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犊牛下痢的病因与防治以及病例介绍

2017-09-03肖喜东

中国乳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下痢初乳内服

文/高 力 肖喜东*

(河南省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奶犊牛下痢的病因与防治以及病例介绍

文/高 力 肖喜东*

(河南省南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犊牛下痢是奶犊牛的常见多发病。为引起奶牛养殖户的重视,从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进行介绍,并对两例成功治疗案例进行具体阐述。

奶犊牛;下痢;病因;症状;防治

犊牛下痢是奶犊牛的常见多发病,该病只是一个症候群,不是独立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既可能是饲养管理原因导致的单纯性消化不良或中毒性消化不良,也可能是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下痢。该病发病快、发病率高,对奶牛养殖危害严重,应引起奶牛养殖场(户)的重视。

1 病因

1.1 管理不当

犊牛出生后没有及时吃到初乳、初乳饲喂量不足或饲喂初乳不定时、不定量,初乳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原因,而导致胎便不能及时排出,犊牛发生轻度的肠阻塞,继而引起消化不良、下痢。

断奶犊牛没有科学地进行补饲,饲料添加没有逐渐过渡,犊牛消化机能不能适应断奶饲料引起的断奶期犊牛腹泻。饲料污染或饲料品质不良也会引起食物性或中毒性下痢,如饲喂霉变饲料,冰冻或堆积发热的青草或不洁的饮水;采食有毒植物等。

1.2 环境卫生条件差

犊牛圈舍环境条件差。舍内温度低、阴暗潮湿,犊牛长时间趴卧于冰凉的水泥地面上,胃肠受到寒冷刺激,导致犊牛消化机能紊乱,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犊牛圈舍卫生条件差。饮食用具不清洁,消毒不到位,犊牛进食时摄入大量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寄生虫等,引起病原微生物在消化道内繁殖而发病。

1.3 母乳质量不达标

母乳质量不达标主要由两个方面引起。一是母牛孕产期间营养不良导致母乳中营养成分不足,犊牛从初乳中得不到足够的免疫球蛋白、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二是给犊牛饲喂了患病奶牛的乳汁,如乳房炎病牛。

1.4 继发性下痢

犊牛因患某些传染病(如牛瘟)、寄生虫病(如球虫病)、普通病(如瘤胃酸中毒)继发下痢。

2 临床症状

2.1 消化不良性腹泻

发病初期没有前期症状,即突然发生下痢。起初全身症状无大变化,腹围轻度膨胀;排粥样或水样酸臭粪便,粪便中混有消化不完全的凝乳块或饲料碎片,粪便呈深黄色、黄色或暗绿色,排便次数较频。发生腹泻后不久,迅速出现食欲减退或废绝,脱水和内中毒症状。发病时间长的犊牛出现体温下降,呼吸、心率加快,末梢冰凉,最终导致昏睡,可引起机体脱水、中毒、心力衰竭而死亡。

2.2 胎便排出迟缓性腹泻

初乳饲喂较晚或不足时,犊牛表现为胎便排出迟缓,排出胎便后,继续或间断排出黄褐色黏稠的糊状稀便,全身症状较轻,治疗及时一般不引起死亡。

2.3 病毒性腹泻

主要由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顿、厌食、排黄色或淡黄绿色液状稀便,严重时呈喷射状水样,有轻度腹痛。长时间腹泻会导致严重脱水和酸中毒而致死。1~7 天的犊牛容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2~3 周龄则多发冠状病毒感染。

2.4 细菌性腹泻

由大肠杆菌引起犊牛白痢,2~3 天的初生牛犊发病时表现为败血症,病程短且死亡突然。7~20天的犊牛,多发生白痢,排灰白色稀便。病牛犊先出现体温升高,数小时后出现下痢。新生犊牛抵抗力不足或发生消化障碍时,容易发病。母牛营养不良、运动不足引起乳汁质量不佳以及牛舍不清洁、气候多变等不利因素可诱发本病。多发生于冬季舍饲期间,呈地方性流行,放牧季节少见。

2.5 犊牛副伤寒

由沙门氏菌引起犊牛急性胃肠炎。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黄色液体状。急性病例全身症状明显,并多伴发肺炎。慢性病例腹泻症状逐渐减轻或停止,有的呈周期性,后期常出现关节炎。以30~45 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可通过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和牧草经消化道感染。

2.6 犊牛球虫病

由艾美尔球虫属引起,通常为几种球虫混合感染。腹泻的特征为粪便深褐色带血或完全呈血样。多发于春夏秋季节,尤其是多雨季节。

3 治疗

3.1 对消化不良病例,主要采取恢复消化功能,防止继发感染,配合收敛和补液。可投喂酵母片1.0~1.5 g,胃蛋白酶2 g,陈皮酊20 mL,次硝酸铋3 g,混合后内服,每日2 次,同时应用庆大霉素1 500 ~3 000 U/kg或链霉素10 mg/kg或痢菌净2~5 mg/kg等抗生素肌肉注射,每日2 次。内服磺胺眯0.12 g/kg加等量的碳酸氢钠片。必要时应用5%葡萄糖生理盐水注射液500~1 000 mL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1 000 mL加维生素C注射液10~20 mL静注补液,每日1次。治疗时间一般需3~5 天。

3.2 对于胎便排出迟缓引起的下痢,只采用口服给药即可。如选用人工胃液(胃蛋白酶10 g,稀盐酸5 mL,水1 000 mL加适量维生素C或维生素B制成)30~50 mL灌服,同时内服乳酶生、乳酸菌素,必要时应用油类或盐类泄剂缓泻。

3.3 感染性腹泻,可选用庆大霉素或链霉素或痢菌净等抗生素肌肉注射;内服磺胺类药物治疗(用量及疗程同3.1)。此外采用内服0.5%高锰酸钾水溶液胃肠道消毒有良好的疗效,每次用高锰酸钾5 g加温水1 000 mL,每日2~3 次。下痢不止的内服次硝酸铋5~10 g或活性炭10~20 g。饮欲良好的可口服补液盐500~1 000 mL,饮欲不良的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500~1 000 mL静脉补液。连用3~5 天。

3.4 犊牛球虫及其它一些胃肠道寄生虫继发引起的下痢,要针对寄生虫病原采取杀灭病原体,切断感染途径,驱虫药治疗等措施,控制继发性下痢。平时注意牛犊饲养环境卫生,环境消毒、杀虫及牛犊定期驱虫。

4 预防

4.1 加强妊娠牛的饲养管理,提高初乳质量,保证犊牛能从初乳中获得营养物质、免疫物质和矿物质。使初生犊牛健康,避免犊牛下痢等疾病发生。

4.2 犊牛出生后,应尽早助其吃到初乳,吃足初乳。避免因为饥饿舐食垫草、污物、牛栏等物,使细菌侵入胃肠道引起犊牛下痢。

4.3 搞好犊牛舍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定期用高效低毒的消毒药消毒圈舍、料槽、工具及环境等,减少感染源,保护犊牛。4.4 规范犊牛人工哺乳。饮奶要定时、定量、定温,防止犊牛消化不良,造成下痢。

4.5 下痢病牛要尽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并立即采取消毒措施。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时要上报疫情,按《动物防疫法》的要求进行处理。

5 病例介绍

5.1 病例一

2016年12月12日,南阳市某奶牛场发生多头犊牛腹泻,犊牛从1~6 月龄均有发病,日龄越小症状越严重,牛场已投喂一般治疗药物,但效果不佳,遂请笔者单位的技术人员治疗。经现场调查该犊牛群为同群发病,开始只有个别发生拉稀,继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1 周后犊牛群发病数量增至16 头,超过该犊牛群半数以上。临床检查病牛多突然发病,排水样黄绿色稀粪,间断或持续性腹泻,有的伴有黏液,有恶腥臭味。口渴、食欲不振、反刍减少或消失。

据症状初步诊断为感染性下痢,治疗方案如下:(1)对发病犊牛群隔离,停止放牧,停喂原饲喂的饲料(禁食8~10 h,期间要供给0.5%高锰酸钾水1 000 mL左右,口服补液盐1 000 mL左右或温的红茶水适量,以后改喂易消化的饲草饲料),对牛舍清扫、消毒,对病牛群的所有犊牛按每头投服磺胺咪12~36 g(按体重计算0.12 g/kg,犊牛体重为100~300 kg),碳酸氢钠12~36 g内服,每天2 次,连用3~5 天。(2)对有下痢症状的发病牛,每头犊牛内服0.5%高锰酸钾水溶液1 000 mL左右胃肠道消毒,同时应用氟苯尼考注射液2~5 g,肌注,1 日2 次连用3 天。(3)对病情较重的病牛,在以上口服磺胺药物、肌注氟苯尼考、高锰酸钾水溶液胃肠道消毒的同时,每头犊牛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 000~2 0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1 000 mL,10%苯甲酸咖啡因注射液10~20 mL,25%维生素C注射液20~40 mL,缓慢静脉注射,1 天1 次连用3~5 天。用药3 天后大部分犊牛停止拉稀、食欲恢复,5 天后全部痊愈。

5.2 病例二

2017年3月15日,某奶牛养殖户饲养的奶牛产犊后,初生3 天的犊牛发生下痢,间断排出黄褐色黏稠的糊状稀便,诊断为胎便排出迟缓引起的下痢。处理方案为:(1)口服人工胃液50 mL,1 天2次连用3 天;(2)胃蛋白酶2 g,陈皮酊20 mL,乳酸菌素5 g,灌服,1 天2 次连用3 天,用药后病牛恢复正常。

6 小结

6.1 犊牛下痢是奶犊牛的常见多发病,由于发病原因复杂,在实践中难以避免。

6.2 犊牛的抵抗力较弱,消化机能不健全,发病后体况下降快,因此对于犊牛下痢要及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以免病程拖延造成犊牛脱水、酸中毒和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6.3 治疗本病时应当加强病犊牛护理,保持环境温度适宜,通风良好。感染性下痢时要配合防疫消毒、灭源。抗生素治疗要对因选择敏感药物,按疗程用药,不能滥用抗生素。

高力(1971-),男,本科,兽医师,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长期从事兽医技术工作。

2017-05-18)

⋆通信作者:肖喜东(1963-),男,本科,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长期从事兽医技术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下痢初乳内服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仔猪下痢综合治疗技术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指导
哪些措施可帮助初生仔猪摄入初乳
中药喂产仔母猪防仔猪下痢
仔猪下痢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治疗呃逆内服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