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与中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论析

2017-09-01陈静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7期
关键词:基本特征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时代

陈静

【摘 要】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数千年历史中沉积下来的文化结晶,是中学生不能忽视的一种优秀文化传承。在新媒体时代,作为新时期的园丁,我们需以开阔的视界、全球的高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在引导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做细致的总结和长远的规划。应细心梳理宝贵经验和教训,面对现实,以扎实的言行去践行自我教育的良知展望未来、上下求索,坚定远行。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学生实现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海量化、及时化以及多元化互动交流。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令人担忧,我们应立足于满足他们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探寻一条新的教育学习途径,从而更好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一、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困境

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对于新媒体终端的运用更加熟悉和廣泛,宁愿选择在手机、电子书、平板电脑等网络终端上收看影视剧《水浒传》,但不愿花时间选择去细读、精读纸质原著的《水浒传》。这种取代背后所带来的是新旧媒体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的矛盾,衍生出了引导中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现实困境。

1.阅读方式——由“正餐式”向“快餐式”阅读方式转变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新媒体终端是中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各种新媒体终端所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往往都往短小精炼的趋势发展,基于各种新媒体终端的快餐式阅读方式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但是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短时间的阅读只能短暂了解一些东西,很容易导致学生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而陷入浮光掠影的浮躁阅读之中。

2.学习时间——由“集中式”向“碎片化”学习时间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终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品,学生对于新媒体终端的依耐性也越来越强,随着新媒体终端的服务与功能越来越完善,使新媒体终端充实了学生生活的零碎时间。中学生在新媒体终端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接受到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他们从以前“集中式”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更多的向“碎片化”的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转变。

3.信息筛选——由“定量性”向“海量性”信息筛选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优秀传统文化信息杂乱零碎且充斥着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在海量优秀传统文化信息面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信息的筛选必将由“定量性”向“海量性”信息筛选转变。但在这种“海量性”信息面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可能会显得茫然,就好比面对无边宇宙,学生们虽然知道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却无法看清其完整面貌,需要进行合理的引导。

二、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

新媒体网络技术不仅使学生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交流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同时也推动了引导他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

1.教学理念——教师主体地位的消解

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中,注重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现行常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帮助学生构筑自我知识体系,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实践和自我学习创新,而减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终端共享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此时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具有平等的学习地位,使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主体地位不断消解或削弱。

2.教学课堂——向远程网络课堂的拓展

新媒体网络技术拓宽了引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空间不再局限于传统课堂上的师生间的面对面交流方式,使借助新媒体终端的远程教育和网络课堂方式成为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

3.教学方式——新旧教学方式相辅相成

传统黑板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辅导员可有效控制教学的现场氛围,可在课堂中与学生随时提问互动,但却较难引导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中较抽象概念进行深入理解。新媒体数字技术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常用辅助教学手段,其教学中多样化的手段,可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新媒体数字技术实现了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的运用,可加深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丰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觉感受,从而提升引导中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

三、新媒体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是开设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新媒体集合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声音、音乐等传统表现媒体的优点,通过精心的策划创意构思,结合各种表现方式,引导着中学生的审美理念向数字化转变。如《中国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古典音乐赏析》、《古典戏曲赏析》、《中国书法鉴赏》等,让中学生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多多读诵古文、多背古诗或格言,以演讲比赛、读书会、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精心设计传统文化元素。传统艺术是一种封建保守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向导,讲究“仁爱”、“修身齐家”的文化;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文化传播交流的机会,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吸收、消化,融合先进的文化元素,实现两种艺术形式的兼容并包要通过图像、视频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器官来解读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同时还可通过E-mail、QQ、微信等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文化需求,利用不同时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网络文化融入现实社会生活中去。

三是让新媒体技术成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文化输出的力度,中国的音像制品、图像、服装、艺术等多种文化形式借助新的传媒技术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各地。使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关注中国文化、欣赏中国文化。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文化传递给世界,同时也体现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新媒体的出现深化了传统文化的双向流动。例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现场表演与高科技精密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国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国外开发的网络游戏、动画产品与影视作品中,中国传统元素被频频利用,《功夫熊猫》、《花木兰》的热映,体现了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文化的接受和喜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特征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时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析“柔、屈、颤”在藏族舞蹈中的运用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百年中国文学运动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