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高校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的建议

2017-09-02吕柔子

卷宗 2017年23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人才培养

摘 要: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一直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研究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针,提出建议。只有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的规律,积极建设一流学科和发展高校特色专业,才能为创建双一流大学和独具特色的高校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基本载体。

关键词: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五大发展理念

1 概念界定

学科专业管理体制是关于高校学科专业设置、高校学位授予与课程开设的权利分配体制,也就是指国家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划分、设置和调整来控制高等教育专门人才培养的数量、层次、类型和规格,并且通过学科专业设置来规范教育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以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1]高等学校则依据这个学科专业来培养人才。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形成于新中国建国之初,是直接从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中移植过来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其本质特点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统一计划、高度集中管理:国家统一制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规定各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各学科专业的招生人数。[2]

学科专业设置是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学科专业设置所发挥的是一种管理上的规范功能,它规范着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口径和路径,也称“规范体制”。学科专业设置的内容具体包括:学科专业的划分依据、学科专业的数量与划分口径、不同类型人才的總培养目标、规格、范围和内容。[3]

2 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影响:

我国高校研究生学科专业是根据《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所设置的。它不仅是目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研究生招生、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依据,同时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其下设的部分学位授予单位审核、授予学位的依据。

纪宝成学者认为,在现行的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存在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专业划分的逻辑线索很不明晰,学科门类划分不够科学,部分学科专业的学位授予名称与学科培养内容不相符,某些二级学科的学科属性定位不够清晰;二是学科专业设置表面化,缺乏对不同人才培养的类型的划分;三是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与本科学科专业设置在学科分类、分级等方面存在局部不相衔接的问题,学科、专业缺乏连贯性不利于现代化的学科专业的数字分类管理,又给学位授予工作造成一定混乱。[4]

由此可见,“规范体制”下的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存在诸多弊端,首先,专业划分边界严格,学科壁垒增加,妨碍新型交叉学科的产生。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没有设置专门的交叉和新兴学科门类,也没有在目录名称和代码中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要求。第二,学科专业划分缺乏前瞻性和扩展性。面对社会变化和市场进步时,高等学校的学位授权点不能立即对市场的需要作出反应,不能及时增减和改变专业,需要等待审批新的学位授权点。长期的审批时间限制了专业的弹性,也造成了人员和财力上的浪费。

3 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的建议:

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局面,尽快调整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以及管理体制已成为高等教育的耽误之急。

(一)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针,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逐步推进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的改革发展。通过学科专业结构设置的调整,建立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学科组织结构,适应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的规律。淡化目前以二级学科为培养人才和发展学术的观念,构建以解决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为出发点,功能明确的一流一级学科的“学科群落”,并以一流“学科群落”作为双一流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载体,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良好环境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建议

(1)学科专业设置创新要深入各个环节

一流大学需要一流的专业学科,一流的专业学科来源于科学的专业学科设置。学科专业设置,不仅包括学科专业设置的制度设计,也包括创新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方面。

首先,要改变落后的学科专业的管理思路。结合中国学科专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需求实际,对国外移植型学科专业的设置、管理体制的借鉴模式进行准确把握,积极创新,不断地探索改革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科专业划分管理体制,最终形成法制化、科学化的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切实保障学科专业结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对我国指令性的“规范化”学科专业目录进行改革,建立指导性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定的范围内允许学科专业增加或删减。[5]一是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专门的交叉和新兴学科门类,如:信息资源、生物、医学环境等学科领域,并且在目录名称和代码中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二是科学划分,适当根据学科属性和国际惯例增加一级学科。在对原有一级学科重新规划组合的基础上,增加具有鲜明特色的一级学科,如:国学。三是淡化二级学科,二级学科仅作为研究、学习方向的指导性参考。

另外,学科专业设置的创新要深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点就是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设置不同的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使用不容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科专业的特色,真正达到培养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2)学科专业设置需要做好两个层次的协调

以协调发展理念促进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就是要使国家需求和社会发展与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人的需求与专业建设协调发展,形成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endprint

一是宏观协调,即学科专业设置与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相协调。学科专业的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和扩展性,从未来国家或地区人才需求的角度,引导高校的专业设置,调节人才培养的结构,并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留出发展空间,使若干年后,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是微观协调,即高校如何能在满足人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加以综合的协调。如何能够统筹兼顾,做好学科专业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的微观协调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构建绿色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学科专业设置改革,就是要构建良好的学科专业发展生态环境,形成以“学科专业促进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与国家经济促进学科专业的发展与突破相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学科专业生态,促进学科专业设置机制的畅通。

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制定和落实好大学章程,深化学科专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科专业设置机制的畅通,为学科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绿色的生态环境。高等学校的学位授权点应能根据自身特色与国家和社会需求及时增减和改变专业,简化审批新的学位授权点的程序,缩短学位授予点的审批时间,增加学科专业设置的弹性,避免人员和财力上的浪费。

(4)以共享理念促进学科专业设置改革

首先,要打破学科壁垒,消除专业鸿沟,扩展学科的深度与专业的细化程度。建立科学、规范、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相符合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统计体系。

其次,依托教育大数据,扩大学科专业资源共享的覆盖面。一是要实现研究生与本科生资源共享,包括师资队伍、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与基地等,逐步形成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格局。二是高校与社会资源共享,由社会第三方权威机构定期为高校提供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信息,让高校能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国家和市场需求,调整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的方式。三是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资源共享,包括优秀的科研团队的交流、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的互相学习、设备等。

(5)保持开放的学习借鉴态度

以开放理念促进学科专业设置改革,与世界各国互学互鉴,更加重视与不同国家之间的高校合作交流。结合学科专业实际,学习国外优势学科的经验,强化我国特色。举办学术交流会议,促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把握前沿学科的生长点与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促进高校的学科专业的发展机制的形成。

五大发展理念是综合一体的,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在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指导学科专业设置改革时,必须把它们有机结合,在它们相互促进上加以贯彻。

创建一流大学,就要铸造一流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学科。把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支撑起一流学科的持续发展。通过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调整,逐步建立起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型学科组织结构,为建设一流专业和学科提供基本载体。

参考文献

1.鲍嵘,徐洁.印度个案与学科专业管理体制的类型学分析[J].化工高等教,2006(4):14-18.

2.刘振天,杨雅文.进一步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学科专业管理[J].现代大学教育,2002(5):45-47.

3.王伟廉.高等学校课程研究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纪宝成.中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杨卫.研究生教育:通向教育抢过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5-04-15.

作者简介

吕柔子,广西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人才培养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