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矛盾和追问构建教学共同体

2017-09-19杨洋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8期
关键词:记念屈原共同体

杨洋

一、打造教学共同体

语文课堂的教学共同体,就是师生共同面对语文中有价值的内容,在探讨和追求中进行精神的沟通,共同构造属于师生的语文世界。

也许课堂既不应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应以学生为中心,而应以主体为中心。在真正的共同体模式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同时专注一件“伟大事物”,在这样的课堂上,让主体成为我们专注的焦点。

在一个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上,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要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一种能力,让学生听到、理解,而不需借助教师的声音。当“伟大事物”为自己说话时,教师和学生更可能进入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不会瓦解于学生或教师的自我之中,而且知道要对核心的主体负责。

二、运用矛盾提问

有的文章,题目含蓄、诗意,包蕴丰富,它能引人思索。课堂导入,充分利用文本的这些特点,巧加设计,就能吸引学生。例如,鲁迅先生的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初看,觉得很平常,仔细品读,才会发现它有矛盾的地方。我们就抓住这个特点来设计导入:鲁迅是语言大师,他的文笔非常犀利,往往只是几个字,就能力透纸背,包蕴无限丰富的内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个题目就很值得品味,用“记念”而不用“纪念”,并不是当时词汇没有区分的原因那么简单,起码我们现在理解起来,会觉得它是强调“记住”这永恒的“怀念”,而不僅仅是一般地进行“纪念”。这么一想,便发现一个问题:既然是要“记住”,那用“为了”“记念”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作者又要加进一个“忘却”,形成一种矛盾呢?

这个问题微小又充满张力,它迅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这个微问题就是一把钥匙,它引领学生得以亲近语文课堂上的“伟大事物”,那就是文章的思想核心,鲁迅的风骨精神。在师生兴致勃勃地探讨中,我们也就走进了课文。

“为了一忘却的一记念”三部分,“记念”是中心词,“忘却”是定语,修饰“记念”,这样一划分,就明确了“为了”是动词,“忘却的记念”是宾语。作者是要告诉读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应该把值得记住的历史“忘却”,那这段历史在鲁迅先生看来为什么刻骨铭心呢?这样的导入,牵一发而制全身,加以讨论,能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运用语言思维,提高感悟能力,提高审美能力。矛盾的对立统一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这种发展。如果教师能把握矛盾,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构知识,完善自身。

三、运用追问

要实现有效的追问,就能直到事物的本质,寻找到课堂上的“伟大事物”。

比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一文时,因为文章年代久远,文字也佶屈聱牙,学生难以走入文本,这时候需要我们去寻找“伟大事物”,构建教学的共同体。

我在深入阅读文本后,打算找一个微小的切入点,让学生能深入文本,进行探究。

《离骚》选文开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在学生理解了文章大意后,我就提问屈原因何“替”,因何遭贬?学生回答:因为“朝谇”。我继续问:“‘朝谇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朝谇就是早上进谏。”

我又问:“为什么屈原早上进谏,晚上就遭贬呢?”

学生答:“君王昏庸。”

我又问:“君王昏庸,你又从何看出呢?”

学生答:“屈原进谏,他不听。”

我又问:“屈原进谏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何楚王不听。”

这时候,全班陷入了沉思。于是,学生寻找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去推理屈原的进言。

有学生认为此时,屈原应是第一次被流放。所进谏内容应结合当时战国的历史背景来看。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当是极力阻止怀王赴武关之约,以免中秦王圈套。也有学生认为,屈原的进谏内容应是极力劝告楚王不当接纳张仪的蛊惑。学生相持不下。但在微探究中,课堂走向了一种带来思维愉悦的深处。就在这种没有唯一答案的争论下,我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文本。

读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学生们此时对楚王的“浩荡”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朗诵中,学生朗读的语气也越发深沉,语气中有无法力挽狂澜的悲壮。

我进而又追问:“屈原因楚怀王的昏庸遭受了什么委屈?”

学生进而又探讨“长太息之掩涕兮”一段中,屈原“美政”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屈原内心的委屈和对国家矢志不渝的爱。在吟咏间,课堂气氛沉重、浓烈、庄重,在追问之中,学生和老师构成了教学共同体,在屈原的文字里徜徉,感受他伟大的心灵和中华民族的风骨,进而思考人生而为人的意义。“追问”让我们抽丝剥茧,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逼近问题的本质。

《离骚》一课的成功在于追问的成功,追问之中,我们直面文本震撼心灵的地方,那是我们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致力于培养积极提问的姿势——丢弃“提问耻辱”的观念,确立“不提问可耻”的风气,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导向。

追问可以提供很多契机,将在学生中间产生无尽的多样化的思考,可以出现无尽的思维分化、纠结与共鸣,可以涌现无尽的进一步深化探究活动的根据与事实。

不确定性,开放性,过程J生,模糊性,未完成性,乃是思想真正发生的特性。确定性是思维的僵死。那种无止境的设问,追问,旨在祛除认识中的迷信,突破知识构建时的边界——自设的樊篱。过度追求确定性就是固守边界,就是自我设限,就是围圈思想,就是“定”义迷恋。追求真理是无穷的事业,不奢求确定性就是一个人拥有原发性精神活力的明证。endprint

猜你喜欢

记念屈原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于质疑处涵泳,在思考中提升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屈原之死
生活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屈原送米
屈原的身份
“不假思索”与“不加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