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影响因素分析

2017-09-23李韵刘秀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19期
关键词:控制力教养亲子

李韵刘秀勤

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影响因素分析

李韵1刘秀勤2

目的 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注意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31例抽动障碍患儿与32例正常儿童进行IVA-CPT、儿童依恋量表、父母教养方式评估,比较两组儿童注意力的差异,分析亲子依恋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对注意力的影响。结果 抽动障碍组儿童的控制力商数、注意力商数、听觉/视觉谨慎商数、听觉毅力商数、视觉一致性商数、听觉/视觉警醒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抽动障碍儿童的听觉一致性、视觉谨慎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与母亲依赖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综合控制力商数、视觉毅力商数与父亲亲近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听觉毅力商数与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P<0.05);听觉警醒商数与母亲情感温暖呈正相关(P<0.05)。控制力商数受父亲亲近度的影响,其对方差的解释度为14.6%,而注意力商数不受任何因子的影响。结论 抽动障碍患儿的注意力受到损害,且低父亲亲近感患儿呈现高控制能力发展,注意力发展不受亲子依恋及养育方式的影响。

抽动障碍;注意力;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儿童

抽动障碍是常见的一种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心理性疾病,其发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1],临床上观察到该病常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及行为问题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和学习。有研究表明抽动障碍患儿存在神经心理缺陷,且多为脑区功能失调所致[2]。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是否受到社会心理、家庭环境影响,无从知晓。本文就此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注意力特点,且进一步探讨亲子依恋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其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我院儿童心理门诊的抽动障碍患儿。入组标准为:(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抽动障碍的诊断标准;(2)年龄6~18岁,智商在85分以上的学龄儿童与青少年;(3)排除药物所致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所致抽动障碍。共31例,其中男生27例,女生4例;年龄6岁2个月~16岁8个月,平均(10.27±2.55)岁;家庭结构:核心小家庭28例,分居2例,离异1例。

正常对照组为按照年龄、性别、家庭结构完全匹配情况下,在本市普通中小学中抽取32例健康儿童,其中男生28例,女生4例;年龄6岁2个月~17岁,平均(9.89±2.54)岁;家庭结构:核心小家庭29例,分居2例,离异1例。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比例及家庭结构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工具 (1)视听整合持续操作测验(IVA-CPT)。应用南京伟思公司生产的IVA-CPT评估系统进行注意力的测试,适用于对6岁以上儿童进行评估,最终得出28个商数,其中控制力商数和注意力商数分别有7个。所有商数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儿童依恋量表[3]。2002年于海琴修订了Kerns Security Scale,用于测量亲子依恋关系,儿童自评量表,共15个项目,采用1~4级评分。该量表分为父母两个量表,其中又分别分为依赖分量表,共9个条目;和支持分量表,共6个条目。两个分量表均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分别为0.85和0.74(母亲量表);0.87和0.77(父亲量表)。

(3)父母教养方式问卷[4]。于1993年由岳冬梅等人引入该量表并修订,用于评价父母教养行为和态度。共有66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为6项因子: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教养方式将过分干涉与过度保护合为一个因子,故包含5个因子。该问卷信度系数0.553~0.911,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0。

1.2.2 方法 对两组儿童进行上述测评系统评估和量表测试。所有被试均在安静环境中由同一主试,在同一指导语下完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儿童的注意力特点进行t检验;对IVA-CPT各商数与儿童依恋量表各维度及父母教养方式各维度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IVA-CPT结果比较

抽动障碍组儿童的控制力商数(FRCQ)、注意力商数(FAQ)、听觉(PRA)/视觉谨慎(PRV)商数、听觉毅力商数(STMA)、视觉一致性商数(CONV)、听觉(VIA)/视觉警醒(VIV)商数、视觉注意力商数(FOCV)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听觉一致性商数(CONA)、视觉毅力商数(STMV)、听觉注意力商数(FOCA)、听觉(MNA)/视觉速度(MNV)商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抽动障碍患儿IVA-CPT各商数与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结果

经Pearson相关分析得到,抽动障碍儿童的听觉一致性、视觉谨慎商数、听觉注意力商数与母亲依赖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综合控制力商数、视觉毅力与父亲亲近度呈负相关(P<0.05或P<0.01);听觉毅力商数与父亲惩罚严厉呈正相关(P<0.05);听觉警醒商数与母亲情感温暖呈正相关(P<0.05)。见表2。

2.3 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特点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

以IVA-CPT的控制力商数和注意力商数为因变量,以亲子依恋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力商数受父亲亲近度的影响,其对方差的解释度为14.6%,即父亲亲近度越低,患儿的控制力越好;而注意力商数不受任何因子的影响,即注意力的发展不受亲子关系和教育方式的影响。见表3。

表1 两组儿童IVA-CPT结果比较()

表1 两组儿童IVA-CPT结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 抽动障碍患儿IVA-CPT各商数与亲子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结果

表3 抽动障碍患儿注意力特点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

3 讨论

IVA-CPT是通过对儿童进行反复的视觉和听觉刺激,以评估受试者的听觉、视觉控制力和注意力状态,反映的是受试者对外界刺激做出响应的速度,是衡量肌肉协调能力、反应敏感能力和注意力集中能力最好的指标。本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儿的综合控制力和综合注意力低于正常儿童,提示患儿在自身协调能力、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及注意力受到损害。进一步对视觉和听觉控制力和注意力3个不同维度分析发现,患儿视、听觉的谨慎商数和警醒商数均低于正常儿童,提示患儿对外界干扰不能正确识别反而做出冲动反应,并且对该做出响应的刺激存在忽略、藐视和注意力转移的倾向,与段桂琴等人的研究一致[5]。这可能与患儿的注意力相关的脑神经通路和系统发育异常有关,有研究表明[6]在视觉网络和背侧注意网络之间以及视觉网络和扣带回后侧之间的联系,是引起脑行为最强大的联接,若此联接受损,注意力等行为亦会出现异常。另有研究表明[7],神经心理中的执行功能受损也会引起注意力受损,即患儿的工作记忆能力差是注意力异常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通过分析亲子依恋关系和父母教养方式对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影响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和亲子安全性依恋对注意力发展影响不明显,而父亲亲近度与患儿控制力呈负相关,且影响控制力的发展。亲近度是指儿童认为主要照看者是否容易接近,自己有困难时父母能否帮助自己。本研究结果提示,抽动障碍患儿与父亲的亲近度越低,即患儿认为父亲越不容易接近,有困难时父亲较少能帮助自己,患儿的自身协调能力越强,注意力损害的程度越低。与既往研究不一致[8],母亲依恋程度越高,注意力受损的程度越低,而父母对学习重视程度低、母亲体罚孩子、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是注意力受损的危险因素。可能患儿与父子的接触过程中,父亲能提供的帮助较少,患儿只能自己逐渐加强自身协调能力和注意力的培养,间接表明抽动障碍患儿父子之间的依恋特点,能为孩子提供发展独立品质的空间。而注意力发展不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一致[9],多动性障碍患儿的父母养育方式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拒绝接纳、惩罚严厉、否定、偏爱及过渡保护,认为不恰当的父母养育方式可能与多动性障碍的发病存在密切联系,出现注意力发展异常。而抽动障碍患儿的父母更容易关注抽动障碍的临床表现而减少了对注意力发展的关注,当患儿出现注意力发展问题时,父母可能视而不见或无法察觉,所以也不会对他们采取惩罚或批评否定等不恰当的养育方式,这可能是抽动障碍儿童注意力的独特特点。

综上所述,抽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对比,注意力和自身协调能力受损,尤其是容易忽略有效信息,抗干扰能力薄弱,容易做出冲动行为;同时,自身协调能力受父亲亲近感的影响,低父亲亲近感患儿呈现高控制能力发展,而注意力不受亲子依恋关系和教养方式的影响。

[1] MW Specht, DW Woods,J Piacentini,et al. Clinical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 Primary Tic Disorder[J]. J Dev Phys Disabil,2011,23(1):15-31.

[2] 孔磊,刘玥,彭芸.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影像学研究新进展[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4):392-395.

[3] Pallini S,Laghi F. Attention and attachment related behavior toward professional caregivers in child care centers:a new measure for toddlers[J].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12,173(3):158-174.

[4] 刘庆,王苗苗,相青,等. 青少年心理韧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7):1039-1042.

[5] 段桂琴,姚梅玲,靳彦琴. 慢性抽动障碍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912-1914.

[6] AT Eggebrecht,JT Elison,E Feczko,et al. Joint Attention and Brain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Infants and Toddlers[J]. Cereb Cortex,2017,27(3):1709-1720.

[7] JE Schreiber,KL Possin ,JM Girard,et al. Executive 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the NIH EXAMINER battery[J]. J Int Neuropsychol Soc,2014,20(1):41-51.

[8] 王峰,陆峥,谢红涛,等. 亲子依恋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6,26(1):8-11.

[9] 喻芳,郭明,喻志敏,等. 父母教养方式对有无共患病其他精神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5691-5694.

Analysis of Attention Related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LI Yun1LIU Xiuqin2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Xiamen Xianyue Hospital, Xiamen Fujian 361012, China; 2 Psychological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Room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tten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Methods 31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and 32 normal children were assessed with IVA-CPT, child attachment scale and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The differences in atten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fluence of 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parentalrearing style on atten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 FRCQ , PRA, PRV, STMA, CONV, VIA, VIV, FOCV in TD were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 0.05 or P < 0.01).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A, PRV, FOCA and mother dependence(P < 0.05 or P < 0.01),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RCQ, STMV and father closenes(P < 0.05 or P < 0.01);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TMA and father severely punishment (P < 0.05);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IA and mother emotional warmth (P < 0.05). Father closenes affected on FRCQ (14.6%), there were no effect on FAQ. Conclusion There is attention deficit in children with tic disorder, and children with low paternal intimacy have development of high control ability, the development of attention is not influenced by parental attachment or parenting styles.

tic disorder; attention; parent child attachment; parenting styles; children

R749

A

1674-9316(2017)19-0041-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7.19.020

厦门市科技局项目(3502Z20139017)

1 厦门市仙岳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科,福建 厦门 361012;2心理评估与干预室

猜你喜欢

控制力教养亲子
运动干预对自我控制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灵活多变,有着惊喜的细节重播和控制力 Starke Sound(史塔克声学)AD4.320 4声道功率放大器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中小企业营运中的资金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问题研究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