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四字”教学法实践分析

2017-09-26朱德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

朱德安

摘要:“读”、“疏”、“译”、“议”这是初中文言文的“四字”教学法,可以让老师把深奥的文言文讲解的更加清楚,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文言文内容,本文主要从“读”、“疏”、“译”、“议”讲述初中文言文教学。

关键词:初中 文言文 四字教学法

G633.3

一、前言

由于小学很少接触到文言文,所以在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中,没有对学生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能够借助字典,书本注解弄懂课本的意思即可。初中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初始阶段,初中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文言文的掌握、理解、运用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基于此,本文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四字”教学法进行了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初中文言文教学。

二、“四字”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讀

“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从教学的内容来看,在文言文的读中包括课文内容,课文主注解,从教学的方式来看,包括学生自由阅读,跟着领读一起朗读,还有默读,等等。当然在读的过程中还是要以文言文本身为主。初中的文言文大多选取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文章,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比较容易记忆,所以在这些文言文的阅读中,老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领读,培养学生对文章节奏的把握,同时,让学生不断阅读,掌握这种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掌握文章的正确断句,感情色彩。

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就要学会合理的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代表停顿),进行合理的断句就可以让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韵律,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读“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这段内容时,就要采用诵读的方式,才能读出文章的那种气势,掌握文章的层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将书读的多了,才能了解书本中蕴含的内容,才能更加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二)疏

“疏”在文言文教学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疏词”,另一个是“疏句”。

1、疏词

疏词主要是用于文言文词义和古今词义差别较大,一词多义的现象中,用疏词方法可以明确文言文中代词、虚词的用法。

例如,“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 ”,这里面的“比”都具有不同的意思,第一个是“并列”的意思,第二个是“等到”的意思,第三、四个是“比较”的意思,第五个是“挨着”的意思,要辨析这些一词多义的词语就要根据古汉语的常识,和通过在句子中的语言环境,这样在句子中去把握字的意思和词性就能很好的分辨清楚。

又如,文言文中“之”、“以”、“于”这些虚词,“其”、“之”、“是”这些代词,他们都有相对固定的用法,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总结,不断加深对文言代词、虚词的积累,就能更好的学习文言文。

2、疏句

文言文有很多的句子和现在的句子在语法结构中有差别,通过疏句,可以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进行更好的理解。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这个句子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甚,汝之不惠 ”这是一个主谓倒装,主要是为了起到强调作用,按照现在的语句习惯应该是“汝之不惠,甚矣”,“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这就是省略句,省略了谓语。这些句子在通过对语句句意疏通之后,就能掌握正确的顺序或者省略的部分。

(三)译

把文言文根据注释和字典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对初中生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学生背诵,。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译,一种是意译。初中生一般是以“意译”为主,能够根据文章内容大致翻译成现代汉语。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一般是口译和书面翻译相结合,在上课上课过程中老师一般要求学生作口头翻译,在课后的作业中会安排书面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只要掌握了适当的增加内容补充省略的部分,删除不必要的虚词,根据上下文调整词语的位置,将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翻译出来,就可以很好的将文言文翻译做好。

其实初中的文言文都是选取的比较浅显的内容,所以老师在让学生掌握“读”和“疏”的学习方法之后,可以更多的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学会翻译,例如《愚公移山》、《桃花源记》、《狼》这些这些能够调动学生兴趣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进行口译,然后老师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在进行补充,对于《出师表》、《岳阳楼记》这些文言文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书面翻译,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

(四)议

“议”就是对文章的讨论和总结。“议”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开展的,一个是从文章的主旨思想、表现形式和文章的结构特点进行赏析,另外一个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在学生学习完文言文之后,老师应该针对文章的结构、主旨、表现形式等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文章更深层次的内涵。

如,让学生解析《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和对今天的借鉴意义,《桃花源记》的主旨思想,让学生通过讨论和练习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和结构的理解。同时,老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习交流,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老师适当的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主要是以鼓励分析为主。在通过讨论之后,老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的地方进行重复讲解,让学生没有知识盲点。

三、结语

四字教学法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它既适用于全篇文章的阅读,也可以运用在个别句子中,在四字教学中,“读”是基础,“疏”是方法,“译”是练习,“议”是总结,打好基础,掌握方法,通过不断的练习,总结出学习文言文的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参考》2006.5

[2]《语文课程标准》.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