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神经性皮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

2017-09-15刘彩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分值

刘彩玉

(恩施州中心医院皮肤,湖北 恩施 445000)

探究神经性皮炎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状态的影响

刘彩玉

(恩施州中心医院皮肤,湖北 恩施 445000)

目的 探究护理干预在神经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皮肤科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状态明显改善,对照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加剧。结论 心理干预应用在神经性皮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能够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状态,可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神经性皮炎;护理干预;焦虑状态

神经性皮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因为局部皮肤的神经功能发生障碍的皮肤性疾病,主要症状有:炎症集中在颈项部,皮肤呈现苔藓状,局部皮肤肥厚,带有一定的粗糙,伴随强烈的瘙痒感。现阶段我国皮肤病医院主要采用火针的治疗方式,即采取特制的机具在高温火焰上进行加热来刺激皮肤,快速提高局部皮肤的温度,帮助局部的炎症能够快速消散,以此来提高局部皮肤的免疫功能。对火针治疗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38.2±4.5)岁;对照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42.5±5.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资料,得知差异不显著(P>0.05),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可用作研究与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与护理内容如下。

1.2.1 疾病干预

因为神经性皮炎的治疗带有长期性,并且病症主要发生在患者的头部与脑部,严重影响了外部特征,故患者非常重视治疗过程与治疗效果。同时因为局部炎症引发的疼痛感,同样增加了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关注度。这就要求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神经性皮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告知其火针医疗技术诊治疾病的有效性,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护理工作[1]。

1.2.2 情绪干预

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使用尊重性与关切型的语气,必要之时可以引用实际病例来为患者讲解皮肤病知识,以此来积极构建彼此信任的关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抱有同情心理,严禁嘲笑与鄙视患者,以此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悲伤、抑郁及焦虑等负面情绪。最后,护理人员好应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让患者家属对患者做好心理工作,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2]。

1.3 观察指标

焦虑情况的评分可以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及抑郁评价量表(SDS),SAS标准分以50分进行区分,其中轻度焦虑为50~59分,重度焦虑为60~69分,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总分以41分为正常上限,其中分值越低代表患者的情绪状态越好,当分值大于50分时代表患者出现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前,SAS分值为(65.19±10.6)分,SDS分值为(55.9±5.1)分,实施干预后,SAS分值为(45.5±5.6)分,SDS分值为(34.9±2.7)分;对照组实施心理干预前,SAS分值为(68.1±11.6)分,SDS分值为(62±5.8)分,实施干预后,SAS分值为(55.9±10.1)分,SDS分值为(44.9±5.5)分。可以看出心理干预前两组SAS与SDS的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反之心理干预后两组SAS与SDS的评分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具体的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SAS与SDS评分情况比较(分)

3 讨 论

神经性皮炎患者的发病情况与其心理因素密切相关[3]。因为该疾病具有长期性及难以治愈性地特点,若患者的精神状态长期处于焦虑中,不但会提高神经性皮炎的复发率,而且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及生活质量。故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消除负面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医疗效果[4]。

本研究主要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皮肤科进行医治的120例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实施心理干预前后的相关数据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对比与分析,发现观察组在施以心理干预措施前,SAS分值为(65.9±10.6)分及SDS分值为(55.9±5.1)分,实施心理干预措施后,SAS分值为(45.5±5.6)分及SDS分值为(34.9±2.7)分;对照组在予以心理干预措施前SAS分值为(68.1±11.6)分及SDS分值为(62±5.8)分,实施干预后,SAS分值为(55.910.1)分及SDS分值为(44.9±5.5)分。可以看出心理干预前评分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反之心理干预后评分差异显著,存在相关的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1] 汤菊萍,顾利慧,孙庆玲.焦点解决模式在神经性皮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1:95-97.

[2] 刘海英,李钦凤.护理干预对神经性皮炎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03:252-253.

[3] 植翠崧,钟金宝,李燕红.护理干预对神经性皮炎患者心理因素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10-112.

[4] 谢丽君.神经性皮炎病人的系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08:1388,1390.

本文编辑:刘帅帅

R758.3+2

B

ISSN.2095-8803.2017.15.78.02

猜你喜欢

神经性皮炎分值
一起来看看交通违法记分分值有什么变化
化妆品皮炎的中医治疗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体育考核新方案出炉 项目分值变化大
按病种(病组)分值结算:现状、做法和评价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猪渗出性表皮炎的病理学观察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