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

2017-09-15翟丽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翟丽芳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61199)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效果

翟丽芳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 红河 661199)

目的 总结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08%<1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有显著效果,不仅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还可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泌尿外科;留置尿管;预防性护理;尿路感染;护理满意度

尿路感染是泌尿外科留置尿管中常见并发症,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痛、尿频、尿痛、血尿、尿急以及发烧等,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1]。针对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对于感染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特将预防性护理应用于留置尿管患者护理中,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以下为本次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留置尿管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和诊断确诊,需留置尿管;均了解本次研究,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非自愿参与者;合并有心脑肝肾肺等严重疾病和基础性疾病者;存在行为障碍、沟通障碍或精神障碍者。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男39例,女26例,年龄37~82岁,平均年龄(45.96±6.18)岁,其中31例为前列腺增生,23例为泌尿系统结石,11例为尿道狭窄。观察组男38例,女27例,年龄38~81岁,平均年龄(45.88±6.20)岁,其中30例为前列腺增生,25例为泌尿系统结石,10例为尿道狭窄。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主要是做好留置尿管指导,保持尿管引流通畅,协助患者排尿,对会阴部进行清理和消毒,每天更换引流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具体措施为:(1)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评估,了解护理干预中可能会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掌握患者治疗情况、恢复情况等;(2)制定护理干预方式,主要包括插管预防护理、膀胱预防回来、引流预防护理以及留置导尿管时间控制等,对患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积极的规避和预防,避免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例数,计算发生率,记录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则由本院依据本次研究的患者情况,自行拟定满意度调查表,并将其发放于每一位患者手中,以现场调查现场回收的方式对调查问卷进行收集分析,调查采用评分制,最低分为0分,最高分为100分,评分低于60即为不满意,评分60~80分即为满意,评分在80分以上即为非常满意[3],以非常满意例数和满意例数计算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8.46%,观察组患中,2例患者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08%,两组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84,P=0.011)。

2.2 两组研究对象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d)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比(±s,d)

组别 留置导尿管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n=65) 4.92±1.95 9.53±3.22对照组(n=65) 9.60±2.23 16.61±5.14 t 12.737 9.411 P 0.000 0.000

2.3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目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护理中主要采用常规性护理,采用的措施具有广泛性,缺乏对预防尿路感染的针对性,因此感染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3]。近几年,随着临床医学护理的发展,预防性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中[4]。护理人员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加强对患者的自身的管理和医院内部环境的监控力度,并且在护理中加强对导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以控制留置尿管尿路感染。已经有不少研究证实,预防性护理可使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膀胱冲洗、清洗、插管、消毒等操作更加规范化,可大有效控制尿路感染发生率[5]。故此次研究中特选择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对其施以预防性护理干预,并将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为3.08%,而对照组为18.46%,这与其他相关文献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通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显著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的预防需要严格掌握每一个护理环节,不仅要加强导尿管操作护理的规范化,避免不必要的插管等,同时还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环境。此次我院实施预防性护理中更加重视导尿管管理的科学性,强调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锻炼,并更加重视对病房的管理,加强病房消毒工作,重视通风换气,从而有效控制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还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均P<0.05),提示,预防性护理可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成本。对于患者和其家属来说,随着医疗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换,在医疗护理中更加关注护理体验和护理服务质量,而预防性护理干预更加符合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促进医院自身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积极意义。

总的来说,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有显著效果,不仅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还可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出院,并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魏雪丽.泌尿外科留置尿管中尿路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1):228-229.

[2] 张付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4):242-243.

[3] 林 珊,陈雅娥,江 萍.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8):1033-1034.

[4] 任荣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0):171-172.

[5] 陈丽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01):54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6

B

ISSN.2095-8803.2017.15.90.02

猜你喜欢

尿管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PKEP术后短期留置尿管的可行性分析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介绍1种预防留置尿管堵塞的方法
剖宫产术后患者拔除尿管时机的探讨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