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2017-09-18朱文怡杜文岭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朱文怡+杜文岭

摘 要: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与推广,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教育学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作者结合教学实际,就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中的应用方式及优势进行阐述,旨在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论及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支架式理论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一、引言

基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笔者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时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该理论的优越性,因此下面主要就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行阐述,并简要分析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的优点。

二、“支教式教学”的理论来源及内涵

“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最早被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的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他在研究婴幼儿语言发展过程——母亲的影响课题中,经过对比研究找出母亲对于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帮助与盖房中的支架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所以,布鲁纳将母亲对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导入盖房支架模型中,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并扩充到教学领域,至此,“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概念初步形成。

“支架式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上,支架式教学需要帮助学习者搭建一个关于知识理解体系的概念框架,借助这个框架,将原本复杂错综的知识体系简化成便于理解的框架式体系,让学习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需要学习的内容及如何循序渐进地探索知识内在的内容。“支架式教学理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的概念框架(这一框架又被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学生发展的“脚手架”),按照这种思路建立的知识框架促進学生深入地理解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把较困难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解,从而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需要注意该框架需要根据学生智力的不同发展状况建立,借助“脚手架”的支撑作用不间歇地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最终达到教学位列发展之前的效果。

三、支架式教学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从首次提出“支架式教学理论”至今已经快五十年了,尤其是最近几年,该理论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经过调查研究显示,支架式教学方法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语文写作课程有着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小学语文写作课程,老师通过支架式教学方法,可以直观地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与发展特点,这些是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支架”帮助学生搭建文章结构,再帮助学生学会深化支架内容,通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及方法,最终使得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写作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可以独立地高质量地实现写作目标。

四、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最近几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支架式教学,让学生在写作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借助“脚手架”的力量,目的不是帮助学生建立“脚手架”而是让学生建立“脚手架”。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支架的建立着手点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初的认知活动,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出如何构建知识结构,面对困难如何解决,在学生解决不了的时候提供有效的帮助,避免学生出现因目标设置过高或者不足从而失去学习的斗志或者乐趣的情况。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总结,笔者认为应该通过以下几点内容进行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根据“支架式教学理论”,在教学中首先是“搭建脚手架”,也就是说在每次进行写作专题教学时,都围绕本次的写作主题,按照“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由于每个学生对于写作的领悟程度不同,文学知识素养的积累水平也存在差异,对同一个写作主题的理解的速度与程度难以保证在同一水平,因此在建立该理论框架时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整体鉴别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将其进行大致的划分,从而使得该框架适应写作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针对不同层次写作水平的学生设计出的教学框架绝不是消极地适应学生现阶段已有的写作水平,而是需要位于学生写作水平之前,位于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引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最终通过教师一段时期的引领,使得学生成为独立的写作者。

其次是需要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即教师需要把学生引入自己设定的特定的写作情景之中,即写作水平框架中的某个节点,使得学生自然地融入为自身写作水平设立的框架。接下来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即在学生已经初步适应教师为其设立的写作框架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探索写作的方法,领悟写作的精神,从中体悟写作的乐趣。学生进行探索内容是先明确与当下写作主题相关的一些概念及素材,接下来对这些概念及素材进行分析思考。这样一个探索的过程,首先需要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引导,比如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对这些素材进行讲解或者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进行多元化的演示,从而增进学生对该素材的多方面了解,接下来教师不再占据讲解课程的主导地位,而是让学生尝试着自行对素材进行分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并不是完全隐身,而是在学生自主探索时给予一定的、适时的提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从而达到写作教学目的。而教师在起初的引导过程中,可以多给予学生一些帮助,比如对素材的讲解较为详细、对素材的应用范围给予明确的提示等,在经过一段时期的训练之后,后期可以逐渐减少对学生写作的“全方位指导”,转而让学生自己钻研及感悟写作的内涵及技巧。当然如果达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最后学生可以做到不再需要教师的“搀扶”式教学,学生就能在教师设定的概念框架中继续攀升,达到更高层级的水平。

不仅如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写作能力的课程教学时,还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运用,也就是说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研商,这样不仅可以最终经过小组讨论增添或者降低原来确定的、已成为固定印象的写作素材的应用属性,使学生原有的对写作素材的运用方式得到调整,或者对其进行创新性运用,而且可以使得原有的相互矛盾而且态度多元的复杂的班级讨论状况逐渐变得清晰、明确。这样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实现对自身所掌握的写作素材及写作能力的比较全面、正确的感悟,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对所掌握的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的意义建构。endprint

最后是完成以上步骤以后,鼓励学生进行实践,运用上述方式进行写作的实战演练,并进行写作效果评价,即逐渐摆脱脚手架的过程。这个评价系统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二是写作小组对个人写作的评价,三是教师的评价总结。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通过对自己写作过程及内容的反思,学生可以进一步对自己在作品及写作方式等进行总结,从而发现自身写作的不足,在未来的写作中加以改进,最后推动自我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写作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使得个人通过他人之眼,找到自身存在的写作误区,有助于学生培养团队意识。最后通过教师的总体评价,抓住存在于整个班级写作中的共同问题,再次着重提醒全体学生对此保持注意,或者对个人及小组评价中忽视的问题进行强调,起到监督教学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结语

当下,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还不是十分成熟,处于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时期,支架式教学对老師提出新的要求,老师需要掌握的不再是书本上的单一的东西,而是要融会贯通,对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消化与升华。而且目前我国的小学仍旧面临学生人数多的教学环境,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无疑给老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总之,随着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方式的有意识运用,可以提高教学的科学水平,即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道虽远,不行不至,唯有在实践中不断尝试,并结合自身运用状况加以改善,才能使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借助科学理论的力量得到新的发展,也使得支架式教学理论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珊.教与学的有效互动——简析支架式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40-143.

[2]盖淑华.最近发展区中的词块习得实证研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实验报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68-72.

[3]张海燕.支架式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4):58-60.

[4]马勇军,杜文斌.支架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一个小学英语教学片段引发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54-57.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