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临床效果分析

2017-09-25徐志红

中外医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宫腔镜

徐志红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息肉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8.7±9.4)mL多于治疗组(24.3±5.7)mL,其手术时间(84.4±2.8)min、排气时间(29.8±8.4)h、下床活动时间(25.1±8.1)h及住院时间(7.8±3.4)d均长于治疗组(17.8±3.7)min、(8.5±3.7)h、(11.8±6.3)h、(5.2±3.0)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子宫颈息肉;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

[中图分类号] R7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7(c)-004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e in treatment of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and polyp of cervix. Methods 10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and polyp of cervix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laparotomy and hysteroscopic surgery,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perative time, exhaust time, time to get out of bed,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mou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8.7±9.4)mL vs (24.3±5.7)mL], and the operative time, exhaust time, time to get out of bed and length of stay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84.4±2.8)min, (29.8±8.4)h, (25.1±8.1)h, (7.8±3.4)d vs (17.8±3.7)min,(8.5±3.7)h,(11.8±6.3)h,(5.2±3.0)d],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8.0% vs 82.4%)(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steroscope in treatment of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and polyp of cervix is more definite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laparotomy,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selection and further promotion.

[Key words] Polyp of cervix; Submucosal myoma of uterus; Hysteroscope

子宮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均属于临床妇科十分常见的疾病种类,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月经量明显增多、经期明显延长、阴道流血、不孕等,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明显贫血症状[1]。以往临床主要采用传统开腹手术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但长期临床实践发现,其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速度慢等不足,临床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2]。近年来,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宫腔镜手术在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中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应用,其不仅不会造成较大的手术创伤,且可完整保留器官功能,不影响内分泌功能稳定性,特别适用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息肉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息肉患者102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7.3±4.8)岁。其中多发24例,单发27例。依据《妇科内镜学》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I型14例,II型22例,III型15例。治疗组患者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8.5±4.6)岁。其中多发22例,单发29例。依据《妇科内镜学》子宫黏膜下肌瘤分型:I型16例,II型18例,III型17例。将两组患者的自然资料作统计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意义。endprint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术前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通过B超检查对子宫形态、大小等信息进行充分了解,同时对子宫肌瘤及子宫颈息肉大小、所在位置等进行全面掌握[3]。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实施麻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其中5例行子宫全切除术,1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2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前检查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术前2 h通过宫颈给药,以达到扩张和松弛宫颈的目的。麻醉完成后通过宫腔镜,在电视中对宫腔情况进行观察,先对子宫黏膜下的肌瘤进行电切处理[4]。电切手术处理无蒂肌瘤时,需同時予以缩宫素行静脉滴注,在宫腔中完成切出操作[5]。若肌瘤或息肉脱出宫颈口时,需尽可能将其牵出,并尽量将其全部切除掉,其他部分采用宫腔镜进行彻底清除处理。实施电切手术时若发生出血或渗血等情况,则需要及时采取止血操作处理[6]。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术中、术后相关指标:术中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指标主要包括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②疗效评价标准:肌瘤、息肉在术后基本完全消失,月经情况恢复正常,痛经症状基本消失,恢复正常月经周期,贫血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肌瘤、息肉在术后明显缩小,偶然出现痛经症状,恢复正常月经周期为有效;肌瘤、息肉依然出于不断生长状态,月经周期未恢复,痛经现象明显,且阴道伴随不规则流血症状。显效与有效的百分比之和为总有效率[7]。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加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作统计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其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2.4%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属于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其不仅会引起持续阴道流血、月经增多等临床症状,且肿瘤压迫下还会导致输卵管阻塞,异物反应会使子宫内膜感染风险增加,同时改变子宫血供和收缩性,进而引起不孕,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患者家庭和谐,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8-9]。

传统开腹手术对浆膜下肌瘤和壁间外突肌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壁间内突的黏膜下肌瘤或脱出宫腔外的肌瘤则不适用[10]。一般情况下,子宫腔内或宫颈管内的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患者往往需要采用子宫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虽然这种术式可将子宫病变完整切除,但会使患者完全丧失生育能力,还存在较多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对依然具有生育需求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随着近年来人们逐渐提高的健康意识,再加上各种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应用,宫腔镜技术所表现出的直观、准确等优点,使其成为替代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的首选方法。宫腔镜手术是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新型技术,其无需开腹,且不会造成较大的创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疼痛感,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且不会对卵巢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选择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可使子宫正常解剖结构得以保留,并显著提高异常子宫出血的治愈率,同时使患者生育功能得以改善。一直以来,临床都将宫腔镜检查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其可在直视下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查,其可进一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诊断准确性和治愈率。

由该次研究得到的结果可知,对照组术中出血量(88.7±9.4)mL多于治疗组(24.3±5.7)mL,其手术时间(84.4±2.8)min、排气时间(29.8±8.4)h、下床活动时间(25.1±8.1)h及住院时间(7.8±3.4)d均长于治疗组(17.8±3.7)min、(8.5±3.7)h、(11.8±6.3)h、(5.2±3.0)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2.4%比较,对照组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其他学者[10]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这充分证明宫腔镜治疗可显著提高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安全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类型与宫腔深度、子宫肌瘤大小以及患者年龄等均会对宫腔镜治疗子宫下肌瘤和子宫颈息肉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以切实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综上所述,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颈息肉的临床效果更为确切,值得临床优先选择和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欧阳珊,赵良平,张淳,等.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6-358,363.

[2] 迟新红,吕卫红,刘杉,等.宫腔镜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3):100,102.

[3] 蒋志峰,胡晓霞,赵仁峰.宫腔镜在宫腔因素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95-98.

[4] 吕华,冯志娟,倪俊,等.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直径大于或等于1 cm子宫颈息肉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 16(4):359-361.

[5] 韩冲芳,贺建东,王晓鹏,等.七氟醚预处理联合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 31(6):592-596.

[6] 吴晓宁,陈克研,张铁铮,等.七氟醚与体外循环脑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17):3374-3378,3385.

[7] 邹海盯.七氟醚、异氟醚对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

[8] 顾志群.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占位性病变43例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0):14-16.

[9] 黄倩羽.宫腔粘连患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47(1):80-83.

[10] 程巧玲.宫腔镜治疗宫腔因素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预后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72-73.

(收稿日期:2017-04-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宫腔镜
妇产科住院医师宫腔镜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索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宫腔镜检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宫腔镜联合妇科千金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