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

2017-09-06丁方方代星星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工艺

丁方方+代星星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迅速,所建工程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人们为了拥有更适宜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对建筑物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建筑越来越追求结构和功能多样化。在大部分建筑物中,为满足人们对多功能建筑的要求,合理布置结构,转换层的概念被人们所熟知,转换层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之转换层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解决转换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等问题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主要对梁式转换层的概况、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

一、梁式转换层的概况

作为整个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是在建筑结构设计、施工等环节得到了广泛关注。该结构形式的优点为传力直接明确、传力途径清晰、受力性能好、工作可靠、构造简单等。转换梁一般不开洞,如特殊情况下需在梁中与轴周围设置洞口。托柱和拖墙为转换梁的主要形式,可通过4种方式进行其截面设计,如普通截面设计法、偏心受拉构件截面设计法等。一般通过剪压比进行转换梁截面尺寸计算确定,要求其配箍率与施工规定相符,避免出现脆性破坏,在抗震、非抗震设计中其截面高度需分别在计算跨度16、18以下。

二、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工艺

1、模板施工

根据40度角以下设置全部斜撑杆,沿柱面竖向排距为1米,梁底斜撑杆与梁底模板外钢楞相适应,400毫米为其间距,其上端向模板底伸入并扣接到梁度模外钢楞位置,且做好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施工。同时需将定位短筋凹槽设置到斜撑杆下支点柱面预设的位置,楼层柱根位置为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尽可能同时搭设梁底斜撑支架、梁下排架,如无法同时作业,需在就位大梁钢筋骨架前完成,以此保证斜撑支架和梁下排架共同受力。

梁底内、外楞需与立杆上端进行扣接,进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在楼面进行通长木板铺设,并将钢垫块设置到其上方,以此支撑立杆下端。随后将扫地杆安置在梁下排架下方,并将2道不同横杆设置到中间位置,斜撑则设置在梁底排架两侧横向位置。双肢剪力撑需安设于纵向位置,为提升排架空间刚度,需充分连接梁下排架和楼层满堂架。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选取中Φ48x3.5碗扣式脚手钢管进行排架搭设,并在钢管支撑顶端放置可调支托,随后在可调支托上放置小Φ48x3.5钢管,轴向力为碗扣式钢管立柱承受力。

2、钢筋施工

钢筋用量、型号多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的特点,因转换梁具有较大截面、梁上下钢筋布设较为复杂,要求必须根据施工建设需求,合理进行钢筋工程建设。放样施工时需对钢筋间的穿插程序充分了解,对制作尺寸与绑扎顺序加以确定。调直与清理工作需在钢筋加工前进行,不能出现油渍等问题。按照梁体钢筋编号、供料尺寸等进行合理下料,选取连续配料的方式施工可将钢筋损耗降到最低。钢筋弯制时一般顺序为由中间向2端弯制,需一次完成弯钩作业。选取闪光对焊、电弧焊等措施对钢筋接头进行焊接,试焊作业需在正式施焊前完成,并对各项技术参数进行全面掌握,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施工。在车间加工的钢筋为半成品,在向现场运至后,即可进行绑扎作业。钢筋绑在施工中需对不同钢筋绑扎顺序进行合理安排。下部钢筋绑扎时,应遵循施工顺序将下一排筋支撑面抽走,将下一排钢筋落到梁底位置,且绑扎施工。横向分隔筋放置后,需将下二排支撑面抽走,在设计规定位置放置第二排钢筋,且绑扎施工,以此类推实施全部钢筋绑扎作业。上部钢筋绑扎时,需先对第一排钢筋进行绑扎,结束后需将第一排钢筋支撑面抽走,随后由梁一端到另一端向二排钢筋支撑点施工。

一般在跨中1/3跨长位置设置梁上部主筋接头,在与支座1/3跨长相近的位置设置下部主筋接头。如梁内具有较多主筋,主筋下料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钢筋的接头位置进行适当调整,以此确保主筋焊接接头能够互相错开并符合施工规定。柱节点箍筋安装时,需对其位置、数量事先确定,铺设主筋的同时在各层主筋间放置柱箍,在就位大梁鋼筋骨架后,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同时绑扎固定柱箍、主筋,不能存在少放、遗漏等问题。因梁钢筋具有较重骨架,底筋高度不同,可选取细石混凝土、钢筋丝网片进行高强度夹丝保护层垫块的制作,需成排布设保护层垫块,并在主筋下统一铺垫。

3、混凝土施工

高层建筑选取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一般具有较大的转换梁截面尺寸,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水泥水化热出现的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变形等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在选择转换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时,需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二次浇筑效果分析。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如高层建筑施工要求较为严格,工期不长,可选取一次浇筑施工方法,但选取该方式必须充分考虑支撑体系设计与安装工艺。大部分建筑工程,在对各项因素综合考虑的前提下,通常选取二次浇筑方式,其可有效提升转换层的整体性。因转换梁具有大量混凝土浇筑量,浇筑速度较快,在对温度应力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要求尽可能在白天进行混凝土施工,并确保输送混凝土具有连续性。一般可分层浇筑混凝土,在300到500毫米之间有效控制各层混凝土高度,1.5到2小时间为各层间隔时间。选取机械振捣与人工辅助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快插慢拔为振动器插入的方式,以浆液上泛为停止振动的时间标准,要求在振动棒半径125%内控制插入点距离。在梁柱节点位置,如钢筋过于密集,无法插入振动器,可选取钢扦插进行施工,并利用橡皮锤在梁柱侧模位置敲打施工。浇筑楼板混凝土时,一般选取插入式振动器用于梁处,其他位置可沿垂直浇筑方式选取平板振动器进行重复振捣施工。为保证混凝土振捣的密度符合施工要求,必须确保楼板混凝土厚度与施工要求相符。

管泵送前,需在泵管上覆盖湿麻袋,以此达到混凝土温度降低的目的。泵送施工中,还需有效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入模温度对混凝土的中心温升值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入模温度的有效降低,可实现转换层混凝土质量的有效控制。

三、梁式转换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梁式转换层主要是应用于建筑物在上下层面出现不同的功能分区上面,一般的情况是施工的建筑物下面需要比较大的自由空间,而上面是需要满足功能需要的小的房间,下面就要求较高的刚性结构。作为不同层面不同功能的过渡,在进行施工设计之前要全方位的分析思考,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采取措施给予补救。应用转换层技术还要考虑整个建筑体的经济、抗风、抗震等综合情况。转换层是中间的传力部分,要综合分析研究之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合理方案。

2、在建筑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为了能够保证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抗剪、抗冲击等稳定性,在应用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时候,施工建筑单位往往会选用较厚的转换层钢板。转换梁也会选用直径、刚性、长度能牢固可靠的技术参数。这样就增加了基础的压力,为了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和抗压等稳定性能,就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从而,在钢材和混凝土的消耗方面均给施工单位带来了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3、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满足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功能分区设计施工等需求,但从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方面考虑,因为采用的厚钢板等材料,增加了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和刚度,在面临大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由于建筑物的震动可能导致部分墙面的开裂、掉皮等现象,甚至出现建筑物的剪切等,进而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梁式转换层技术作为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各项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要求规范施工,对各环节质量严格把关,全面提升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嘉;瞿金虎;;钢筋混凝土转换层结构的施工方案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2期.

[2] 廖昌宇;;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探讨[J];中外建筑;2010年06期.

[3] 陈任;;浅谈建筑工程转换层支模体系施工技术[J];科學之友;2011年10期.

[4] 王锦洪;;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广东科技;2010年02期.

[5] 杨志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21期.

猜你喜欢

梁式转换层高层建筑施工工艺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小议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断层带常用钻进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