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跨界演唱中的技法异同

2017-09-13周小雨

艺术评鉴 2017年15期
关键词:呼吸演唱跨界

周小雨

摘要:本文对当前演唱领域的跨界现象进行研究,在阐明几种唱法的共性基础上,认为跨界演唱应该说是声乐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音乐资讯的流通,“跨界”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字眼,许多人在研究它、碰触它,任何一种歌唱都有追求美好声音的共性,也有打破统一唱法、追求个性的独特和唯一性,就让我们走近跨界声乐演唱,仔细看清它们的异同。

关键词:跨界 演唱 呼吸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5-0061-02

一、首先从声音的构造说起,了解几种唱法的共性

(一)发声

歌唱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闭合发生声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

声音的形成是发声器官协调工作产生的生理现象,这个现象的产生是气息运动和声带振动所形成的物理现象,但歌唱的发声运动又和我们平时说话的发声有所不同,因而歌唱发声又是一个物理的声学、音响学现象。而进行歌唱艺术实践又是一个复杂丰富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歌唱运动可以说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歌唱的发声器官是由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歌唱发声的全部物质基础,是歌唱发声运动中的主要功能系统,在任何一种演唱中,发出声音是第一步。

(二)呼吸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可以说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由气息控制的持续发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

说话中所用到的呼吸,快且浅,声音力量弱、穿透力不强,而唱歌的要求是通过腔体的共鸣使声音的宽度、广度增强。除了一首歌曲的演唱,还需要具备在音乐会及歌剧中长时间歌唱的能力,根据歌曲的需要,或长、或短、或强、或弱、或高、或低地有控制地输送气息,所以歌唱时的呼吸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但每一类风格的演唱,都必须在严格的训练中学习如何把握气息的运用。

口、鼻同时吸气,如闻花香,肩膀下沉,吸入气息时,使肋骨扩张,横膈膜逐渐扩张,腰腹部向四周方向膨胀,背部要挺立,在训练中保持几秒停顿,可感觉到气息吸到的位置,

呼气时要控制和保持气息,演唱的过程中采用呼气的动作,并同时保持吸气的状态,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又或者是我们俗称的“声音两头走”。在呼和吸的过程中,整个身体表情都应该是积极放松的,紧张的部位就是横膈膜、两肋,要把气息拉住,不能让它浮上来,这就牵涉到一个气息支点的问题。

支持点也就是声音要有一个立足的地方,这个立足点也就是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做支持点,当我们咳嗽或笑的时候,可以直接感觉到它的支持作用;另一个支点可以设在衬衫第二颗纽扣处,用作抓住咬字的支撑,解放喉部肌肉,那些脸红脖子粗的、歌声尖锐僵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等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解决。有了支持点的感觉,声音将会落在厚实的气息中,演唱也将会随之变得游刃有余。

(三)追求打动人心的终极目标

声乐发展史上,目前广大爱好者及职业演唱者认可的有四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原生态唱法以及流行通俗唱法,虽然仍有质疑的声音,但确实是区别多种风格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并了解它们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同的“动人”之处。

1.美声唱法以其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不断完备的教学体系,提升着一代又一代歌唱家们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和歌唱能力,并一度成为科学发声方法的代名词。其科学性具体体现在:尊重人体机能的自然规律,强调呼吸法的运用与行腔模式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声的同时,减少对声带的磨损,从而延长歌者发声机能的有效使用寿命。被广为接受的“意大利式”美声唱法,强调腔体的竖立,音色的统一性和规范性,用近乎信仰的形式被最完整和系统的传播,以声音的“通畅、圆润、华丽、松弛”为标准,在歌剧或艺术歌曲中追求着穿透心灵的震撼之美。

2.民族唱法是从我国民族歌曲传统中继承发展而来,以汉民族地域风格划分为主,行腔强调“甜美、脆亮、高亢、韵味”,凸显语言风格所决定的文字韵律,并结合科学唱法,适当的运用全腔体共鸣,达成歌唱音域的拓展,追求清亮的民族特性之美。

3.原生态唱法来自民间山野,多是少数民族在劳动时的歌唱,唱法直接,腔体“横、直”,淳朴自然。民族唱法也是在原生態的基础上衍生而来,讲究“直、亮、通、宽广”,由于产生的环境,它的动人之处在于直接而朴素的情感表达。

4.流行唱法,在我国三十年代产生了区别于民歌的更为亲切的演唱方法,后与欧美的流行音乐融合,它具有口语化、大众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深受广大爱好者的喜爱。口语化、多音色,更注重歌唱者的内心表达,也会有即兴的处理,没有规范的唱法,无论是嘶吼、吟唱、抒情、爵士,任何一种风格,唯一的标准就是打动人心。

二、跨界演唱是声乐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跨越,我们熟悉的几种跨界有以下几种

(一)演唱风格的无界转化。例如由民族声乐转唱美声作品,或者学习美声唱法的转唱流行唱法,代表人物有毛阿敏、吴碧霞、龚琳娜、谭晶等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

(二)音色的融合。例如民族与美声唱法中融入流行音乐的气声、口语化,增强作品的亲和力,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民通、美通,代表人物有李谷一、殷秀梅、黛青塔娜等,也有如DIVO美声男伶组合及我国的“力量之声”男声组合,这些艺术家们都是跨界声乐演唱领域的先行者,实践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这些成功被听众所接受的跨界演唱艺术家们用实践证明了声音的潜能和可塑性,当歌者的机能和音乐修养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便可在意识的支配下进行跨界演唱,化“千人一面”为“一人多面”。在日益发展的科学声乐演唱法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全能歌者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这与资讯的发达、全球化音乐互通的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声音的探索也就成为了新型声乐环境中的新领域。

三、求同之外的“存异”

在前面列举的四种唱法里,相同的基础要素部分已经在前面进行了阐述,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来说说求同之外的“存异”:

显而易见,每种唱法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法要求,一切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可能突破度的界限,引发事物的质变”的运动规律,跨界演唱的学习也是如此。接受过正规训练的演唱者对于声音的驾驭能力更强,成功的跨界演唱者也大都是“科班”出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有具备扎实的声乐功底、丰富的演唱经验和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跨界演唱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全能非梦想,唯有炼真功!”

参考文献:

[1]石钏.跨越古典与现代的柔美之音——凯瑟琳·詹金斯演唱艺术试析[J].当代音乐,2016,(02).endprint

猜你喜欢

呼吸演唱跨界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跨界•匠杰
跨界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