习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学生对教师课上的内容需要一定时间的消化。还有些学生会因以前的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就学习新知识,感觉很困难,逐渐失去了兴趣。通过课前预习以后,这些学生经过自己的学习和理解,能初步理解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了成功感,这种成功会促使他们想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他们将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发言,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四)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自自主的性格。

预习是学生探索,思考,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通过有效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提高学生预习的质量,明确预习要求,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二、 课前预习的方法

(一)标记法

让学生在预习新课时,用笔画出重要知识、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初步了解新的知识,把他们认为重要的知识、概念、结论画出来,使得新课中的重要内容显示出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对有些一时很难理解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学生可以把不懂的问题作为听课的重点,这样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能提高听课的效率。

(二)练习法

练习法,就是通过做题目来达到预习的效果,可以是复习旧知,也可以是尝试练习。首先学生要看懂新知识的例题,再尝试例题后面的练习。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是数学预习过程中重要的过程。例如,教材第九册“质数和合数”的预习,教师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求2~30 的数的因数,既复习了上节课的知识,有可以为新课做准备。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引导学生观察,把数进行分类,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兴趣,使课堂教学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操作法

让动手操作实践来感受数学概念。学生在预习新课时,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动手实践来帮助理解新的知识。如预习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课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周围的物体,像铅笔盒、箱子、魔方等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让他们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和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使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体会,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形的性质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产生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

三、数学课前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合理安排时间。预习时不要全面铺开。要根据学习的计划可以根据实际时间來安排。预习时,学生带点问题在课堂上解决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所有的问题要想在预习中都解决,对大部分数同学来说,是很困难,而且问题都解决了,还上课有什么意义。

第二,坚持不懈。数学预习要“坚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和兴趣很重要。预习不能半途而废。不要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感觉自己没有进步,就不预习了。要不断改善预习方法,从课前预习开始,慢慢发展为一个单元的预习和学期预习。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质量。

第三,上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检查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重难点的突破情况、等各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对教师的教学起到指导作用,若教师没有时间去亲自检查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可让小组长配合检查并做好汇报。

总之,课前预习对学好数学十分重要。课前预习,不但能够明确新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针性地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应该通过设计预习要求,积极地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使学生在预习中感知知识,确定听课的重点,提高听课的效率,培养自学的能力,扭转学生被动的学习局面,提高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高峰龄,导预,生疑 ——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J],基础教育参考,2011(09)

[2]刁仁明,对小学数学课前预习的一些想法[J],新课程 小学,2011(11)

[3]陈福华,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指导[J],新课程学习,201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小学数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例谈自主识字的有效方式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