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降低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的效果观察

2017-09-15窦丽燕刘晓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潍坊尿路感染导尿管

窦丽燕,刘晓琴

(1.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 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护理干预降低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的效果观察

窦丽燕1,刘晓琴2

(1. 潍坊医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2. 潍坊医学院附属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降低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在ICU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将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在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确、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袋并进行时间标注、排便后及时清洁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患者中加强与导尿管相关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所收治的患者均为危重症者,需长期卧床治疗,且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对大小便控制力不足,难以表达自身的排泄欲望,极易发生小便失禁[1]。导管留置可有效帮助患者排尿,减少皮炎、压疮的发生率。但长期留置导管及易发生尿路感染,发生率高达20%~50%,增加ICU患者基础疾病治疗难度及其他不必要的医疗支出,严重者致死[2-3]。故为增强ICU患者救治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在ICU患者中进加强与导尿管相关的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ICU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所有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均高于2天。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0.2±4.1)岁。研究组男22例,女25例;年龄34~75岁,平均年龄(50.5±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在ICU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如合理固定导尿管,正确放置尿袋、及时更换尿袋,排便后及时清理会阴及尿道口,对导管留置超过3天的患者进行尿培养,全程执行无菌操作等。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根据医院既往尿管感染发生病例进行归纳、调节,分析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并根据致病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2)根据护理措施对ICU护理规范进行有效化,对导尿管向护理规范进行细化及严格化,避免护理断层。(3)因部分护理人员对ICU年龄感染护理知识不足,对相关护理规范执行度较低,故需加强对ICU护理人员相关能力的培养,并经常进行突袭考核及检查,增强护理人员的预防护理意识,提高对尿管感染的重视度。(4)因ICU感染主要病菌感染,故严格加强卫生标准,对ICU病房及护理人员的日常卫生进行严格监管,于护理前后及时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利于对致病源的控制,减少感染率。

1.3 评价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质量、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包括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确、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袋并进行时间标注、排便后及时清洁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完成度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尿路感染评定: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多伴有肾区叩痛、下腹触痛等症状,经尿检男性白细胞在每高倍视野下>5个,女性>10个[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质量

对照组在尿管固定有效、尿袋位置正确、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袋并进行时间标注、排便后及时清洁尿道口等方面完成度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n(%)]

2.2 尿路感染发生率

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18例(38.3%),高于研究组的9例(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09,P<0.05)。

3 讨 论

因ICU患者为危重症,自身免疫力明显降低,且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较普通患者尿路感染率较高。故护理人员需在ICU患者导尿管留置期间加强与导尿管效果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尿路感染率,促进患者康复[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护理质量明显低于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说明在ICU患者中加强与导尿管相关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尿路感染几率。其原因为护理干预通过对ICU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措施,并据此对护理规范进行优化,有效完善护理制度,减少护理不当及护理断层,降低感染发生率[6];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认知度,增强相关护理技能;经常性的突袭考核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重视度,对相关规划及护理流程的往常的较高,减少尿袋、导尿管位置错误所致的尿液逆行及未及时进行尿道口清洁引起的的尿路感染;加强卫生管理有效提高对致病源的控制度,减少护理人员携带的致病源,降低护理人员在清洁尿道口及清理尿管等护理过程中导致的尿路感染[7-8]。多种发生联合作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加强对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管理,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利于ICU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故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ICU患者中加强与导尿管相关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

[1] 杨青兰,曾登芬,刘 蕾,等.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38(09):1003-1009.

[2] 杨青兰,曾登芬,刘 蕾,等.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影响因素观察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16):1233-1236.

[3] 程莉莉,张秀月,杨洪艳.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相关性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1):4929-4930,4946.

[4] 张 悦,谭思源,陈 艳,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管理模式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 19(32):3956-3960.

[5] 韦 迪,刘翔宇,谌永毅,等.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7):2305-2308.

[6] 张会平,史广鸿,田 真,等.风险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感染防控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08):618-620.

[7] 谭思源,陈 艳,张 悦.ICU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认知及依从性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6,31(02):95-97,101.

[8] 王丽鹃,苏 宁,赵以明.留置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易发因素分析与防控[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4):489-491.

本文编辑:张 钰

R473.5

B

猜你喜欢

潍坊尿路感染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憋尿是尿路感染的重要诱因之一
抗反流尿袋对脑卒中留置导尿管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
老年尿路感染的抗生素合理应用
“筝”艳潍坊四月天
风筝之都潍坊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潍坊 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