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前理解”向理解的跨越

2017-09-01钱晓国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夜行者戴望舒雨巷

钱晓国

初读戴望舒的《雨巷》(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后,学生都认为这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诗中弥漫着“爱而不得”的单相思所带来的浓郁的伤感氛围。受生活阅历、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所限,学生表现出这一普遍性的“前理解”完全在情理之中,也在笔者的预料之内,但对《雨巷》文本意义的把握若就此止步,这样的阅读教学显然是浅而狭的。为促使学生的“前理解”向理解迈进,笔者采用了两种措施。

一、多读善引,激发探究热情

将《雨巷》视作爱情诗并没错,但“爱情”主题是如何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这种“爱情”又是一种什么特质的爱情,学生对此是茫然的。况且,即便是“爱情说”,也有深浅之别。教师此时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细节,在无疑之处生疑。

《雨巷》韵律鲜明,节奏感强,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声读、小声读、默读、男女混读等方式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节律中的意味,然后找到印象最深刻的字词句。一名学生对第一节诗中的“悠长”印象很深。他认为这句诗采用反复手法,写出了小巷之长,读起来心头会有一种微微颤抖的感觉。另一名学生对“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印象很深。他认为一般的人并不想碰到这样有着忧郁气质的姑娘,但诗人“希望逢着”,这就形成了错位和冲突。问题自然生成:“‘我为什么希望‘逢着这样一个姑娘?”

再如最后一节,诗句的结构句式、语言表达几乎和第一节一样。教师问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首尾照应”“前后呼应”“深化主旨”。学生做出这样的回答,其实也是前理解在起作用。此时,教师不是指责,而是引导他们走出前理解的束缚,生发新的疑问。实际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把最后两节诗连在一起读几遍,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学生读后指出:诗中“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几句明明告诉我们,他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来了又去了,既然“我”对姑娘心心念念,怎么不去追呢?最后一节“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与第一节相比,只是把“逢着”换成了“飘过”,这种写法很“反常规”。于是,问题产生了:这姑娘是某个具体的人吗?

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出来。他们围绕文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第二节,美丽的姑娘为什么哀怨而又彷徨?第三节,我为什么如姑娘那般冷漠、凄清而又惆怅?第四节,姑娘为什么走近我并向我投来太息一般的眼光,是有意还是无意?第五节,诗人梦中有一枝丁香,身边又飄过这女郎,丁香与女郎之间是什么关系?第六节,女郎擦身而过,在我的耳边,为什么淅沥的雨奏响的是哀曲?

这些问题是否要逐一引导学生探讨,是否都需要得出明确的结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诗歌意蕴丰富,具有巨大的张力,很多时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提出问题的过程很多时候就包含了问题的解决。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他们固有的前理解受到了冲击,而这正是学生深入理解、创新理解的重要基础。

二、关联文本,拓展广度深度

1.关联“广义文本”

这里所说的“广义文本”包括社会背景、作者生活及情感经历。反观学生已有的“前理解”,其重要来源是《雨巷》文本本身,很少有人自觉地“知人论世”,更无人主动搜寻戴望舒的其他早期诗作,因而显得视域狭窄。

经过教师引导,学生搜集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资料。时代背景方面,学生注意到1927年的中国正处于风云激荡的特殊时期,反革命浪潮兴起后,包括戴望舒在内的大批进步知识青年,思想陷入苦闷和彷徨。此时的戴氏避居江南小镇朋友家的阁楼里,以诗的形式来抒发个人“诚挚而忧伤的感情”(蓝棣之语)。而且,诗人自幼生活在小巷密布的江南,无论是生活还是求学,都是每日里在小巷中穿行。江南绵绵的细雨、湿滑的青石板、蜿蜒曲折的小巷都烙印在诗人的潜意识里,无形中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养料。再联系《雨巷》诗歌文本,学生得出诗人“苦苦追求理想社会和美好人生”的主题。

还有其坎坷情路。写《雨巷》时,诗人正苦恋其文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不得,这姑娘或许就是诗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原型。一时的恋爱受挫并没有让戴望舒放弃,他执着追求,甚至以死胁迫,二人终于订婚,但是,苦恋八年的结果是施绛年移情别恋。随后的两个“丁香一样”的姑娘——穆丽娟和杨英,也都成为他婚姻中的“匆匆过客”,无一例外地移情别恋。学生比照《雨巷》中“我”对丁香姑娘反反复复、飘忽不定的希望,以及姑娘还是与“我”擦身而过、飘然远逝的情形,发现戴氏的诗艺与生活竟然惊人的相似。诗人追寻他美丽的梦幻般的爱情,他看起来甚至似乎有些喜欢上这种“虐恋”(学生活学活用,来自虐恋主题影视剧)。还有学生发现,《雨巷》充满浓浓的自哀自怜。这些广义文本的关联,弥补了学生在知识经验方面的匮乏。由此,学生“前理解”的视域大为扩展。

2.关联“狭义文本”

“狭义文本”包括他人对作者作品的评论、作者自己的创作谈,以及作者其他的相关作品。关联狭义文本,就是要将待解读的核心文本与其他辅助性的文本在意义上彼此对照。这种“互文”式的学习能破除学生对权威的迷信,将“前理解”向纵深处推进。

在《雨巷》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问学生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学生都说好。由于课本和资料上都是说好的声音,学生缺乏比较,有此反应也属正常。于是,教师让学生读他人对《雨巷》的负面评价。如戴氏好友杜衡说,“我们自己几个比较接近的朋友却并不对这首《雨巷》有什么特殊的意见”,“就是望舒自己,对《雨巷》也没有像对此较迟一点的作品那样的珍惜……”(杜衡《〈望舒草〉序》)卞之琳认为“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辞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更为浅显、浮泛”(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余光中更是直言不讳,称《雨巷》“音浮意浅,只能算是一首二三流的小品”(余光中《评戴望舒的诗》)。这些评论让学生很是震撼,打破了他们在权威言论影响下的“前理解”局限。

诗人《雨巷》以外其他作品的关联,对学生“前理解”向深处拓展也有着极重要的作用。教师安排学生细读戴望舒其他的早期诗作。他们观察到“夜”“孤寂”“忧愁”等消极词高频出现。比如他的《夜行者》,“这里他来了:夜行者!冷清清的街道有沉着的跫音,从黑茫茫的雾,到黑茫茫的雾。夜的最熟稔的朋友,他知道它的一切琐碎,那么熟稔,在它的熏陶中,他染了它一切最古怪的脾气。夜行者是最古怪的人。你看他在黑夜里:戴着黑色的毡帽,迈着夜一样静的步子。”学生敏锐地指出,诗中的“夜行者”分明就是诗人的化身,诗人就蜷缩在灵魂的角落里独自品尝孤独的滋味。再如他的《烦忧》《秋天的梦》《八重子》《寻梦者》《到我这里来》《不要这样盈盈地相看》等诗,也都出现了这样的消极词语。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发现了诗人既期望得到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内心,但通过争论,学生又认为不矛盾,因为人越孤独,越是渴望爱情,这是人的本性。这样的回答可以说是在极力抵达“爱情”主题的深层意蕴。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前理解是理解的初级阶段,虽然不够成熟,有时甚至还很盲目,但很正常。需要注意的是,实现学生的前理解向理解的跨越,引导措施固然重要,但正视并尊重学生的前理解更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作者单位:安陆市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夜行者戴望舒雨巷
戴望舒《雨巷》(节选)
夜行者(外一首)
西城最美“夜行者”
河流 (外一首)
在天晴了的时候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论戴望舒诗歌的忧郁感伤之美
从电影《夜行者》看电视新闻伦理失范
初恋是条幽深的雨巷
梦中的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