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2017-09-15俞一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儿科个性化患儿

俞一芳

(解放军第101医院儿科,江苏 无锡 214000)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俞一芳

(解放军第101医院儿科,江苏 无锡 214000)

目的 观察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患者护理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对比,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采用组采个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基础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应用研究。结果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满意患儿家长为38例,较满意患儿家长7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零;对照组满意26例,较满意患儿家长2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0,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文通研究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应用,可知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轻疼痛、预防病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个性化护理;儿科;患者;护理;效果

时代的加速发展,个性化护理引领新一代医疗护理的强化革新,其医疗保健功能正在日益提高,对于护理工作要求也在逐渐升高,尤其是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也是在不断要求提升中。儿科护理的群体为儿童及婴幼儿,因此个性化护理的应用较为重要。为了提升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护患满意度,本文收集本院患儿90例,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个性化护理服务进行对比,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各45例,进行对比研究,其中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对照组基础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应用研究。其中,观察组男30例,对照组女15例,年龄3~5岁,平均4岁;对照组男35例,女10例,年龄3~5岁,平均4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文采用总卷调查形式,对90例患儿行个性化护理措施,在出院时发放问卷,问卷主要调查护理满意度情况,在患儿家属填写调查表时,医师及护理人员均已调离,填写完毕后投入信箱,将数据整理录入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基础护理上加入温情护理、以及环境的营造护模式,儿科护理中更多体现于医护人员的角色扮演,可以成为患儿的姐姐、爷爷等形象给患儿采取医护手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将两组患儿经不同护模式护理的情况,进行整理录入,将数据结果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满意患儿家长为38例,较满意患儿家长7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零;对照组满意26例,较满意患儿家长2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零,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对比 [n(%)]

3 讨 论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病痛,提高护患关系,改善治疗效果,临床采用个性化护理,是医闻界的真正革新所在,从多角度多方位的,护理患儿,使患儿不因病痛而感到不快及疼痛难忍的现象降低,患儿预后恢复较快,主要护理途径的合理应用,对于患儿及家长带来的益处颇佳。本文有针对性的对儿科患儿个性化护理情况调查,进行探讨与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个性化护理,其存在儿科护理患儿中的重要地位,让患儿树立坚韧的信念及医治态度,从而更好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经过不同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满意患儿家长为38例,较满意患儿家长7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零;对照组满意26例,较满意患儿家长2例,不满意患儿家长为零,两组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本文通研究个性化护理服务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与应用,可知个性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率、减轻疼痛、预防病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车小芹.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儿科门诊输液患者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161-162.

[2] 柯明珠.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儿科门诊输液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9):156-157.

[3] 邓玉秀.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9):48-49.

[4] 李 夏,王慧丽,海 敬.动静脉留置针在门诊儿科抽血运用中不安全因素及护理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26-6627.

[5] 张 薇,李 兵,冯 静.个性化护理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405-406.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7.15.120.01

猜你喜欢

儿科个性化患儿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暖男”石卓:用怀抱安慰患儿
特发性矮小患儿血中p53及p21waf/cip1的表达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