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机策略在中职英语课堂的影响研究

2017-09-27阮醒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中职学生

阮醒业

摘要:本文以一所中职学校酒店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学习动机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对实验结果结合定量性研究和对学生访谈的定质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证明动机激发策略对增强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以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效果明显。因而,动机策略引入中职英语课堂是非常必要的,英语教师可以用其激发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动力以及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动机策略;英语学习;中职学生;动机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动机的研究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众多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关于动机的理论,但是大都研究重点均于动机内容和学习动机方面,简而言之,即探索二语学习过程中动机的本质、维度及产生的影响,却很少有将这些理论框架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的研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如何用策略去激发学生让其能够达到自主学习显得更为重要。

Dornyei(2001)在二语动机及动机策略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第一,他提出了三层次二语动机理论;第二,归纳了在教学中与二语相关的社会文化内容;第三强调学习二语的工具型功能;第四,提高学生二语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第五,鼓励学生设立具体可行的阶段学习目标并提出二语动机过程模式,最后他在这些的基础上构建了过程导向的动机策略框架。因此,学习动机在外语或二语学习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却缺乏学习动机,尤其在中国,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习,很多教师和研究者都极力地在探索如何激发这部分“懒惰”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努力地学习。(彭珺,2011)

目前大都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均比普通高中学生低,学生毕业后大都选择就业而非继续升学,故其学习兴趣和动力相对较低。笔者发现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对被动学习的中职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的英语热情和信心对教师是个新的考题和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教师的激励策略是否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有效,同时藉此引起教师们对于中国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重视。

二、实证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索教师的动机策略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问题,即1)教师所用的的动机激励策略在英语课上对学生的學习动机是否有影响;2)教师的策略有哪些方面的影响,什么策略影响最大?

(一)研究对象

笔者随机抽取选取了工作单位酒店英语专业二年级两个平行的教学班共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50人)。两组的课程设置、任课教师、使用教材、教学课时数等条件完全一样。在实验组,笔者使用Dornyei的动机策略,相反地,在控制组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学,没有使用动机策略。

(二)研究方法

首先,本文中的问卷使用的Gardner(1985)的动机测量问卷,两个组学生均参与了实验前后两次含1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在问卷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为计算出精准的动机强度,笔者将抽样学生选择的答案转化成不同的数据。然后,在实验的初始和结束期间对两个组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目的是看实施动机策略后学生的成绩是否有变化。测试为综合性测试,内容统一,包括了6个部分,分别是:听力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时间均为100分钟。实验结束后,在实验组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目的在于深度地了解学生对于动机策略在课堂上的实施有哪些看法,同时根据观点推断出动机策略和学生成绩、学生学习动机强度的关系。最后,将实验所采集数据用SPSS21.0进行分析,如将前测后测成绩进行比较,包括对学生的问卷填写情况和访谈录音情况进行整理计算,比较两个组实验前后的具体差异是否显著。

(三)研究过程

实验组实施了长约4周的课堂动机策略教学。相对地,控制组没有使用学习动机策略,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方法教学。课堂动机策略使用的是匈牙利学者Dornyei(2001)的动机策略框架,笔者遵循此动机策略框架将教学实验分为了四步实施。

第一步:创设基本的教学动机条件。教学的时间约为2周,这一步包括了三项内容,分别是:教师得体的教学行动、愉快的有利于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及合理的小组规范和学习小组的凝聚力。

第二步和第三步:初步激发学习动机和保持学习动机。这两步分约4周的时间进行,包括了以下的七个部分:提高学生语言价值观和态度、提高学生的成功期望、设定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备教材与学生更加相关、建立实际的学生观、让学习变得有激励性和愉悦性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第四步:鼓励积极的回顾和自我评价。耗时约为2周。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后,笔者对两组受试学生再进行了英语能力水平测试,从表二中,我们能发现两组的学生在成绩上有了很显著的变化,后测中,实验组均值为79.84,控制组为74.26,T值(T>0,Sig.=0.000<0.05)说明两组学生在英语能力水平上有了显著差异。实验组成绩高于控制组,这说明动机策略对学生的成绩及学习动机的提高有一定作用。

实验前,笔者对两个组抽样的50名学生在动机强度上做了问卷调查,从表三的结果中我们得知在10个问题上,两个组的学生的数据相对平稳,没有显著差异,在总的问题综合上分别是1.50和1.46,因此可以得知两组学生的动机强度没有显著差异。

实验后,笔者对抽样的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后测,表四中,笔者得出实验组的学生在每个问题上比控制组的学生动机强度要高,尤其是在问题1、问题4、问题5、问题10上明显高于控制组的学生,同时在综合数据上实验组的2.26要

比控制组的1.54高很多,所以在实验后的实验组的学生的动机强度是明显高于控制组的学生。

表四 两组学生后测问卷数据对比endprint

访谈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抽取了10名学生进行访谈,访谈结果由表五得知,学生对动机激励策略是很积极的态度,尤其是策略1、 策略6、策略7、策略9均為90%,说明教师在这些策略上的实施是比较适合中职学生的,在这些策略上学生有了显著的学习动机成果。

三、结语和启示

结语:本文的结果显示动机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及学习动机,这就意味着这些策略是适合中职学生的。尤其是在策略1、6、7、9上,具体表现在:第一,多关心学生的成长,不仅是学习上还得从生活中去关注他们。第二,教学要通过多样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第三,将文本上的所学知识和社会相联系,学生是社会中的个体,让其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来。第四,在给学生提供反馈一定做到是正面的积极性的反馈,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本文所研究的这些策略对学生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中推动了学生的学习,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多使用一些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积极性。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教师要求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学对中职教师更富有挑战性。首先,在课堂外找与教材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以扩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其次,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设计更加贴切学生生活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教学活动并使其迁移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根据Gardner(1972)的融合型学习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对目的语的社团活动是发自内心的想融合为一体的学习者才更有成功的可能。最后,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对普通高中来说要弱一些,在遇到学习困难时难免会产生自卑、焦虑厌学的心理,这种学习障碍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克服难题,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

作为外语教师,我们应该意识到语言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和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动机行为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要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有效的策略来激励学生学习。(Lightbown & Spada 1999)

启示:通过本研究,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以下多个方面去关注和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这也是本研究对教学上的启示和建议。第一,明确学习目标。根据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来说,每个人都有对成功的渴望,都有求成功的意识,作为教师我们要合理的设计目标,尽可能避免失败。第二,以学习者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C.Rogers等人本主义课程论者提出二语学习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其自主学习和参与度,即教师要丰富其教学方法,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第三,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效率低下、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自主监控能力是导致不少学生放弃英语学习的原因之一,教师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生采取有效的策略和合理的管理时间则会事半功倍。第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内在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外语教学中多提供给学生交流的机会。

四、参考文献

[1]Dornyei,Z.2001.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Gardner,R.C.& Lambert,W.E.,1972.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Rowley,MA: Newbury House.

[3]Gardner,R.C.,1985.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M].London: Edward Arnold.

[4]Lightbown,P.M&Spada,N.1999.How Languages Are Learn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彭珺,2011. 英语教师课堂动机策略对高职学生动机行为的影响[M]. 海外英语出版.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中职学生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教学方法轻松过“词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