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BL教学法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15霍枚玫吴肖晓李晓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护理学教学法

霍枚玫,吴肖晓,余 颖,胡 婷,李晓红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陕西 汉中 723000)

CBL教学法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霍枚玫,吴肖晓,余 颖,胡 婷,李晓红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陕西 汉中 723000)

目的 探讨CBL教学法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人。其中对照组学生给予传统常规教学法教学,观察组学生给予案例教学法教学(CBL),通过课堂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评价两组学生的教学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课堂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分别为(86.8±5.3)(90.2±3.7),对照组学生的课堂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分别为(81.3±5.7)(84.6±3.3),两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程度为96.15%,对照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程度为84.62%,两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程度,改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急危重症护理学;CBL教学法;教学效果

急救护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主要研究抢救与护理各类急性与慢性病急性病、急性创伤发作及危重患者,既是危重病医学、急诊医学的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2]。因而作为急救护理人员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有效应对工作环境的各种复杂而又紧急的情况[3]。所以,如何让护生对于急救护理学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当中掌握,提高急救护理学教学质量,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多项研究表明,决定教师教育效果的关键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4]。而案例分析教学法(CBL)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显著效果[5]。因此本次研究将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以探讨CBL教学法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语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人。其中观察组中男3人,女49人,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20.6±1.5)岁。对照组中男4人,女48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9±1.6)岁。两组学生均由同一教师任课,采用同一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学活动。两组学生在一般性临床资料方面如性别、年龄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给予包括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及实践的传统常规教学法教学。所选讲课的案例必须要与教学大纲,以及学生对于案例的学习能力相结合,同时为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法,应要求学生在课程之前查阅相关的案例资料。所选案例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并能够结合实际[6]。②课堂教学。通过讲解个案引出所要讲解的教学内容,并以简单的症状逐渐向高深层次的内容和知识过渡。③小组讨论和汇报。根据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及病案所设问题,采取围坐的讨论方式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应予以适当的参与和讨论,这样可以有效的跃讨论气氛,把控讨论方向,并高效的分配相关任务。最后,由其中一组学生派学生代表在讨论结束后,汇报每段讨论的成果。④教师归纳总结。教师应该对每节课程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在学期结束时,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评价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发放调查问卷评测教学成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04份,回收104份,回收率100%。

1.3 教学效果评价

两组学生均在学期结束前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以及问卷和满意度调查。其中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包括平时课堂成绩、期末考试成绩以及技能考核成绩,满分为100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程度等方面以及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其中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为非常满意率加上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 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学生的课堂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分别为(86.8±5.3)(90.2±3.7),对照组学生的课堂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分别为(81.3±5.7)(84.6±3.3),两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观察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程度为96.15%,对照组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程度为84.62%,两组间相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比较 [n(%)]

表2 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学生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技能成绩观察组 52 86.8±5.3 90.2±3.7对照组 52 81.3±5.7 84.6±3.3 t 2.832 3.667 P<0.05 <0.05

表3 两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n,%)

3 讨 论

3.1 CBL教学法的优点

案例教学法(CBL)是一种在医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7]。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CBL教学法具有好几方面的优点:第一,能够通过引入病例,很快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很好也非常愿意的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第二,学生可以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畅所欲言,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大大的扩展知识面。第三,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学生能够掌握一系列的临床思维方法如观察病情变化、采集病史、制定护理计划等。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

3.2 CBL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CB L对教师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首先,教师不但要熟练掌握本专业内容,还应当对相关的基础知识扎实掌握,还要具有一定的临床实践能力;其次,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要寓教于学、善于激起学生兴趣 、控制课堂节奏;再次,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精选合适病例,善于总结归纳,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规划好学习的重点、难点,从而很好的应用CBL教学法。

3.3 CBL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

CBL教学法的成功开展,除了对教师的高要求之外,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查阅文献资料,积累大量知识,在讨论中要互相协作、取长补短,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中国的学生长期接受“填鸭式”的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赖性,而且缺乏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CBL教学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要改变自身角色,主导课堂而不是主讲,学生也应从自身出发,转换角色,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知识,做课堂的主体。

综上所述,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C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急救护理学课程的兴趣程度,改善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满意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解 丹.案例分析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30):163-164.

[2] 刘爱钦,何娟娟.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6):272.

[3] 张成才.CBL教学法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21):349.

[4] 袁立洁,任 伟.PBL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5):199-200.

[5] 刘 萍.视频导入法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6):101.

[6] 刘耀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5(10):58.

[7] 梁云锋.PBL教学法在护理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9):217.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

B

ISSN.2095-8803.2017.15.147.02

课题编号:HZYKY201506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护理学教学法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护理学杂志》稿约
基于OSCE的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技能结业考核成绩分析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