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着理想去实践

2017-09-01谢小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心灵美品德美育

谢小玲

任何理想总要有落脚的地方,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落实在课程中,落实在教学中,落实在评价中……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发出我们的声音,与国家呼应,与学校接轨,与学科和学生对接呢?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境动人、以美育人、以技塑人。

一、以情感人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面对生活世界,他们的表现既有认知,也有情感、意志和行为。其中,人的情感是最具感染性的。课堂中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可以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心动情发,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道德情感,加深道德观念,培养道德品质。例如,笔者教学《南京大屠杀》一课时,尝试用激昂的语调给学生讲述这个悲痛的事件,号召学生勿忘国耻,努力学习,为祖国奋斗。学生们被深深感动,纷纷表示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学习的决心。“以情感人”是心灵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境动人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教师应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才能从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发展,构建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修炼出健全人格。例如,笔者教学《安全才能回家》一课时,课前让学生收集、整理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及鲜活的视频资料,并分析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学生身临其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在鲜活的案例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培养了自我保护能力。再比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各类商品到哪里买》时,笔者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调查活动《购物场所我知道》,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从而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三、以美育人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教师应着力宣扬、彰显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笔者教学《竖起大拇指》一课时,现场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工匠·高凤林》视频,启发学生领悟艰辛的普通劳动也可以变成精彩的创造,激发孩子们认识劳动者的心灵美。在孩子身上,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的陶冶之下逐渐形成的。再如,笔者教学《爱在我们眼中》一课的“发现心灵美”活动环节时,把抽象的“心灵美”与学生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得学生能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受到“心灵美是我把雨伞借给同学”“心灵美是我给奶奶捶捶背”……从而避免了课堂上空洞的泛泛而谈,让学生从事例中受到教育。所以,品德与社会学科必须以美育人,才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以技塑人

用现代化技术支撑教学、改革教学是必然趋势。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更加关注、更加重视、更加深入研究、更加切实运用信息技术。不过,现代化技术只是工具,不是目的。课堂上要让工具退到后面,让学生站在前面,绝不能让工具和学生抢“地盘”、抢“风头”,而是让学生成为工具的主人,使用工具、创造工具。笔者在执教《行行出狀元》一课时,课前将搜集的各行各业“状元”的图片、事迹和视频做成二维码。当进行“行行有状元”活动时,学生通过点击平板电脑上的二维码,就可搜索到要学习的资料,不仅直观便捷,而且利于小组内的合作交流,学习效果非常好。使用二维码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工具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核心素养并非空中楼阁,它需要我们带着理想去实践,需要我们搭起生命的架子,让孩子们触及、感受素养。如此,教育才能向更深处发展。

(作者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灵美品德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什么是“五讲四美”?
心灵美的小兔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