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2017-09-16刘熠赫王祖煜朱立国

传染病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回归系数乙肝乙型肝炎

刘熠赫,王祖煜,朱立国,龚 雪,张 芮,史 越,张 华

江苏省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刘熠赫,王祖煜,朱立国,龚 雪,张 芮,史 越,张 华

目的 分析2004—2013年江苏省乙型肝炎(乙肝)的流行特征,发现重点人群,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防治策略。方法 根据2004—2013年报告的乙肝发病资料和人口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法对江苏省乙肝疫情进行回顾。结果 2004—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乙肝病例163 045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9/10万。同期共死亡192例,年平均死亡率为0.025/10万。15~54岁人口为发病的主要人群,平均发病率为17.27/10万;男、女性别比1.009∶1,发病比为2.902∶1(P<0.001)。男、女死亡比为3.667∶1(P<0.001)。总体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回归系数<0,P<0.01),15~54岁年龄组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男性的发病例数及发病率下降幅度高于女性。结论 2004—2013年江苏省乙肝的报告发病率在波动中下降,主要发病人群的年龄集中在15~54岁的中青年,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在做好基础乙肝预防工作之外,应加大对江苏省中青年尤其男性的预防接种工作。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HBV引起的,以肝脏为靶器官,并可造成全身多脏器损害的传染性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继续发展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的HBsAg高于世界其他地区,我国部分省市地处亚热带,是HBV的高度流行区,我国在HBV感染防治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但在治疗及防止乙肝的流行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2]。现以江苏省为例,分析2004—2013年乙肝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乙肝病例数据来源于江苏省CDC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人口资料来自于江苏省统计年鉴中的常住人口。 乙肝诊断及上报依据《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3]《江苏省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指南》[4]实行,将24 h内报告,确诊为乙肝并且按照乙类传染病控制的病例纳入数据统计中,并排除重复报告病例。乙肝疫情报告在2004年以后转为网络直报,发现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不进行网络直报,但须登记。

1.2 方法 对收集的发病资料进行时间、人口特征的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为方便描述,以下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指报告发病率及报告死亡率。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Excel 2010软件录入数据,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统计相应的频数,计算相应的发生率并判断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用SPSS(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四格表χ2检验对男性、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性进行检验。以年份为自变量,以发病数或发病率为因变量,建立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发病情况 2004—2013年,江苏省报告的乙肝共163 045例,2004年发病率最高(30.65/10万),2013年最低(14.26/10万),10年的平均发病率为20.99/10万,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同期共有死亡病例192例,10年的平均死亡率为0.025/10万,死亡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10年间,江苏省总发病例数占全国总发病例数(10 730 953例)的1.5%,总死亡例数占全国死亡例数(7621例)的2.0%,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江苏省与全国2004—2013年乙肝发病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2004—2013年江苏省及全国乙肝发病与死亡情况Table 1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hepatitis B from 2004 to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a

2.2 年龄分布 发病人群集中于15~54岁的中青年,共134 150例,平均发病率为17.27/10万;10年间发病率呈显著下降趋势(回归系数为-1.574,P<0.01);0~14岁共计2127例,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55岁以上共计26 768例,平均发病率为3.45/10万,0~14岁年龄组及>55岁年龄组人群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回归系数为-0.056、-0.074,P均<0.01)。历年各年龄段的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见表2。

表2 江苏省2004—2013年乙肝发病患者年龄分布Table 2 Age distribution of hepatitis B cases from 2004 to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2.3 性别分布 2004—2013年,江苏省男性总数为39 018.58万,共计发病121 264例;女性总数为38 671.75万,共计发病41 781例。男、女性别比为1.009∶1,男、女发病比为2.902∶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31.08/10万,女性为10.80/10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 049.585 ,P=0.001),10年间男性、女性及总体人群的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根据回归系数判断男性发病率的下降趋势高于女性,见表3。男性的死亡例数为143例,女性为39例,男、女死亡比为3.667∶1,男性死亡率为0.037/10万,女性为0.010/10万,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05,P<0.001)。10年间男、女及总体人群的死亡例数和死亡率也持续下降(P<0.01),但男、女死亡率的回归系数均很小,下降幅度较小,见表4。

表3 2004—2013年江苏省人群乙肝发病例数、发病率(1/10万)的性别分布Table 3 Gender distribution of cases and the reported incidence(1/105) of hepatitis B from 2004 to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表4 2004—2013年江苏省乙肝人群的死亡例数、死亡率(1/10万)的性别分布Table 4 Gender distribution of the deaths and the mortality rate(1/105) of hepatitis B from 2004 to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2004—2013年乙肝发病情况持续好转中,发病率与死亡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江苏省的年均发病率(20.99/10万)和死亡率(0.025/10万)均处在较低的水平。在《我国2004年—201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5]研究中,江苏省的乙肝疫情排名仅在最低的西藏之上,这与江苏省实行以乙肝疫苗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措施,疾病防控意识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关。

从乙肝发病的年龄分布来看,江苏省的主要发病人群为15~54岁的中青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7.27/10万,相比其他年龄段处于较高的水平,但须要注意的是,1992年国家决定将血源性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的范畴[6],此后出生的人群在出生时接种了疫苗,在2007年时已进入15岁,以此类推到2013年已进入21岁,所以2007年以后得到的15~54岁高感染率实际由22~54岁或以上的人群所导致,而16、17、18、19、20、21岁人群发病率是很低,这也是本次调查中年龄分布方面的局限性。在年龄<15岁的群体中,江苏省2004—2013年累计发病212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27/10万,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与江苏省对低年龄儿童的重点防治有关,儿童、青少年乙肝疫苗免疫水平明显提高[7];同时,依据2006年制定的《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6],年龄<15岁的青少年儿童都被江苏省作为重点防治对象。但中青年年龄组处于较高的水平,可能与乙肝疫苗接种开展的时间短且接种人群占总体人群比例少有关,且江苏省处于东南沿海的人口密集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乙肝的传播形式多样,中青年具有社会活动频繁,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以及性需求旺盛的特点,往往成为感染乙肝的重点人群。

从乙肝发病的性别分布来看,2004—2013年江苏省男、女比为1.009∶1,男、女性别比接近平衡,而男、女发病比为2.902∶1,男、女死亡比为3.667∶1。提示乙肝对男性的危害应该引起重视[8],男性发病率高与四川、湖北及全国的报道相符合[9-11],但高于全国男、女发病比(1.830∶1)[12],男、女发病率与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证明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地域原因,可能与江苏省男性流动人口多,吸毒人群中以男性较多,以及男同性恋有多个伴侣者可增加感染机会有关。此外也与男性人群的生活习惯有关,如纹身、剃须等。有研究表明,男性饮酒较多可促进HBV的复制,使乙肝易于慢性化,并促进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13],为避免HBV的进一步损害,提示应加强中青年男性的预防工作。

从乙肝的发病趋势来看,虽然我国感染乙肝的人群基数较大,但人群的乙肝发病人数及发病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5~54岁年龄组人群,且男性人群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下降趋势均高于女性。就此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江苏省乙肝的感染情况将大幅好转。

乙肝作为一种传染率较高且在中国流行性较强的疾病,各类人群都应了解并重视其危害性。国家也应该加大乙肝防治的投入及宣传力度,制定有效的免疫策略和对各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防疫工作。江苏省应继续按照国家免疫计划要求,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的管理,提高低年龄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同时加强中青年人群尤其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和宣传工作,减少高危人群的感染率,进一步降低乙肝发病率,全面控制乙肝的传播和扩散。

[1] 何苗,苏洪英,贾志芳,等.原发性肝癌与HBV、HCV感染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6):709-710.

[2] 丁善龙,王杰,鲁凤民.乙型肝炎研究及我国防治现状[J].传染病信息,2013,26(6):369-37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299-2008[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

[4]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指南[R/OL]. [2017-04-30]. https://wenku.baidu.com/view/a0480ea3ce2f0066f53322c0.html.

[5] 张国民,孙校金,王富珍,等.中国18-59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探讨[J].中国疫苗和免疫,2013,19(3):266-270.

[6] 连志浩.流行病学[M]. 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73-175.

[7] 陈园生,梁晓峰,陈丽娟,等.中国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分析[J].中国计划免疫,2006,12(2):84-87.

[8] 盛聚,谢式千,潘承毅.浙江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2 版.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5.

[9] 刘青恋,方刚,罗湘蜀. 四川省乙型肝炎流行趋势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8):1440-1441.

[10] 张发香,叶建军,郑莉,等. 湖北省乙肝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3):10-12.

[11] 姜慧芬,陈卓,方任华,等.我国2004年~2012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25(3):408-411.

[12] 姚桢,姚宗歌,姚月歌,等.饮酒对乙型肝炎病程影响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7,17(1):7-9.

[13] 孙振球. 社区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82-283.

(2017-06-09收稿 2017-07-21 修回)

(本文编辑 胡 玫)

Analysis of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hepatitis B in Jiangsu Province

LIU Yi-he, WANG Zu-yu, ZHU Li-guo, GONG Xue, ZHANG Rui, SHI Yue, ZHANG Hua*
Clinical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n hepatitis B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 find the key people, forecast future trend, develop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Methods Based on 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and demographic data of hepatitis B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4 to 2013,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hepatitis B in Jiangsu Province by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was reviewed . Results From 2004 to 2013, a total of 163 045 cases of hepatitis B were reporte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20.99/105.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192 deaths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0.025/105.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occurred in aged 15 to 54 years, 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17.27/105. The incidence ratio of man to women was 2.902∶1 (P<0.001) and the mortality ratio was 3.667∶1 (P<0.001). Th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hepatitis B was decreasing for the whole population (regression index<0, P<0.01), while a significant down trend for the 15-54 year-old people. The incidence of ma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female.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hepatitis B significantly reduces from 2004 to 2013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hepatitis B infection gradually improves. The 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mainly focuses on 15-54 year-old people and there are more male cases compared with female cases, which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ational average cases.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young, especially the male besides the basic work to control and prevent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epidemiology; incidence; mortality

R512.6

A

1007-8134(2017)04-0233-04

10.3969/j.issn.1007-8134.2017.04.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2769)

210000 南京,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刘熠赫、张芮),公共卫生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王祖煜、龚雪、史越、张华);210009 南京,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朱立国)

张华,E-mail: happyzhanghua@163.com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happyzhanghua@163.com

猜你喜欢

回归系数乙肝乙型肝炎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进行6种苹果砧木抗寒性的比较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
我哥这10年的悲欢离合乙肝路
乙肝抗体从哪儿来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因素回归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