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7-09-15邓芳平黄招连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情志偏瘫穴位

邓芳平,黄招连

(厦门市中医院,1. 针灸康复病区;2. 脾胃科,福建 厦门 361009)

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邓芳平1,黄招连2

(厦门市中医院,1. 针灸康复病区;2. 脾胃科,福建 厦门 361009)

目的 探讨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65%,同对照组82.61%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配合穴位按摩,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运动能力,减少负性情绪,提高康复效果,且能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脑卒中;康复护理;情志干预;穴位按摩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高,且存活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导致日常生活、运动能力下降。有数据显示[1],我国脑卒中存活患者中,有70%~80%存在偏瘫,如何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成为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中医护理理念在临床中得到广泛运用,为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比,探讨中医情志干预与穴位按摩配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选取9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60.43±2.79)岁,卒中类型:28例为脑梗死,18例为脑出血。观察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0.54±2.80)岁,卒中类型:27例为脑梗死,19例为脑出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且伴有不同程度偏瘫者;生命体征稳定;首次发病;能配合护士完成调查问卷;经伦理委员会审查并批准;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排除标准:意识不清或沟通障碍者;重要脏器严重功能不全者;合并其他影响神经功能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病历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并发症预防、中低频治疗、康复训练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主要手法包括揉法、滚法、捻法、按法及拿法。上肢穴位按摩取坐位或仰卧位,取曲泽、外关、天府、合谷、手三里及内关等穴,用手指揉按、拿捏;护理人员立于患侧,以示指按压少海穴,拇指揉按曲池穴;同时配合肘、腕关节被动运动。然后对患侧下肢穴位予以按摩,以滚法从大腿根部,沿股四头肌向下,经膝关节至足背,往返3~5遍,以按法对血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进行按摩。然后帮助患者取俯卧位,以掌按揉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并以滚法向下至腰骶部、臀部、大腿后侧,直至跟腱,并对天宗、秉风、曲垣、环跳、委中等穴予以按揉。穴位按摩30 min/次,3次/d。指导患者家属穴位按摩方法,嘱其在患者出院后每日进行按摩。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根据中医“喜胜忧”理论,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多对其进行鼓励与安抚,使患者保持乐观态度,并嘱家属在患者出院后多对其进行陪伴。②通过“借情移情”方法,将患者注意力转移至其爱好事物上,可通过播放娱乐节目或电影电视等,分散对疾病的关注度,可播放舒缓音乐,达到安神静志作用。③根据“五声疏泄”原理对患者进行情志调节,对于焦虑易怒者,可指导其进行反复腹式呼吸,放松肌肉;对于过度思虑患者,可鼓励其轻声哼唱歌曲;对于惊恐疑虑患者,可通过通俗语言向其讲解疾病知识,提高认知,并列举以往康复良好病例,使患者消除顾虑,保持心情舒畅。④营造安静舒适的康复环境,患者在住院时或出院后,均要保障室内整洁、安静,尽量减少噪音,将室内温度、湿度以及光线调整到最佳状态,使患者能安定心神。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3]及Fugl-Meyer量表[4]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Barthel指数量表包括上下楼、进食、大便控制、穿衣、洗澡、小便控制、步行、轮椅转移、如厕、修饰10个项目,满分100分,分值同生活能力呈正相关性。Fugl-Meyer量表包括上肢功能10个项目、下肢功能7个项目,满分100分,分值同运动能力呈正相关性。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5]对患者负性情绪予以评估,每个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按0~5分评分,SDS以53分为临界值,分值同抑郁程度呈正相关性,SAS以50分为临界值,分值同焦虑程度呈正相关性。末次随访时发放我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健康宣教、人文关怀等,满分100分,80分及以上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一般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 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Barthel指数 Fugl-Meyer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 --53.21±7.47 53.95±7.42 0.477 0.635 60.56±7.81 56.85±7.76 2.286 0.025 50.46±6.82 50.37±6.74 0.064 0.949 57.90±6.73 53.68±6.45 3.070 0.003

2.2 心理状况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46 46 t P --45.28±3.68 45.23±3.62 0.066 0.948 37.44±3.15 41.85±3.26 6.598 0.000 40.33±3.79 40.37±3.72 0.051 0.959 32.95±3.28 36.81±3.34 5.593 0.000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5.65%,同对照组82.61%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39,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 [n(%)]

3 讨 论

脑卒中属急性脑血管意外,其病因主要为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或脑血管突然破裂,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卒中起病急、发展快,具有高死亡率、致残率,需及时予以诊治。脑卒中存活患者因神经功能受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偏瘫,对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且会给家庭带来巨大负担。研究指出[6],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患者依从性差,效果并不理想。

有学者认为[7],中医对于脑卒中有较早认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实施中医护理,能获得满意效果。穴位按摩是中医护理常用手段,通过对特定穴位进行刺激,可起到活血行气、舒筋活络、扶正祛邪作用。现代医学也证实[8],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穴位进行按摩,能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肌肉营养状态,利于运动功能恢复。脑卒中偏瘫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可能引起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影响康复效果[9-10]。有研究表明[11-12],认为负性情绪与气机郁滞、情志内伤有关,不良情志刺激可对机体功能造成影响,因此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情志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中,观察组在穴位按摩基础上配合情志干预,结果显示其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及患者情绪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具有较高可行性。且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可能与情志干预能改善患者主观感受有关。

综上所述,穴位按摩配合情志干预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但本研究纳入样本少,结果还需进一步探讨。

[1] 高 芳,许景亮,陈久红,等.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48-49.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

[3] 李小峰,陈 敏.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3):1657-1658.

[4] 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等.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4):519-521,522.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5

B

ISSN.2095-8803.2017.15.19.02

猜你喜欢

情志偏瘫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