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资人为何爱找“茶”?

2017-09-15■文/闫

大众投资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新茶星巴克

■文/闫 妍

项目观察

投资人为何爱找“茶”?

■文/闫 妍

今年,网红茶饮成为创投圈当仁不让的黑马,喜茶、一点点、因味茶、本宫的茶等品牌快速成为了网红级消费品,排队、限购、黄牛加价等消息一次次挑逗着消费市场敏感的神经。

据公开数据统计,一年内,“新茶饮”业内宣布获得融资的就有喜茶、一点点、奈雪の茶、因味茶等品牌,融资金额超过13亿元,吸引IDG资本、京东、今日资本等投资机构和企业纷纷入局。“新茶饮”颠覆了人们对线下实体茶饮店的价值想象。

资本追捧,媒体聚焦,走红的茶饮店是市场的选择,还是有“阴谋”的自导自演?其背后又蕴藏了哪些有价值的新消费趋势?

“新茶饮”究竟“新”在哪里?

本宫的茶创始人睢宏江:这个“新”一是在强调一种品质的转换,把行业的产品水准提到一个新的标准。另一层理解则是要区别于我们传统印象中的奶茶和茶饮饮料,新茶饮融入了更多健康、时尚的因素在里面。

因味茶创始人缪钦:其实新不新派主要是针对于以前喝茶的方式。我们在北京开第一家店的时候提出要做新茶饮,那个时候我定位的新茶饮是要传递给年轻人有时尚风格、有品质坚持、最简单的喝茶方式,让年轻人真正开始把茶饮变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1.“新”在新的产品和新的群体?

睢宏江:还有新的体验。传统茶饮料只是味觉上的体验,现在还要满足包括听觉上的,视觉上的,甚至整个的空间体验。现在的“新茶饮”品牌大都会通过门店、LOGO、产品包装等方面向外传递着品牌文化,赋予这个空间一定的社交价值和休闲价值。

春晓资本投资副总裁张清:这种空间的概念确实能够加强用户的体验感,其实就是现在的一个新词叫体验经济。这种体验经济是现在年轻人很认可的消费方式,他们确实会为体验去付费,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的使用属性和服务属性了,大家会为体验付更多的溢价。

2.在商业模式上有哪些创新?

缪钦:我们有自己的APP,设计了很多可以和消费者相互衔接的文创产品,现在30%以上的收入是来自于茶衍生品。我们的APP里有接近5万个用户。并且大家估计在明年就会看到,美国的亚马逊上将会出现因味茶,打算进入海外市场。

张清:其实现在全世界对中国都是保持着好奇的,东方文化确实太强大了。国外很多人对东方传统的东西还是比较向往并想要了解的,这其实是一个机会,茶文化出海也是个不错的方向。

不担心与星巴克正面竞争

1.担不担心与星巴克这种拥有近千亿美元市值的上市公司来竞争?

缪钦:我们大概70%的门店就在星巴克隔壁。据我所知,今年年底上海的星巴克可能会超过700家,密度远远超过星巴克在纽约的密度,拿着它的杯子出去,已经追求不了独特性了,这个时候我们觉得,我们有机会了,因为可以给顾客多一个选择。

睢宏江: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只喜欢喝咖啡不喜欢喝茶吗?他们只是不喜欢喝父母亲手中那杯茶。我们传统的茶饮料太过老气,跟这个时代已经不搭界,但大家骨子里对茶还有情结,这种喜好融入骨髓。所以这片市场是非常大的,甚至我认为是每个中国人的刚需。

2.茶饮的价格是怎么定的,感觉很多价格已经超过了星巴克?

缪钦:价格不是决定因素,价值才是最关键的。在欧洲,任何一杯拿得出来的茶,价格都是咖啡的三倍。如果你去看采摘技术和所有的后台技术,再对比咖啡,今天一杯认认真真的茶超过咖啡的价格,绝对不能说是这商人太黑心。

3.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茶饮供应链简单、成本不高、原料容易获取,所以行业整体的门槛偏低?

睢宏江:茶饮门槛被认为不高,是对比已有门槛的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说法,事实上这个行业对创新力和执行力的要求其实很高。每天都需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开发新品种,其实还是有挑战的。

缪钦:其实我们这个项目在2009年就开始策划了,2014年正式开始组合创业团队,2015年5月份第一家门店装修好,算起来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调研和准备。

这个行业基于运营方面都是很细的工作,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要去找适合的茶源,就把茶放在矿泉水的杯子里泡几小时来仔细分辨。其实就是几片茶叶,但不同的东西就会带来完全不同的体验,说得很容易,但是做的过程中真的要准备很多事情。

网红们的“挣扎”

1.喜欢被大家称为“网红”吗?

缪钦:如果是通过互联网自发传播让品牌红了,这我可以接受。但现在因为过度营销的事情,业内很多人都说我不要做网红,如果网红等于很快起来,很快就死,那我们不愿意做网红。

2.业内怎么看“饥饿营销”这种手段?

缪钦:我觉得中国有很多越做越好的茶饮品牌值得不断地去推广和发扬。不管是什么样的营销手段,能认认真真地去做一杯茶,并把新茶饮的品类推向一个新高点,我认为这对行业就是有责任并值得欢迎的。消费者是无法被欺骗的,如果他认同这杯茶是好喝的,他想多排一会儿这是好事,反而能证明茶饮是可以排起队来的。

睢宏江:在运营上是要有立场的,任何东西还是要有一个界线,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营销只是我们的一部分而已,没有一个企业说把营销做好了就特别牛。

张清:从餐饮的本质上来说,一切都应该回归到产品本身,你背后代表的文化认知,你的消费体验,因为这些才是品牌最终具有生命力的地方。VC都不是傻子,他们也都知道,作为一个餐饮品牌,核心的竞争力是它的供应链,是它的品牌标准化,是怎么样做自己的IP,而不是过度营销打出的噱头。

3.这片市场还有哪些新的机会?

张清:我们发现,在茶饮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它的代沟主要是在于原来泡茶的文化极度地非标准,它对工具、茶叶、水温的要求极高,所以它不能做到大规模复制。

现在有一些创业者他们在做的事情就是将传统的泡茶技术变得相对标准化,用智能设备监控整个流程,让传统的泡茶流程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去实现,做到相对无人化、智能化,这有可能是一个趋势,未来会有一部分创业者在这里面生根。

猜你喜欢

新茶星巴克
新茶最好放一放再喝
成都市金牛区:试看“金牛”育“金花” 且将“新火”试新茶
被玩坏的星巴克咖啡杯
作品五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我们在一起,时间煮雨沏新茶(一)
巧辨新茶
新茶虽好,放放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