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17-09-15崔建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脐部优质家属

崔建平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儿科护理·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崔建平

(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山东 济南 251400)

目的 研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出生的13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各6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管理。对照两种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有着显著的优越性(P<0.05);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以及布局设施评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为新生儿提供优质护理管理,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优质护理管理;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

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护理模式不断完善。为满足现代临床发展需要,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新型护理方法[1]。该种护理方法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舒适、满意的护理服务。而新生儿作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在缺乏语言交流的情况下,家属非常重视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质量。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可预防护患纠纷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本文研究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出生的136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分娩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且各68例。观察组男42例,女26例,出生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为(38.4±0.4)周。自然分娩40例,剖宫产28例。其中腹泻16例,湿疹10例,生理性黄疸21例,肺炎17例,脐炎4例.对照组男43例,女25例,出生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为(38.7±0.7)周。自然分娩41例,剖宫产27周。腹泻17例,湿疹11例,生理性黄疸20例,肺炎15例,脐炎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新生儿一般性资料无实质性差异,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即环境护理、体位护理、清洁护理、喂养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1)组织学习优质护理知识。向所有护理人员发放关于优质护理的知识手册,并由护士长组织培训学习[2]。通过培训理解优质护理内涵,制定优质护理计划。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新生儿优质护理模式。(2)优化排班模式。实施层级管理分组责任排班。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下,分成不同的艾粄模式,减少传统排班繁琐的弊端,并保证各个排班护理人员资源均衡。(3)细化基础性护理。在提供优质护理管理期间应保证床单清洁平整,暖箱清洁,加强晨晚间护理工作,确保新生儿眼部、脐部无分泌物,无红肿情况[3]。加强对新生儿全身皮肤清洁护理,并及时更换尿布,预防新生儿出现臀红。饮食护理中开展母乳库。指导产妇挤奶,如何保存母乳,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能够吃上母乳。并观察注意预防出现呛奶、吐奶与溢奶现象。做好新生儿标识,随时检查,及时补充。护理操作中需严格遵照三查八对原则。(4)舒适护理。对足月的新生儿展开发展性照顾,采取鸟巢式的体位护理。同时注意避光,预防非营养性吮吸。如患儿采取呼吸机治疗,需每隔2 h翻身,为预防出现压疮,需对其枕后部进行按摩护理。满足新生儿舒适度需要。如在护理中需进行静脉穿刺,应提前3 min使用浓度为24%的蔗糖水安抚奶嘴置于患儿口中吮吸,以此减轻新生儿疼痛。在合理情况下可将仪器设备调为静音,加强安静环境维护,减少噪音对新生儿刺激[4]。并注意观察新生儿病情变化。(5)抚触护理。护理人员可加强抚触护理,以此镇静新生儿情绪,促进神经发育。预防新生儿皮肤干燥、红臀与湿疹的出现。如护理中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查找原因,检测衣物、被面的柔软性,病房环境湿度与温度是否适宜。针对具体的病发原因采取有效措施。(6)脐部护理。为新生儿制定脐部优化护理流程。在护理中应加强监督。对新生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5]。宣教的主要内容为脐部护理的重要性、操作流程与脐部保健等。每天使用75%的酒精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消毒,直至脐部脱落1周,使用4根棉签护理操作。临床护理操作中,需密切观察新生儿脐部状态,观察是否由感染、渗血、脐窝潮湿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新生儿护理缺陷与家属满意度对比

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有着显著的优越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护理缺陷与家属满意度对比 [n(%)]

2.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依据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以及布局设施评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s,分)

表2 两组护理质量对比(±s,分)

组别 感染管理控制 安全管理 人员配备 布局设施对照组(n=68) 85.4±1.2 80.4±1.3 83.6±1.4 83.5±1.4观察组(n=68) 99.3±0.5 98.9±1.4 98.6±1.1 98.4±0.3

3 讨 论

从实践的效果来看,优质护理管理可从根本上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在实行优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分组责任排班模式,改变了传统排班的弊端。在日常新生儿护理工作中,整合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能够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利用优质护理管理方法,可提高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满意度。优质护理管理重视新生儿的舒适度、强化细节护理内容,以此提升新生儿护理的舒适度,保障护理安全性[6]。对于新生儿护理工作量大,护理难度高,容易发生护理缺陷问题,通过应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此种临床现象,提高护理质量。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管理模式从各方面改善了新生儿护理工作内容,从根本上完善了新生儿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为新生儿提供优质护理管理,对降低护理缺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同时还可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1] 姬玉娇.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26(4):00027.

[2] 季东平.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4(4):229-230.

[3] 卢文娟.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66):289.

[4] 海春芳.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94):876.

[5] 林 琳.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40):240.

[6] 尹沁蕾,潘冬梅,肖国连,等.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8):24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2

B

ISSN.2095-8803.2017.15.104.02

猜你喜欢

脐部优质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探讨个体化干预模式在脐部敷贴法治疗小儿泄泻100例的应用价值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两种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对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效果比较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新生儿不同断脐长度对减少脐部感染的影响及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