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助人工髋关节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

2017-09-11王静姜玮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7年8期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护理效果

王静+姜玮

【摘要】目的:辅助人工髋关节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42例于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辅助人工髋关节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对其行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护理前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护理前Harris评分为(50.12±2.28)分,护理后为(95.23±1.48)分,护理后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结论:对行辅助人工髋关节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 辅助人工髋关节术;股骨头坏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35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8-133-01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髋关节术逐步引入临床股骨头坏死的治疗当中,其中辅助人工髋关节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为保证临床疗效,治疗过程中的优质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案选取了4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相关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2例于2016年3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行辅助人工髋关节术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共44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21-48岁,平均(32.2±3.5)岁;药物性股骨头坏死23例,外伤性股骨头坏死19例;Ficat分期:Ⅰ期17例,Ⅱ期19例,Ⅲ期6例;联合行滑膜切除术40例,髓芯减压16例,挖除植骨2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辅助人工髋关节术,并于治疗过程当中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基础护理:术前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术前、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高热、高蛋白类食物,以加强机体营养;术前1天行皮肤准备、备血、遵医嘱利用抗生素行感染预防;术前6h禁食、禁水;术晨留置导尿管,并指导患者行床上排便练习。②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疑虑,提高患者配合度;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疏导;术前为其介绍本院医疗及护理水平,并让其了解同疾病成功案例,加强其信任感和安全感;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同时减轻其心理压力。③预防感染: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激素,故易出现感染现象,股骨头坏死与患者服用激素也存在较大关系。因此,为预防感染,于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激素服用史及停药时间;术前1天指导并协助患者洗澡,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骨科术前行常规备皮,碘伏消毒,并行无菌巾包扎,同时给予适量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身体状况,包括體温、血象、切口情况等,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④功能锻炼指导:告知患者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教会患者正确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患者返回病房后,应帮助患者将患肢保持中立位,并行持续有效牵引,以拉开关节间隙,使软组织放松;术后1天若无异常状况,即可指导患者行髋关节功能练习:患者双手拉拴于床尾的皮带行床上起坐练习,每日3次,每次3-5min,并逐步加大活动幅度;10-14天拆线后,每次练习15-20min;术后3周可离床行走,并利用稳固器具行下蹲练习,以活动髋关节,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术后对患者行为期0.5-2年时间的随访,以了解患者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记录并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Harris评分,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 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表示计数资料,并利用t和x2进行检验,若P<0.05,表明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护理前Harris评分为(50.12±2.28)分,护理后为(95.23±1.48)分,护理后明显高于护理前,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7.935,P<0.05)。

术后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下肢静脉血栓,经非手术治疗痊愈;1例活动后出现人工髋关节脱臼,经闭合复位成功;1例出现迟发感染,经引流未见好转,行病灶清除翻修术后痊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14%(3/42)。

3 讨论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很多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股骨头坏列的治疗方法,如血管和带血管组织植入、髓芯减压、截骨矫形等[1]。但这些治疗方式的疗程都比较长,且治疗期间患肢无法负重,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辅助人工髋关节是一种非限制性髋关节支撑器,其主要用于治疗中青年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骨折脱位、股骨头受损等。辅助人工髋关节主要是对人体的髋关节结构进行模拟的人工关节,将其暂时置于髋骨与股骨之间,有利髋臼向外加宽,从而改变股骨头的承重面,维持髋关节的空间构形,以减少股骨头负重,促进股骨头的修复与愈合,待股骨头恢复至正常结构后即可回院去除[2]。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辅助人工髋关节术所置入人工髋关节与人体本身髋关节处同轴心位置,可维持髋关节的正常活动。通常而言,行此术者术后3周左右即可负重行走,2-3个月即能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但要想保证此术临床疗效,使患者能在术后尽快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治疗过程中的优质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本案对42例股骨头患者行辅助人工髋关节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当中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患者护理后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50.12±2.28)分vs(95.23±1.48)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7.14%(3/42),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而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行辅助人工髋关节术进行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于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当中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淑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6,6(36):267-269.

[2] 马小娟,孙凤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西部中医药,2015,28(6):136-138.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骨头坏死护理效果
超导磁共振与多层螺旋CT对诊断股骨头坏死效果比较分析
细针钻孔减压术联合活血养骨汤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疗效观察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分析
成人早期股骨头坏死应用CT和MRI检查诊断临床价值分析
MRI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