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居住空间的微设计研究1
——以25-35岁为例

2017-09-08

惠州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女性主义

王 茜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惠州 516025)

女性居住空间的微设计研究1
——以25-35岁为例

王 茜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 艺术设计系,广东 惠州 516025)

随着现代文化思想领域的盛行,父权制的社会地位已经被女性主义思潮所撼动,在各个领域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包括艺术、设计和文化等,其中居住空间微设计也越来越侧重女性。在了解女性主义概念以及居住空间微设计的基础上,对25-35岁女性的居住空间微设计进行探讨。阐述女性居住空间微设计的形式,分析25-35岁女性的审美情趣变化、对居住空间的心理诉求,微设计对女性的审美、心理、生活行为的影响。

女性主义;25-35岁女性;微设计;居住空间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男耕女织不仅是从农耕社会沿袭至今的主要分工形式,更是由于男性与女性的生理、心理根本差异约定俗成的生活惯性。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物质载体是居住空间,家务活动是居住空间行为中主要的部分。据调查统计,国内外的家庭里大部分家务活动仍由女性承担。毫无疑问,女性待在居住空间的时间更长,使用空间的内容多并且使用频率更大。居住空间微设计理应较多地从女性角度进行考虑才更合乎情理。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鉴于居住空间应该更倾向于女性气质的空间,中国居住空间的历史发展也反映了女性的意识形态的变化、地位和作用。可是,大多数居住空间依旧忽略了女性的需求和女性的经验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居住空间的布局又是反映社会经济,加上长久以来女性处于社会生产中的弱势,至今仍显现出居住空间设计中存在诸多不足,归根结底是没有真正满足作为主要使用者的女性需求。

(三)国内外研究情况

目前,我国研究女性居住空间设计领域上的发展相对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性空间”在我国一直占用绝大部分市场。从资料检索发现,探讨最多的是女性与设计的关系,并且几乎都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只发现少量涉及女性与居住空间设计的论文,女性与居住空间微设计方面还无相关资料。尤其现代年轻女性居住空间微设计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资料都相当缺乏。因此,关于女性与空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国外研究方面,在女权运动的影响下,涌现以一大批理论家和设计师在性别与空间关系上做深入研究。曾经包豪斯建筑空间被凯瑟的研究直指是男权主义,认为在这种空间环境存在对女性造成心理压力和限制工作种类的现象,从而引起对女性空间的关注,空间设计议题引发的理论意义与各种实践策略。关于女性主义的学术领域成为广受瞩目的焦点,而女性主义的空间设计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

二、居住空间微设计分析

(一)居住空间微设计

居住空间的微设计多以角落空间设计为主。僻远的地方或指房屋两墙交接处的一隅称作角落(见图1)。人在自己的角落里获得安宁平和的存在,当人们躲避在角落里时认为自己的身体是隐藏的。影子是围墙,家具是屏障,帷幔是屋顶,一个想象的空间在他们身体周围建造起来(见图2)。所有的形象都是意识产生出想象的稳定性。角落还能让人产生一种如《草稿状态》叙述的感受:我就是我所在的空间[1]174-175。角落能体现空间对象的人物特点,能表达使用者的愿望、舒缓心情、放飞个性等等。

图1 真实型角落空间

图2 想象型角落空间

(二)居住空间微设计的功能

千篇一律、几年不变的家居表情容易让人厌倦,改变也不一定是大刀阔斧、改头换面,打造不起眼的居住角落空间,给家居生活注入不同的感觉,在家也能享受如异国度假般的浪漫,如酒吧会所般的情调。每个居住空间都有一个这样的角落,不大却能够将人们包裹起来,在其中人们总能舒畅身心,无拘无束地在思绪里遨游。居住空间微设计包括吧台、飘窗、阅读区、休闲区、阳台露台(见图3)、个性隐私区域(见图4)等,无论精心布置还是随时自由,通过微设计去激活它们,让一个角落都能散发出能量和闪光点。

图3 阳台露台

图4 卫生间的个性隐私区域

(三)居住空间微设计的原则

1.易于设计并具亲近性。角落空间是使用者稳定性与邻近的所在,角落可以是半个箱子、半面墙、半扇门、半个飘窗。2.体现个性。居住者可以对所有角落赋予它形象生命,是作为角落使用者具有各种细微差别。3.建立梦想,放松心情。对伟大梦想者而言没有什么地方是空的,生活喧嚣和各种现实压力常让人们烦躁不堪。居住空间微设计让人们重新和更简单的梦想建立联系,这些梦想由事物的细节,即真实事物所具有的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特点所引发[1]174-175。

(四)居住空间微设计中体现女性特征的设计方法

多数受众与设计师都表示室内空间的性别特征,可通过造型设计将其体现出来。家具与装饰品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而高档设计产品的性别特点也最为明显。比如沙龙在宫廷中盛行的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期,一种适合穿着带衬裙礼服女士坐的椅子诞生了,侯爵夫人便是它的名字。不难想象的是,那肯定不是一把结构简单、四腿粗大及造型笨拙的原木椅。其曲线设计作为女性最显著的特征,与直率、简单的直线所表达出来的男性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曲线能够将女性柔美和优雅的感性特征有效表现出来。在女性主义室内空间中(见图5),曲线造型语言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即使是在当下盛行的简约主义风格里,女性主义室内空间也经常采用多变的曲线,以家具造型及界面造型进行丰富,将自身的性别特征表现出来。

图5 微设计中的曲线表达

图6 心形家具

在女性居住空间中,心形也属于常用造型元素,因心形(见图6)的设计是结合花瓣形和曲线形,使其常被赋予美好的意义,所以深受广大女性受众及女性设计师的青睐。不管是小饰品、小件家具、灯具,还是背景墙,天花造型和壁纸的图案,心形图案都被巧妙地应用。将女性空间效果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柔美、可爱和优雅等。在时尚元素中,流苏与蕾丝属于可爱类型,同时也是装饰女性空间的经典元素,流苏与蕾丝具有较为丰富的变化,时常依照每季流行风格的不同,将室内空间的装饰品和织物予以有效利用。有时可爱清新、有时华贵繁复,以不同面目形式展现给大家,将空间的女性特征的多元化发挥得淋漓尽致[2]116-117。

三、25-35岁女性的居住空间设计分析

(一)女性主义

女性的身体和心理的优势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在慢慢突出,她们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角色,不仅是妻子、母亲,而且是社会进程中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女性文化是以整个女性群体为主体或处于领先地位的,通过女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层次、行为状态等构成女性独特的生活方式[3]129-132。女性主义艺术崛起于在20世纪90年代,它是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一个独特的艺术流派,主要探索独特的视觉表现与先锋艺术的结合,从而得到大众受众与艺术理论界的认可及重视。在中国,女性艺术崛起的标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结合先锋艺术与女性艺术,将二者相互结合不但能使女性艺术的发展空间变得更加广阔,而且能将新的活力注入先锋艺术中[2]116-117。第二,女性艺术不单只是强调女性气质与女性身份,而是在视觉语言方面,真正做到对语言风格予以独自探索。从九十年代以来,取得的最大成就和进步便是把女性主义艺术独特的表现,通过艺术语言层面上展现出来,并不断超越。例如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等实用艺术门类中,女性主义将丰富的创造性与强大的生命力有效地展现出来,一些女性设计师的作品不但很受大众群体的青睐,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同。

(二)女性居住空间形式

经济时代的到来,让女性从家庭走向社会,与男性享有同样的追求自身价值的权利。现代女性与过去传统的家庭女性相比,有更多进入职场的机会。现代女性的整体特征决定了她们的需求。现代女性的一般特征体现在:受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经济更加独立,但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追求自我价值意识的提升。这些特征影响女性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休息和放松的空间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女性的需要,期待更多的空间类型去感受和体验生活。女性需要寻求适当的交流空间,调整身心,释放压力和展示其价值和意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创造了多种女性空间形式。性别空间设计理念常用的有两个,一是局限于只有一个性别或以一种为主的对象服务,另一个是空间本身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对象,并有相应的性别特点。因此,女性空间可以分为专属空间或纯女性空间,并且有相应的女性性别特征的女性角色空间(见图7)。在女性生活空间包括普通家庭住宅空间和单身女性的生活空间。居住空间作为家的物质载体,是个体最初的社会化地方,是性别文化的实践基础。女性对理想家居空间充满自己的期望。

图7 女性的居住空间(一)

图7 女性的居住空间(二)

(三)25-35岁女性的审美情趣变化

女性经济自由度在不断提高,女性的社会价值取向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25-35岁是女性一生中关键的转折期,以此作为分析女性审美情趣变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对此年龄阶段的女性做简要分析:其一,25岁的女性虽然多数的工作年资不足三年,但是经济条件和教育程度优于父母,超过50%的女性把职业成就置于感情之先。普遍认为收入重要,自由更重要,还有30%左右的女性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或者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参加社团活动。其二,审美情趣体呈现出多样化,不同性格类型女性的审美特点较为突出,个性彰显最为强烈。26-30岁女性作为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大多数女性面临着职业生涯的“升级”或“转型”,在生活中的多重角色,使她们不是为更高的职业目标,就是打算放慢工作节奏,改变职业方向。转型中的女性无论是居家生活还是职场工作都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往往更注重局部和细节。部分未婚女性毕竟是处于“轻熟女”阶段,颜色单纯中附带一些细节感的设计更能打动她们。其三,30-35岁的女性最愿意把精力和时间花费在工作上的群体。认为工作是生活的必需,享受工作就是享受生活,居住空间设计上相比较烦琐更喜欢有秩序,简洁明了的事物。对工作和生活的把握度提高,通过职业成就获得的物质和精神享受。看重品质,倾向稳定、平和的设计风格。

(四)25-35岁女性对居住空间的心理诉求

女性社会群体是包含了女性的文化现象,女性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反映女性的特点,女性在不同的情况下传达了多元化的特点的同时也传达了与男性的明显特征的差异,包括女性的情感需求和身体特征。通过一些女性文化的影响逐步改善心理行为,改善女性所认为的设计意识。以女性为消费主体的室内空间设计越来越多,她们的存在不仅为女性开启精神之旅,更重要的是一种客观的空间形式。女性空间是文化发展和社会经济消费的产物,也是社会因素与女性生理和情感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结果。室内空间包含了女性主义的特点,通过强调情绪发泄和真情流露,追求一种原始自然的心境。女性主义(见图8)强调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并不是一个固定的一个或几个,通常是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与和谐的造型将不同年龄、不同气质女性审美情趣体现出来,安静或内向、迷人或开朗等,突出女性受众的心灵能从丰富的选择中感受到愉悦。“让更多人被女性主义感动,让更多女性对生活抱有积极的心态”是向全社会传递女性对居住室内空间的心理诉求。

图8 女性主义风格

四、居住空间微设计对25-35岁女性的影响

(一)微设计体现女性的视觉审美

色彩是居住空间微设计中最敏感的因素,传递给人们的第一感觉,决定着空间氛围和艺术效果。色彩本身并没有好坏、性别的区分。和男性相比,感性是女性的主要性格特点,所以在居住空间微设计方面,多数女性多以感性色彩为主(见图9),其中包括紫色、粉紫和粉红等。粉红属于甜美型色彩。曾有人说,有粉红的地方必定暗香飘动。若粉红色在运用过程中作为局部装饰,也能将整个家变得更具甜美。居住空间微设计选择靠垫、桌布、沙发和窗帘等颜色时(见图10),运用这些甜美颜色,能够将生活氛围营造的更加甜蜜。在紧张的工作后,让人精神放松,起到舒缓的效果。对不同年龄段女性实施不同深浅的粉红色,有助于女性回忆与珍惜青春美丽。和粉红色甜美相比,紫色更具妩媚特点。

图9 女性色彩倾向

图10 女性色彩的搭配参考

很长时间内的设计界与时尚界一直都非常小心使用紫色,从2008年开始才被广泛应用于家居空间设计中,大到家具,小到靠枕、枕头和灯具等。在女性居住空间微设计中,紫色的设计给人增添了一种成熟的味道。和粉紫与粉红色相比,紫色有中性与稳重的特点,女性室内空间如果将紫色予以点缀性使用,能够将女性的坚强和知性一面更多体现出来。在女性色中,紫色为偏男性特征的色彩,能使女性受众中不同类型的需要能得到满足。

图11 女性居住空间的色彩搭配

但在女性居住空间微设计中,若将这些女性色彩予以大量运用,把女性文化传达出来,不仅会使空间显的没有层次,而且还会有轻浮表现。因女性的思维方式比较感性,情感比较细腻,像一些休闲养生空间,为了能使主题氛围、设计理念及文化表达展现出来,应当提取一些视觉元素,并添加一些亮丽的颜色(见图11),例如绿色、橙色和黄色等,这样能将休闲区域的特点展现出来。此外,将波浪形的曲线等待加入休闲区中,能够给女性带来自然舒适的感觉,背景墙选择明快的绿色,能时刻提醒女性,心态始终要保持乐观积极。

在居住空间微设计材质特点上和男性主义思想相比,女性主义思想更接近自然,通过合理运用色彩协调不同材质的肌理来表现女性文化,充分发挥材质的质感(见图12)。例如女性对柔软布艺的迷恋以及对木质本色的钟情等,都可以在居住空间微设计充分体现出来。本色木质有亲切温馨的特点,能够给女性带来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在居住空间的主材选用方面,有很多女性使用者以及女性设计师都倾向使用木材质为主[4]231。在布艺中,像一些天然布艺材料也很受女性青睐,比如丝、麻和棉在床单、窗帘,和桌布等软装饰中都能淋漓尽致体现出女性的轻柔感性的特征。而石材和金属等此类冷硬材料,最能将男性的刚直特征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女性的居住空间微设计中,这些材料的受欢迎程度相对较低。

图12 女性空间微设计的材质倾向

(二)微设计对女性的心理治疗

情感需求影响女性的感知、行为和思考,是复杂的心理体验,是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常见的女性基本情绪包括女性的内在兴趣,快乐、害羞、惊讶、悲伤等都有自己的心理特征。基于女性的情感需求的居住室内空间设计的一个标准是满足女性使用者的审美、心理和情感需求,因而,在居住空间微设计中需要平衡非常微妙的情感需求和空间关系。

女性居住空间需要有归属感,是能让女性感觉到快乐和舒适的空间,真正达到“家”的感觉。对于女性来说,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不仅解决了生活也可以满足安全、隐私、服务功能,女性选择一个理想的居住空间是选择一个理想的生活方式。所以女性家居空间设计一方面是多元化的审美功能的效用函数,另一方面是心理和情感需要。居住空间微设计是接受使用者潜意识的表现,体现主人的风格。

(三)微设计影响女性的生活行为

不同的女性对生活空间有着多样性的需求,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总结一些常见的:一个好的房间,女人喜欢明亮的光线条件下的视觉景观阳台,清新简单的乡村生活体会增添做家务的乐趣。充分考虑厨房的设计空间,增强厨房的家庭互动,让生活充满乐趣。比如烹饪,看电视,听音乐,做家务,娱乐和休息等情感互动的体验可以构造多元化的厨房空间氛围。客厅是一个相对比较代表男性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空间,除了看电视、报纸,休息空间之外,对女性则是家庭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公共空间。适当增加一些女性气质的设计元素会让空间变得更温馨。另外,女性享受个性化、私密空间。当女性追求自我价值意识越来越重时,卧室是期待个性化空间,隐私、不受干扰的。卧室的设计不仅强调这对夫妇密切相互依赖,同时考虑女性寻求自己的空间。女性的生存空间中的实用功能和价值取向决定功能空间布局[5]99-100。一个卧室和厨房空间往往被视为更具女性倾向的。收纳空间的关键是家庭存储空间,使女性在家庭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在收纳空间设计存储和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无限的使用效果,体现女性生活行为习惯与空间的关系。根据女性的需要,不管她们是否单身的女性居住空间,空间都可以给予关怀和温暖,好的居住空间微设计不仅令家舒适温馨,更重要的是让女性感到安全,消除疲劳,带来温暖的感觉。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人类的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所谓女性居住空间设计并非只是把女性特征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简单地展现出来,而是通过了解女性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行为习惯等,考虑女性的身心需要,只是借助居住空间作为物质基础表达出来。从而对社会整体的传统性别关系以及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变革。

[1]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174-175.

[2]徐津.女性主义室内空间设计初探[J].大众文艺(理论),2009(9):116-117.

[3]罗潇,杨瑞庆.现代女性休闲空间设计艺术[J].艺术评论,2015(8):129-132.

[4]杨灵.女性文化与室内空间设计[J].科技资讯,2015(12):231.

[5]于敏.现代生活方式的设计——论现代室内居住空间设计[J].艺苑,2014(6):99-100.

【责任编辑:赵佳丽】

A Study on Female's Residential Space Micro Design——Taking 25-35 Years as an Example

WANG Qian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City College of Huizhou,Huizhou 516025,Guangdong,China)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modern culture and thoughts,the status of patriarchal system has been shaken by thought flow of feminism,making its influence weakened to some extend in every field including art,design and culture,etc.Thus,the micro design including living space ha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female.Based on the concept of feminism and the micro-design of living space,specifically,the micro-design of living space of female aged from 25-35,is discussed.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icro-design of women's living space,studies the changes of aesthetic taste of female aged from 25-35,the psychological demands of living space,the influence of micro-design on women's aesthetic,psychological and life behaviors.

feminism;female aged from 25-35;micro design;living space

TU238.22

A

1671-5934(2017)04-0094-07

2017-03-24

王 茜(1988- ),女,广东澄海人,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E-mail:228766880@qq.com

猜你喜欢

室内空间空间设计女性主义
《室内空间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陶瓷艺术品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探讨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妙组——室内空间灯具设计
浅析植物在北方室内空间的作用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花月痕》的女性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