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日汉语中数词“一”的对照研究

2017-09-18张蔚

文教资料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数词

张蔚

摘 要: 日语中的「一からやり直す」这一表达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并不能译为“从一(yī)开始重新来过”,而更多的时候是译为“从零开始重新来过”。那么日语中的“一”和汉语中的“一”有何不同?本文对日汉语中的“一”从语言学的角度做了对照研究以解释这一问题。用日本學者籾山洋介所提出的多义词分析的方法对日汉语中的“一”进行分析,完成多义词分析的三项任务。通过对具体的各项意义的分析得出日汉语中的“一”在意义、用法及意义扩张关系上的异同,并从“一”的意义扩张的角度解释为何日语中的「一からやり直す」不能译为汉语的“从一(yī)开始重新来过”这一问题。

关键词: 数词“一” 日汉对照 意义扩张

1.引言

“数”在哲学、文学、文化、语言等诸多领域都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关于“数”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在中国有吴慧颖的《中国数文化》、张德鑫的《数里乾坤》,以及叶舒宪、田大宪的《中国古代神秘数字》等。在日本有饭仓晴武的『日本人数のしきたり』(《日本人关于数字的规矩》)、辻本政晴的『数詞の発見』(《数词的发现》)、野崎昭弘的『一』等。这些著作大多是从文化方面入手,阐述中日两国人民的宇宙观、世界观、数字信仰及对数字的好恶和其中的民族心理等。

有关中日数词的研究已经有了丰硕的成果,但笔者想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日数词“一”及解释其用法的差异。笔者将用籾山洋介(2002)提出的多义词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日汉语中“一”的分析解释其异同,特别是日语中的「一からやり直す」为何不能译为“从一(yī)开始重新来过”这一问题。籾山洋介(2002:101)提出,多义词分析的三项任务是:①多项意义的认定。②原型意义①的判定。③明确多项意义之间的关系。那么围绕这三项任务,笔者将对日汉语中的数词“一”进行详细的分析。

2.用多义词分析的三项任务分析日汉语中的“一”

2.1日汉语中“一”的明示意义②的对照

国広哲弥(1982:97)对多义词是这样定义的:「「多義語」(polysemic word)とは、同一の音形に、意味的に何らかの関連を持つふたつ以上の意味が結び付いている語を言う。(多义词就是,同一音形且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联的意义的词。)」日汉语中“一”的明示意义分别如下③:

日语中“一”的意项有:

①自然数の最初の数。ひとつ。

②同一。同じ。

③一つのものの全体。総体。

④ちょっと、わずか。少し。

⑤最初。一番目。

⑥最高、最上、首位。

⑦物事の最初。

⑧一の糸。

⑨数多くの中の一つ(一人)。

⑩取りに足らぬ。

{11}不確か。ある。

{12}一定の期間、物事がかなりの程度で続くさまを表す。

{13}ある特定の時をぼんやりとさす。

{14}もっぱら、ひたすら。

{15}意味を強めたり明確にしたりする。

{16}男子の髷の「一」の字のような部分。

汉语中“一”的意项有:

①最小的正整数。

②同一,一样。

③整个,全,满。

④数量极少。

⑤用在动词中间或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表示动作是一次的,或短暂的,或是尝试性的。

⑥第一。

⑦单一、独一。

⑧专一。

⑨某一。

⑩用在动词或动量词之前,表示先有某个动作发生,紧接着说明动作结果,常为“一……就……”的形式。

{11}一旦,一经。

{12}极、甚。

{13}表示动作、现象突然出现。

从上述内容中不难看出,不论是日语中的“一”还是汉语中的“一”都有相关联的两个以上的意思,因此可以完成日汉语中“一”的多项意义的认定。

2.2日汉语中“一”的原型意义的判定

籾山洋介(2002:101、107)认为,原型意义就是在多个意义当中最基本的、惯用化程度最高的、最容易被人们联想起的那个意义,具备这三个特征的意义就可以被判定为原型意义。判定方法有两种:(1)实验调查法。也就是让一定数量的被调查者用该多义词造句,其中被使用最多的那个意义就可以判定为原型意义。(2)制约性判定法。就是多个意项之中,在用法上没有制约的、或者制约性相对较弱的意义就可以判定为原型意义,反之,用法上制约性较强的意义就是非原型意义。籾山认为,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更恰当。

首先,看看日语中的“一”。在2.1中列出的16个意项当中,⑨⑩{11}{12}{13}很明显是做接头词来使用,例如「一市民」、「一役人」、「一記者」、「一苦労」、「一頃」等,并不能单独使用,因此在用法上受限制,制约性较强,可以判定为非原型意义。{14}{15}是副词性意义的用法,常以「一途」或「一躍」等这种修饰其他词语的形式出现,因此可以说在用法上制约性相对较强,为非原型意义。②③④⑧{16}这几个意义如果说不和其他词语搭配使用的话,其意义就很难体现,要表达这几个意义“一”无法单独使用,因此这几个意义并不是日语中“一”的原型意义。

那么,为了明晰余下的①⑤⑥⑦这几个意义中哪一个是原型意义,我们看看以下例句④:

1.一に一を足す。(①自然数の最初の数。ひとつ。)

2.一の膳。(⑤最初。一番目。)

3.芸者は何と云っても矢張柳橋が一でしたな。<永井·腕くらべ>(⑥最高、最上、首位。)

4.一から始める。(⑦物事の最初。)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在日语中,“一”可以单独使用来表达①⑤⑥⑦这几个意义,因此从用法的制约性判定日语中“一”的原型意义较为困难,笔者又结合使用了实验调查法进行判定。笔者以52人的日语母语者为调查对象进行了实验调查。endprint

问卷调查的题目如下:

「一」で文を作ってください。(用“一”造句。)

被调查者中有人造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这种情况下,以回答的第一个句子为准。

问卷调查的结果如表1: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被調查者中73%的人最先联想到的关于“一”的意义是「自然数の最初の数」,因此可以判定「自然数の最初の数」是日语中“一”的原型意义。

再看看汉语中的“一”的情况:

5.一加一等于二。(①最小的正整数。)

6.这些苹果大小不一。(②同一,一样。)

7.一屋子的人。(③整个,全,满。)

8.他对此事一无所知。(④数量极少。)

9.凡事笑一笑。(⑤用在动词中间或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表示动作是一次的,或短暂的,或是尝试性的。)

10.这次比赛他得了第一。(⑥第一。)

11.这是他的一面之词。(⑦单一、独一。)

12.他是个一心一意搞学问的人。(⑧专一。)

13.一天,我在街上遇见了他。(⑨某一。)

14.他一回家就躺在了沙发上。(⑩用在动词或动量词之前,表示先有某个动作发生,紧接着说明动作结果,常为“一……就……”的形式。)

15.一失足成千古恨。({11}一旦,一经。)

16.他一早就出门了。({12}极、甚。)

17.当时我眼前一黑,啥都不知道了。({13}表示动作、现象突然出现。)

例9、14中的“一”基本上是以固定形式出现,因此可以认为这两种意义在用法上的制约性较强,是非原型意义。7、8、10、11、12、13、15、16、17这些例句中的“一”要使其作为括号里的这些意义活用,只能将“一”作为造词要素,如果单独使用便很难产生这几种意义,因此也可以判定为制约性较强,为非原型意义。

那么,余下的例句5、6中哪一个是汉语中“一”的原型意义呢?例6中看似“一”单独使用就可以表达“一样”的意义,但如果换成肯定那么是什么情况呢?“这些苹果大小一”这样的句子显然在汉语里是不成立的,因此“不一”是作为惯用形式来表达“不一样”的意义,而单独使用“一”并无法表达“一样”之意。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同一、一样”并不是汉语中“一”的原型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定汉语中“一”的原型意义也是“最小的正整数”。

2.3日汉语中“一”的多项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

2.3.1スキーマ(图式)理论和意义扩张模型

籾山洋介(2002:112)认为,导入图式理论,就能使多义词多项意义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例如,假设[A]和[B]是某个多义词的两个意项,[B]这一意义是基于[A]并通过隐喻而扩张得来的,那么就标记为[A]→[B],也就是说用虚线的箭头来表示两项意义之间是隐喻的关系。隐喻是基于二者的相似性而产生的,那么[A]和[B]之间肯定存在着某个共同点。在多项意义中共通的意义就叫做“スキーマ的意味(图式核心意义)”(以下简称为[S])。

换个角度来看,[S]和[A]的关系是:[A]是[S]的更加限定化、特殊化的意义,换言之,[A]有着[S]所不具有的意义范畴。([B]和[S]同理。)那么[S]和[A]是提喻的关系。用[S]→[A]来标记。也就是说用实线的箭头表示两项意义之间是提喻的关系。

综上所述,[A]、[B]、[S]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图1:

于康(2007:61-62)提出,意义扩张的原理图如图2:

I有A、B、C、D、E、F、G、H8项意义范畴,各个意义的扩张关系如上图。A是原型意义,假设由A扩张而来的意义有两项,那么其中一项是B、另外一项是C。然后,D从C扩张而来;E和F从B扩张而来;G从E扩张而来;H从F扩张而来。以家族类似性的原理来看,即使各个意义范畴之间的类似性有所不同,但I的8个意义范畴,无论哪一个都是家族成员⑤。

2.3.2日汉语中“一”的意义扩张关系及其对照

以上述理论为基础,日语中“一”的各项意义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其原型意义是①自然数の最初の数、一つ,从这一意义扩张出了②同じ、③一つのものの全体、④少し、⑤最初、一番目;而从⑤又扩张出了⑥首位、⑦物事の最初、⑧一の糸。另外,语法化的几项意义⑨⑩{11}{12}{13}{14}{15}也同属于“一”的意义范畴。而{16}「男子の髷の「一」の字のような部分」和其他各项不同,它是从和“一”的字形的类似性扩张而来的。意义扩张关系网如图3:

汉语中的“一”的原型意义是①最小的正整数,从原型意义扩张出②同一、③整个、④数量极少、⑥第一;又从④扩张出了⑤用在动词中间或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表示动作是一次的,或短暂的,或是尝试性的。其余的⑦⑧⑨⑩{11}{12}{13}属于语法化用法,同属“一”的意义范畴。其意义扩张关系网如图4:

从图3和图4的对照中能看出,日汉语中的“一”的意义扩张关系网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共同点可以说有以下两点:(1)意义的扩张方向都是从具体意义向抽象意义扩张。(2)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出现了语法化现象。不同点是:(1)日语中的“一”有从序数意义「最初、一番目」扩张而来的意义,但汉语中的“一”却没有。究其原因,日语中的“一”在活用作「最初、一番目」的意义之时,制约性较弱,能够单独使用来表达这个意义,例如:「一姫二太郎」等。其使用时的制约性较弱,使其意义扩张更具条件。反观汉语中的“一”,在活用作序数意义的时候常以“第一”、“练习一”等形式出现,不能单独靠“一”体现其序数意义,因此在使用上制约性较强,意义的扩张就相对受到了限制。(2)日语中的“一”在语法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接头词”的用法,而汉语中则没有。(3)日语中从“一”的字形扩张出了「男子の髷の「一」の字のような部分」这一意义,而与之相对的,汉语中“一”的明示意义里没有出现类似的意义。endprint

日语中的“一”的用法上较汉语中的“一”制约性较弱,相对的独立性较强,特别是在序数意义这一意义范畴此特征更显著。日语中的“一”从序数意义「一番目、最初」扩张到了「物事の最初」(事物的开端),这就是为何日语中有「一からやり直します」、「一から頑張りましょう」这种用法,而汉语则不能译为“从一(yī)开始重新来过”、“从一(yī)开始努力吧”,因为汉语中的“一”没有扩张到“事物的开端”这一意义。

3.结语

迄今为止,关于数词的研究已有很多,从文化方面、从语言方面等已经有很多学者做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用多义词分析及意义扩张模型的方法对日汉语中的“一”做了分析。针对日汉语中的“一”主要解决了籾山洋介(2002)所提出的多义词分析的三项任务,即①多项意义的认定。②原型意义的判定。③明确多项意义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日汉语中“一”的各项意义范畴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总结出了日汉语中“一”的意义扩张关系网。通过对意义扩张关系的明晰,总结了日汉语中“一”在意义扩张时的异同;解决了文章最初提出的为何日语中的「一から頑張りましょう!」这样的句子翻译成汉语时不能译为“从一(yī)开始努力吧!”。这是因为日语中的“一”扩张到了「物事の最初」(事物的开端)这一意义,而汉语中的“一”没有包含“事物的开端”这一意义。文章又进一步从使用的制约性方面解释了为何日语中的“一”扩张到了「物事の最初」(事物的开端)这一意义,而汉语中的“一”则没有。这是因为日语中的“一”在作为「最初、一番目」这一意义使用时,独立性较强、制约性较弱,例如「一の膳」、「一姫二太郎」等,可以不加任何修饰要素就单独表示“第一”这项意义。但是汉语中的“一”却不可以。汉语中,“一”作为“第一”这一意义使用时,往往是用“第一”、“一楼”、“练习一”等形式,需要其他修饰要素使序数“第一”这一意义得到体现,使用上的制约性较强,比较不自由,这就限制了其意义的扩张,没能扩张到“事物的开端”这一意义,因此就没有“从一(yī)开始努力吧!”这种用法。

注释:

①日语中的「プロトタイプ意味」。籾山洋介(2002:101、107)指出,在多个意思之中,原型意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最基本的、惯用化程度高、易联想起。

②明示的意義は辞書での記述の対象となるような形態素の内容;暗示的意義は形態素の内容でも辞書の記述の対象とならないような要素。(明示意义是字典中列举出的词素的内容;暗示意义是词素的内容但却没有在字典中列举出。)(渡辺実 2001 『日本語概説』 岩波書店)

③日语引自《大辞林》(三省堂),汉语引自《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④例句引自:『大辞林』(松村明編 1995 三省堂)、『広辞苑』(新村出編 2008 岩波書店)、《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新华词典》(2001年修订版商务印书馆)、『クラウン中日辞典』(2001 三省堂)、『クラウン日中辞典』(2010 三省堂)、林四郎·松岡栄志1995『日本の漢字·中国の漢字』三省堂。

⑤于康(2007)「意味拡張モデルと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 ——中国語の“听”と日本語の「聞く」を手掛かりに——」『日中対照言語学研究論文集 ——中国語からみた日本語の特徴、日本語からみた中国語の特徴——』 和泉書院59-77。

参考文献:

[1]松村明.大辞林[Z].东京:三省堂,1995.

[2]新村出.広辞苑[Z].东京:岩波書店,2008.

[3]クラウン中日辞典[Z].东京:三省堂,2001.

[4]クラウン日中辭典[Z].东京:三省堂,2010.

[5]野崎昭弘.一語の辞典“一”[M].东京:三省堂,1998.

[6]石綿敏雄,高田誠.対照言語学[M].东京:桜楓社,1990.

[7]渡辺実.日本語概説·第Ⅱ部·意義―意味論―[M].东京:岩波書店,2001.:71-147.

[8]籾山洋介.認知意味論のしくみ.語の意味―意味の拡張[M].研究社,2002:60-117.

[9]林四郎,松岡栄志.日本の漢字·中国の漢字.「一」という字の用法―漢字が運ぶ日本語[M].东就:三省堂,1995:104-112.

[10]高水徹.数詞に見られる意味拡張-経験的基盤が言語に反映されることの一例-[A].言語科学論集(第5号)[C].京都:京都大学,1999.

[11]于康.意味拡張モデルと中日両言語の対照研究―中国語の“听”と日本語の「聞く」を手掛かりに―[A].日中対照言語学研究論文集[C].大阪:和泉書院,2007:59-77.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商务印书馆,2012.

[13]新华词典(修订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4]徐一平.日本语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5]崔文博.中日数字に関する比較研究―「一」から「十」までを中心に―[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词
浅析现代汉语里的数词缩略语
数词
汉语和俄语中数词表示法比较
佤语岳宋话数词例析①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佤语岳宋话研究”(15YJC740062);云南省教育厅课题“佤语岳宋方言语法研究”(2014Y377)。
俄语数量数词的分类构成、读法与用法
中考数词考点面对面
杜甫诗歌中数词的翻译研究
数词定名研讨会纪要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