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模式在新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3

2017-09-15曾素冰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护士考核理论

李 群,曾素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护理部;2.神经科,广东 广州 510655)

目标管理模式在新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3

李 群1,曾素冰2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1.护理部;2.神经科,广东 广州 510655)

目的 研究目标管理模式在新护士理论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进入我院工作的新护士作为对照组,按2015年制定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进行,所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2016年7月的新护士作为实验组,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培训目标,并在每次培训后对该次培训内容进行考核,所有培训结束后,再进行考核,将2组教学质量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对培训的满意度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标管理模式在提高新护士理论培训质量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目标管理;新护士;理论培训

新护士是指从医学院校毕业并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1 年内的护士。由于新护士缺乏临床经验、工作协调能力较差和心理成熟度较低,且新护士须尽快由实习生的身份变为专业的护理人员,且需要适应复杂的临床工作,处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等。因此,对新护士进行理论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不仅是新护士必经的成长阶段,同时也是加强新护士临床能力、形成职业规范的重要内容。为了使新护士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尽快适应繁杂的临床工作,减少胜任临床各种护理活动所需的时间,确保新护士为患者护理服务的质量,根据我院的人力结构特点、结合广东省护士岗位管理指导意见,制定了2015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自2016年起,实施目标管理模式,对新护士实施基础理论培训,以满足各护理岗位的基本要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照组:我院2015年参加工作的新护士83名,女性79名,男性4名;年龄20~24岁;学历:大专60名,本科23名;按2015年制定的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进行。

实验组:我院2016年参加工作的新护士86名,女性82名,男性4名;年龄20~25岁;学历:大专60名,本科26名;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培训目标,并在每次培训后对该次培训内容进行考核,结束所有培训后,对患者培训内容进行考核。

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新护士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

1.护理文书书写的相关要求;2.安全护理系列之—标本采集、各项辅助检查禁食方法及安排技巧;3.患者体位管理;4.安全护理系列之—患者转运方式:轮椅、平车应用与扶抱技巧;5.冷热疗护理;6.用药护理—常见抢救药物作用及用法;7.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汇报处理流程;8.院发压疮的原因分析与对策;9.内镜检查前的胃肠道准备;10.常见置管护理及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与应急处理;11.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其防治;12.如何做好静脉输液管理和输液工具选择;13.如何进行病情观察;14.如何组织抢救;15.人际沟通技巧;16.职业暴露防护;17.手卫生;18.如何做好健康教育指导;19.灌肠术

1.2.2 课程安排

每周一课,一课两讲(周一、五),每个内容为1个课时,新护士每周参加一次课即可。

对照组:参加所有课程,在所有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考核

实验组:参加所有课程,由护理培训小组在每节课开头设制教学目标,课后随堂测试,所有课程结束时,进行理论考核

1.3 评价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新护士不同年度的理论成绩。本研究所用的规范化培训满意度为护理培训小组所设计,在培训结束后由新护士进行填写。从总体满意度、、培训形式满意度、培训内容、课程设置、培训内容等方面进行满意度的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新护士在2015年度与2016年度的理论考核成绩的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理论考核成绩的对比

2.2 2015年度与2016年度新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3、4、5)

表2 总体满意度对比

表3 培训形式满意度对比

表4 课程设置满意度对比

表5 培训内容满意度对比

3 讨 论

目标管理是一种在组织过程中,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一起参与管理目标的制定,在由员工在工作中实施自我管理控制并实现工作目标的组织管理方法。其工作内容是将目标管理的原理与新护士的护理培训进行融合,加强对护理培训的重要环节管理,制定新护士培训计划以及量化指标,最后以评定培训质量为手段,不断完善工作方法,并提高工作质量[1]。

目标设定后,培训老师能够将课程内容讲解的更为精透,利于新护士对培训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了培训老师和新护士进行互动[2],特别是对每次培训内容进行测试,有利于保持新护士的专注力,牢记所讲的知识点。

除此之外,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护理教学,将新护士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极大的调动了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护理教学行为的规范,避免了传统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有利于护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从计划表格制定,还是到计划实施的全部过程中,都将新护士作为主体,增加了对其的重视程度,使其亲身加入到科室目标制定与评估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新护士的自主性,利于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1] 曾明珠,郑淑鹏,等.目标管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1,10(6):259-260.

[2] 洪 花,周丽娟,等.新护士岗前培训方法改革对培训效果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103-10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5.152.02

猜你喜欢

护士考核理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