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与“新生”

2017-09-01冷宗雄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考纲课标命题

冷宗雄

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此种看待问题的思想对于历史学科高考来讲也是实用的。自2016年始众多省份历史高考使用全国Ⅰ卷,为了备考对全国Ⅰ卷分析研究自然就成了一线教师必不可少的努力方向了。因此,笔者仅从“传承”与“新生”两个角度分析2017年历史高考全国Ⅰ卷。

全国Ⅰ卷命制所体现出地传承性非常凸出,也诠释了传承中有稳定性的一面。对于传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

一、考察范围标准仍然坚持要以课标、考纲、教材为基础和依托。教材、课标、考纲、考题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表达为:

全国Ⅰ卷自2013年至今试题布局和结构是固定的,试题的考察内容和设计主要按照课标和考纲命制,但考题中基本都会出现有比重较低地脱离教材,超标、超纲现象的存在。

例如:

2013年Ⅰ卷第31题对胡佛应对经济危机采取干预措施考察,在教材内容中没有明确体现。而在平时教学与学生固定的惯性思维中难以理解。难度自然明显增加不少。

2014年Ⅰ卷第30题设计电影拷贝税问题,对于老师与学生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问题。脱离教材,超标超纲很明显。

2015年Ⅰ卷第25题出现的与“汉家之制”相关的外戚干政,是在通史教材时代的老教材中出现过。而在当下的专题教材中并未涉及。2016年25题以汉代画像砖考察汉代大地主田庄经济亦是如此。

以上几个例子算是考题设计超越了教材、课标、考纲三个部分,但在全卷中所占比重都很低。这几年主要还是在这三个要求部分内设计。

而2017年的全国Ⅰ卷中几乎看不到类似的题目,全卷基本按照教材、课标、考纲要求范围命题。较严格遵循了考察范围标准仍然坚持要以课标、考纲、教材为基础和依托。此原则在今年得到强化。

二、命题理念坚持学科素养为指导。

从2016年来提倡的五大核心素养亦可依据此图理解,命题导向也是如此。越来越看重对学生的素养考察和学科基本专业能力地提升。在2017年Ⅰ卷中随处可见。

三、继续重点坚持对主干知识的考察

主干知识是全国Ⅰ卷的生命和灵魂,选择题设计大部分托主干知识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全面掌握和深入理解。主观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具备对主干知识更全面、高综合的理解运用能力。对2017年Ⅰ卷中考察主干知识的内容整理如下:

四、坚持使用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

从这一点看就好比是“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或是“旧瓶装新酒”的感觉。从2013年至2017年试卷的结构模式是一致的。但绝对找不出两个相同的题目,使用的材料和设计的问题都是新的。此点易懂不做赘述。

五、把试题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一特色进行到底

高考试题命题虽说不会刻意追求时政热点,但生活在人类社会之中避免不了时代发展的客观作用对其产生地影响而烙下的印记。在2017年的全国Ⅰ卷中有两个地方很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特色。

一个是35题涉及到的20国集团与前不久的杭州G20峰会息息相关。以此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当下世界格局地理解和认识。

另一个是选修部分第45题,考查改革开放后80年代的工资制度改革问题。与当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财富再分配这一时代问题相暗合。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分析时代问题。

六、坚持能力立意的考查方式

高考带有很强的選拔性质,自然是有能者得之。而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历史重点关注的是阅读能力、对材料信息地提取能力、对问题地分析处理能力、通史知识及时空地掌控运用能力等。虽然从学科专业能力素养角度而言,试题对这些方面的能力考查较为基础。但是对于高中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亦有不小的难度。不过从人文关怀和学生长远发展看,这些能力又是必须具备基础。因此高考对这部分能力考查也就理所应当了。

以上是几点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对以往高考所体现出来传“承部”分。跟随时代发展教育在进步,为了符合教育的实际和创新,2017年全国Ⅰ卷与往年相比也有诸多的不同,即是“传承”中的“新生”。

1. 试卷题号布局有变化

今年题号布局的变化虽然是文综中题号改变而客观造成的事实,但是对于长期固定题号训练的考生而言却是个不小的意外。一旦马虎就可能出现极大的错误,不但影响心态和发挥,还有可能影响成绩。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老师,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僵化。要学会冷静与思维变通。

2. 试卷难度稳中有降。

2017年全国Ⅰ卷难度与2016年相当,但与2013年至2015年相比有所下降。

特别是选择题的难度在降低。

主要表现在:材料阅读量有一定减少、题干与选项之间的映射关系更加直接、难偏怪的题目在减少、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度在加深、出现了较为容易题。

例如:

2017年全国Ⅰ卷第27题,考查明朝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2017年全国Ⅰ卷第32题,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这两题都是典型材料少,题干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很直接。不需要拐弯抹角,容易理解。是两道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另外从高考的公平性和因难而导致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权重受影响来看,过难和畸难不利于历史学科的发展。所以难度降低也就理所应当。

3. 材料呈现形式大量利用图表材料。

在2013-2015年的全国Ⅰ卷试题中对于图表材料的使用是断续出现的,主要是使用文字阅读材料。而在2017年全国Ⅰ卷中使用图表材料的比重突然陡增,这一变化使人为之惊愕。如第25、26、33、42题均为表格材料;第34题为漫画图片材料。特别是在选择题中出现连续两道题均用表格材料这一较为罕见的现象。图表材料确实可以比较全面直观地考查考生获取并处理信息的能力。但难以知晓这样做是命题者故意为之还是偏向于模式创新。不过从客观来看,这样的变化也提醒了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处理图表材料的能力,这也是当下学生们比较欠缺的一方面。尤其是开放性试题,此题是“试验田”,今后还会变,但方向不变,即能力考查不变,可能会突出政史地结合。也警示老师们,试题呈现的形式绝不是从一而终的,而是在逐渐变化的。命题设计所依据的史学范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4. 试题命制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在强化。

把2017年全国Ⅰ卷与往年全国Ⅰ卷相比较来看,前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基本上是以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作为命题切入点的,命题结果让考生感觉历史高考脱离课本,远离课堂。2017年全国Ⅰ卷整体上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在进一步强化,题目设计让学生们都觉得似曾相识,在头脑中能搜索出对它的印象。能够联系到教材上的知识。虽出现了这样的趋势,但作为执教者应认识到教材不是备考的唯一资源。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材是高考命题的背景和依托,要用课标、考纲整合教材更科学。

5. 对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价值观重视度进一步提高。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历史学科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为了培养和考查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具有选拔性质的高考中理应有所体现。2017年以前的全国Ⅰ卷中主要在近代史,特别是抗战时期涉及到家国情怀地考查。可在2017年全国Ⅰ卷中有两处体现了这一方向。除了选择题第30题有涉及以外,在第41题一个17分的问题中出现了对“民族主义”的考查。纵览全卷“民族主义”显得耀眼夺目,光照四方。不难看出今年对价值观地高度重视。因此历史教学除了要弘扬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外。更重要的是以史鉴今,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中华文明传承不熄。

综上所述,2017年历史高考全国Ⅰ卷继续“传承”了高考命题在以教材、课标、考纲为背景依托的前提下凸出对主干知识、学科素养、唯物辩证、思维逻辑等能力考查要求。同时在“传承”中,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教育的实际需求,又出现了试题呈现形式革新、伸张国家意志、重塑家国情怀等“新生”趋势。因此,面对高考要勇于探索研究,敢于开拓创新。

猜你喜欢

考纲课标命题
用联想的方式复习考纲动词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通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一)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