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9-03何忠伟郭江鹏

中国乳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奶农收购价格奶业

文/王 娜 何忠伟 郭江鹏 刘 芳*

(1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 北京市新农村研究基地;3 北京市畜牧总站)

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文/王 娜1,2何忠伟1,2郭江鹏3刘 芳1,2*

(1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 北京市新农村研究基地;3 北京市畜牧总站)

奶业“十三五”规划指出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奶牛养殖作为奶业发展中的基础环节,在整个奶业产业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市作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由于生鲜乳收购价格的下降,造成了“奶农倒奶、杀牛”现象频繁出现。以北京市2007~2015年奶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EViews7.0软件从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与贸易、饲料行业以及社会综合指标的发展四个方面,研究影响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水平的因素,并且对稳定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水平,提高奶农收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北京市;生鲜乳价格;影响因素

中国乳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乳制品的消费也成为反映国民饮食结构改善和国民营养水平提高的重要指标,发展乳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随着健康中国的建设,奶业已经成为大健康产业中重要的产业,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人们对鲜奶、乳制品质量的要求与追求越来越高、需求量增大,但是,高品质乳制品供给能力依然不足,供应链失衡导致了目前中国奶业举步维艰。奶源建设在整个奶业高质量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要重视奶源发展。奶源的健康发展与奶农的利益息息相关,而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与奶农利益直接相关。北京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乳制品健康安全发展更为重要。本文将主要研究影响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关于生鲜乳价格水平的研究,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是针对北京市生鲜乳价格的研究还比较少。

张元、李翠霞运用VEC模型进行生鲜乳价格、饲料价格与生鲜乳产量关系的分析,得出生鲜乳与饲料价格对生鲜乳产量的长期影响为正向影响[1]。柴升基于奶农利益从需求因素、供给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对生鲜乳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2]。陈晓暾、胡雨等提出完善的生鲜乳价格调控机制,建立乳品企业与奶农之间的联盟,并且加强“互联网+”与现代社交媒体下奶业转型的可行性建议[3]。王玉娟通过研究奶牛养殖各个项目成本对生鲜乳价格变动影响的贡献率,从而确定主要因素[4]。张秋红指出影响生鲜乳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为乳业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5]。曹志军、李胜利通过分析2007年我国生鲜乳价格变化原因,提出确定生鲜乳价格的方案,指出生鲜乳的生产成本和乳制品终端消费价格可以作为核算生鲜乳的合理价格范围的指标[6]。陈新、潘鸿飞指出饲料行情、生产成本的监测预警机制,与饲料价格、牛奶销价适时联动的额机制,兼顾均衡各方利益的价格协调机制以及能够规避转移市场风险的价格调节机制可以作为合理的原料奶价格形成机制的标准[7]。

1 北京市生鲜乳价格波动分析

北京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乳制品的需求量巨大,消费者对乳制品的质量有较高的要求。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根源保证为生鲜乳的质量安全,奶农作为生鲜乳的生产主体,奶农的利益保障与生鲜乳的质量安全息息相关,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为奶农利益的根本保障。研究北京市生鲜乳价格的波动趋势,分析波动原因有利于提高生鲜乳质量,促进北京市乳品市场的健康发展。选取2008~2015年数据,对北京市生鲜乳价格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

2008年以来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大幅度的变动,2008年北京市生鲜乳收购价格为3.03 元/千克,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生鲜乳收购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降,2009年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为2.70元/千克,下降幅度为11.13%。2010~2011年,生鲜乳收购价格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27.27%和21.21%。2012年生鲜乳收购价格又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6.72%。2013~2014年,生鲜乳收购价格再次呈现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18.19%和5.13%。2015年,生鲜乳价格再次出现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0.28%(图1)。

表1 北京市生鲜乳收购价格变动情况

图1 2008~2015年北京市生鲜乳收购价格变动幅度

表2 自变量指标体系

2 北京市生鲜乳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2.1 理论分析

根据系统分析的方法,分别从该产业的上游、中游与下游相关方面分析影响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因素。奶牛养殖环节作为生鲜乳收购的上游环节即生鲜乳的供给方,相关指标量的变动会对生鲜乳收购价格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样,乳制品加工贸易环节作为生鲜乳收购的下游环节,即生鲜乳的需求分析方,其相关指标的变动同样会对生鲜乳收购价格水平造成波动。根据关联产业理论,相关产业经济指标的变动也会对本产业的相关经济指标带来一定的影响,饲料业作为奶牛养殖的上游环节,饲料业的相关指标的变动同样会造成养殖环节的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进而导致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变动。同时,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进口量和进口价格对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也有一定的影响。

2.2 基于多项分布模型分析影响因素

2.2.1 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影响北京市生鲜乳收购价格水平的各个环节以及其它行业,选取了2007~2015年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与贸易、饲料行业以及社会综合指标四个方面的相关数据,以这四个方面为基础,选取了8 个具体指标,综合各个方面对影响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表2)。

表3 2007~2015年北京市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与贸易以及饲料行业相关数据

2.2.2 数据收集

在奶牛养殖环节,北京市奶牛存栏量与牛奶产量从2008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一直在下降。在乳制品加工贸易环节,北京市乳制品产量在2008年有所下降,其余年份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奶粉的进口量从2008年开始一直在上升,在2011年达到最高,随后奶粉进口量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2015年进口量达到最低,为0.3 万吨;奶粉的进口价格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3)。在饲料行业,饲料价格则从2009年开始连续上升,2015年又有一定幅度下降。社会综合指标方面,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养殖环节的相关指标下降,乳制品产量以及饲料价格的上升都会带动生鲜乳收购价格的上升,乳制品进口量的增加对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影响不能确定。城镇与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增加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从而造成乳制品价格的增加,通过传导最终拉动生鲜乳价格的上涨。

根据上述变动趋势的分析,对生鲜乳收购价格与本文选取的8 个因素进行假设,假设方程为:

Y=C1X11+C2X12+C3X21+C4X22+C5X23+C6X31+C7X41+C8X42

其中C1与C2为负,C1表示产奶量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上升C1个单位,C2表示奶牛存栏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上升C2个单位;C4、C5、C6、C7与C8为正,C4表示奶粉进口价格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增加C4个单位,C5表示乳制品产量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增加C5个单位,C6表示饲料价格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增加C1个单位,C7表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增加C7个单位,C,8表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加1个单位,生鲜乳收购价格增加C8个单位;C3的符号不确定,C3表示奶粉进口量对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影响不确定,可能是正向也可能是负向作用。

2.2.3 数据的统计处理

(1)变量显著性检验分析

利用EViews7.0对选取的自变量进行单变量回归分析,从而检验自变量的显著性,选择a=0.1,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分析可知,自变量X11(产奶量)和X23(乳制品产量)的P值分别为0.182与0.164大于0.1,因此X11与X23为不显著变量,在下一步研究中剔除这两个变量。X12(奶牛存栏)、X21(奶粉进口量)、X22(奶粉进口价格)、X31(饲料价格)、X41(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X42(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P值 小于0.1,因此这些变量为显著变量。并进一步对剩余的自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4 单变量检验结果

表5 自变量相关系数

表6 变量的系数、T值和P值

(2)多重共线性检验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自变量X12与变量X41、变量X42之间有非常强的正相关性。变量X41与变量X42也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在实际中,变量X41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变量X42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也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模型检验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将这几个高度相关的自变量放在一个方程,则会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说明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接下来将利用逐步回归来解决存在的多重共线性现象。

3 模型建立与分析

根据以上对选取数据的检验和处理,以及为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和规避异方差带来的影响,本文采用EViews7.0软件,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并且采取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模型,确定最终回归方程。

3.1 加权回归

通过加权回归,确定影响生鲜乳价格的因素为X12(奶牛存栏量)、X21(奶粉进口量)以及X22(奶粉进口价格)(表6),线性回归之后,得到的回归方程如下:

Y = 7.184594- 0.378466×X12+ 0.177727×X21+ 0.473152×X22

R2=0.92,F=19.77,DW=2.3

在上述的回归方程中,自变量的个数m为3,样本数n为9,自由度为5,F0.05(3,5)=12.06,方程的F=19.77>F0.05(3,5)=12.06,因此该线性方程在95%的显著水平下成立。

3.2 模型分析

由上述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奶牛存栏量前面的系数为-0.378,说明奶牛的存栏量对生鲜乳收购价格的影响为负向影响,当奶牛存栏量增加1 个单位时,生鲜乳的收购价格下降0.378 个单位。在现实中,随着奶牛存栏量的增加,奶牛的产奶量、奶牛的规模养殖成本、管理成本等一系列的生鲜乳前期平均成本减少。从供需角度分析,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从成本角度分析,奶牛场单位成本下降,生鲜乳价格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奶粉进口量和奶粉进口价格前面的系数为0.178和0.473,说明这两方面的影响是正向影响。北京市进口奶粉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增加0.178 个单位。理论上分析,进口奶粉量的增加对国产奶粉的产量需求减少,原料奶的需求减少,从供需定理来看,原料奶需求减少,价格应该下降;但是北京市政府以及奶业部门对奶价进行调控,防止进口奶粉对国内原料奶市场的冲击,会强制提价。奶粉的进口价格增加1 个单位,生鲜乳的收购价格增加0.473 个单位,进口奶粉价格上升,乳品企业减少对国外奶粉的进口量,增加奶粉的生产量,对作为奶粉的原料生鲜乳的需求量增加,生鲜乳收购价格下降。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4.1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北京市生鲜乳收购价格主要受到奶牛存栏量与奶粉进口量以及奶粉进口价格的影响,奶牛存栏为生鲜乳供给方的相关因素,而奶粉进口量以及奶粉进口价格为外部因素。模型的分析结果与理论的分析结果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理论上牛奶产量的变动与生鲜乳收购价格应该呈现负相关,但是,奶牛养殖主体作为整个产业链最薄弱的环节,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牛奶产量的变动,不会造成生鲜乳价格的大幅度变动。

城镇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与生鲜乳收购价格呈现正相关,但是北京作为国家的中心,经济发展迅速,在奶业振兴发展前夕,居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一直处于比较高的状态,因此消费支出对生鲜乳收购价格在综合情况下的影响不够显著。

4.2 政策建议

4.2.1 政府层面

政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分别对生鲜乳所涉及的上游、中游以及下游环节的相关主体以及事项做出一系列规定。

首先,加强政府对奶牛养殖场(户)的支持,不仅要在财力与物力上进行支持,拓宽政府对养殖场(户)的补助范围,并且应注意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对人力方面的援助,派遣高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或者举办培训班对奶农进行养殖、监管等方面的指导。

其次,政府应该大力推广优质饲料,降低饲料成本,以达到提高奶农养殖收益的效果。

最后,加强对乳制品企业的监管力度,制定相关的生鲜乳价格机制,加强对生鲜乳质量的监管,解决生产企业和奶农在生鲜乳交易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争议。

4.2.2 奶农层面

奶农在奶业中处于弱势群体,提高奶农的收益,关键是提高奶农的议价能力,能够保证奶农在生鲜乳收购环节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首先,提高奶牛单产,必须做到规模化养殖,引进高科技饲养机械、挤奶设备,提高挤奶的机械化率,进而提高奶牛的单产水平,最终达到奶牛养殖户增收的目的。

其次,降低奶牛养殖成本,注重高新技术的引进和专业化的管理,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消耗,以及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北京市发展造成坏的外部影响。

最后,提高生鲜乳的质量,在奶牛养殖的过程中,奶农坚持高标准多产,科学喂奶,利用物联网建立信息化平台,建立完善的监督系统,提高生鲜乳的质量,重塑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增加乳制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增加奶农的收益。

4.2.3 企业层面

乳品企业应该考虑北京市奶业市场长远的发展,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要兼顾养殖主体的利益,要认识到只有整个产业链主体协调发展才能促进产业链上各个主体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乳品企业建立自己的大规模牧场或者与奶农建立可持续的合作关系,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为奶牛养殖指导方向,提高奶牛养殖生产的效率与质量,达到双方利益的协调。

其次,乳品企业要按照相关标准检验生鲜乳的质量,坚决杜绝为了私人利益而拒绝收奶,肆意压低奶价,造成奶农利益的损失。

最后,乳品企业应大力发展信息化,信息化不仅是内部管理的信息化,更是信息的共享,及时公布当前的销售经营信息,奶农根据企业提供的信息了解市场动向,及时调整养殖环节相关事项,避免出现倒奶、杀牛事件。C

[1] 张元,李翠霞. 基于VEC模型的价格因素对生鲜乳产量的影响分析[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8):1-4.

[2] 柴升. 基于奶农利益的生鲜乳价格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乳业,2016(10):16-18.

[3] 陈晓暾,胡雨,何卓,等. 我国生鲜乳价格波动规律探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18-120.

[4] 王玉娟. 奶牛养殖成本变动对生鲜乳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 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5.

[5] 张秋红. 生鲜乳价格持续上涨的成因及其产业对策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14(12):30-34.

[6] 曹志军,李胜利. 2007年中国原料奶价格分析[J]. 中国畜牧杂志,2008(2):41-46.

[7] 陈新,潘鸿飞. 建立合理的生奶价格形成机制的探讨[J]. 中国乳业,2008(5):8-10.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019);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3025);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CIT&TCD20170310);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BAIC06-2017)]

王娜(1994-),女,山西人,北京农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技术经济和畜牧业经济。

2017-07-17)

⋆通信作者:刘芳(1973-),女,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产业经济岗位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林业技术经济和畜牧业经济。

猜你喜欢

奶农收购价格奶业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印度农业部将国内小麦收购价格调高2.6%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抗议
喷奶粉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湖北省4月中旬粮油监测价格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
湖北2009年8月14日企业生猪收购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