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政治试卷绽放“核心素养”日耕月耘孕育“关键能力”

2017-09-01李玉祥

广东教育·高中 2017年8期
关键词:试题考查核心素养

李玉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这一核心素养尽显在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全国I卷之中。

一、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全国I卷 “核心素养”特色

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容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映国家建设发展成就,立足增强“四个自信”,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的学科特色。在命题中突出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要求,结合学科特点加强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查,是今年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

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高考命题的价值导向和自主发展功能

2017年高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促进学生培养文化探究和创新意识,培育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现了高考为国选人育人的重大使命。

全国Ⅰ卷第40题,以2017年央视的热播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活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感受文化魅力,思考文化传承的动力,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让考生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引领作用,从而对诗词大会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有高度的价值认同。

2. 体现考试大纲修订精神,发挥引导教学、文化基础的积极作用

2017年思想政治考试大纲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基本立场,突出学科能力考查要求的具体化和精细化。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严格按照考纲命题,体现考试大纲的规定和要求。试题以主干知识为考查内容,考查了需求变动、“GDP”、债券发行、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唯物辩证法的精髓、社会历史主体等内容。充分反映时代主题,关注了精准扶贫、科技创新、周边国家安全合作、环保减排、一国两制、中国诗词大会等时政热点。试卷调整了材料分析题题量和学科搭配,材料分析题由2道大题变为3道大题,这是本次考试最大的变化。试题结构稳中有新。调整题量和学科固定搭配,减少试题固化模式对能力考查效果的影响,并未增加试题的总体阅读量、难度和答题书写量,材料分析题打破原有的固化模式,将逐步成为一种“新常态”。

3. 考查核心素养,强调社会参与、价值认同

经济和政治选择题的每个选项都跳脱了基础知识的约束,考生需从材料获取信息,归纳问题主旨,最终做出正确答案。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整理,逻辑推理的能力。而四道哲学选择题则兼顾考查学生的哲学思辨能力与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上述能力的欠缺,导致了很多考生掉进20和21题的陷阱里。材料题第39题,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做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和意義,知识点既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职能,又涉及“一国两制”下香港与中央的关系,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法治思维、理性认识和公民意识,针对社会中对“港独”行为,香港问题缺乏全面、理性认识的现象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价值引领作用。

二、2017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全国I卷试题详解及试题导向

1. 选择题部分

经济生活题目第12题图像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商品理论的理解,着重考查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知识区分;第14题对“GDP”概念的解读为本卷亮点,属于高中与大学理论相衔接的考查,属于现场学习类题目,充分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题目凸显“文化基础素养”。第13题素材情境为政府建设项目允许企业参与和经营,体现出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趋势。第15、16题是以“精准扶贫”为共同背景综合考查题,第16题考查对政府债券发行原因的解读,凸显我国完善债券市场的政策导向。

政治生活部分以重大时政为背景,渗透对学生“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核,问题包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思考、对户籍改革制度的了解以及对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地位与作用的认知。

文化生活部分考查科技创新的意义。并以“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专项题肢出现在试题中。试题突出对“核心素养”的导向和考查。

生活与哲学部分涉及认识论、联系观、矛盾观以及综合哲学方法论的选择。材料主要迷惑点在选项的表述上,答题时需要深入分析。第23题具有创新性,通过考查对哲学方法论的选取,强调哲学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在于指导我们如何改变世界。

2. 主观题部分

第38题,以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为素材,要求考生通过阅读素材,发现并提炼出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思考我国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试题反映当前经济领域改革重点,呈现出我国消费品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现实图景,重点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出我国新的发展理念,展示了当前发展成就,体现我国经济建设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第39题主要考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法律解释的原因和意义,凸显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引导树立宪法意识、国家意识。培养青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既是中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第40题材料背景为中国诗词大会,让考生在阅读试题、回答试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文化,引导考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认识时代价值,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一致性,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三、未来高中政治备考的建议

结合考试大纲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大考核目标与要求,考生要拟定一份“复习节奏统筹安排表”:一轮复习以考纲和教材为据,对考点、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厘清基本概念与相近概念;二轮复习结合时事材料进行解题练习,掌握每个单元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导图,选择题注重错题辨析,非选择题要着重研究设问结构,提升在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重答题表述的专业性和逻辑完整性。

1. 研读考纲,夯实基础,过程犹如“绣花”

“调动和运用知识”即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分析、判断、归纳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能将接收到的信息迅速与相关知识建立准确而有效的联系,能够调用或驾驭有关知识、原理、方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 “调动和运用知识”更精彩,知识储备是明珠。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绣花精神”。要达到这一点,一要在充分理解概念、范畴、原理的基础上去强化记忆,而且要不断地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要适当增加看教材的遍数,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看书学习的速度,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俗话说:“书是越看越薄的。”三要学会从宏观上去把握知识,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

以“点、线、面、体”为基本框架构建体系,以一个核心知识为起點,从不同角度寻找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既能梳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能以体系的形式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运用和角度全面的效果。比如:以政府为核心,从性质、宗旨、原则、职能作用、权力依法行使、接受监督等方面梳理构建政府模型,对于考察主体为政府的题都可以从此体系中找答题点。

2. 学习方法要有“绝活”

常言说: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学习中要知识理解生活化,语言表述学术化。持续关注时事热点问题,精准把握核心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宏观上,重视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长效热点,国际国内大事件会为题目设定提供素材;微观上,日常生活中的焦点事件和社会新风向、新变化都会成为考试命题背景选取的源泉。

善于将“高大上”的时政理念转化为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是我们必须具备一种“绝活”。课堂教学是学生形成各种能力的主渠道,高效课堂必须重识记运用能力、理解概括能力、读题全局能力、答案还原能力、技巧内化能力、听课反省能力、整理迁移能力、分析创新能力、书写表达能力等“九力”培养。例如:第38题,以近年来我国消费品市场总量过剩、结构不佳的现状为素材,考查我国消费品供给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生产企业应如何应对。这一时事素材在备考过程中可谓是比较熟悉的,也多角度训练过的 。如果我们在讲解过程中能把“供给侧、需求侧”改革,转化为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供给侧”主要是强调生产结构、生产质量、品牌建设等;“需求侧”主要强调消费结构、消费质量、水平、消费理念等,以及存在供需错配等问题。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学生对时事热点问题理解,精准把握核心概念及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的能力。

3. “关键能力”百炼成钢

2017年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考核目标明确指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从试题文字表述、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是考查学生最重要的能力要求之一。考生该如何提升这一能力,在平常训练中寻找规律,从而熟练掌握解答方法呢?下面从试题的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角度予以解析:

图表是试题的重要呈现形式。图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柱形图、扇形图、曲线图、统计表、漫画等。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命题侧重从三个方面考查考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判断图表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外在特征;其次,要进一步发掘图表信息价值,找寻所列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次,能够用图表、数据来把握事物的性质、发展趋势、变化规律或关系,应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现象作进一步传递系统分析和多角度、多层次的描述。

例题:2017年政治全国I卷12.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图示是

说明:准确辨识用于刻画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的曲线图,要把握5个要点:一是要识别坐标图中的自变量(价格)、因变量(供给量、需求量);二是要了解自变量的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在坐标图中如何体现(了解商品价格变化引起供给量或需求量沿着同一条曲线移动,并知道不同方向移动的含义);三是了解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时商品价格(均衡价格)在坐标图中表现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叉点;四是要了解价格之外其他条件变化对因变量的影响效果在坐标图中如何体现(知道这会引起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并知道不同方向移动的含义);五是要了解当坐标系中存在若干曲线时,知道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化会影响哪条曲线,进而判断如何影响曲线及其重新形成均衡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这类图文信息的转换。

正确解答本题有如下步骤:首先,从题干文字材料获知,本題考查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当一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另外一种商品需求的影响。其次,本题中甲的价格下降,对甲商品的需求增加;甲乙是互补品,那么乙的需求也会增加。再次,题意中虽然甲的商品价格变化,但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意思是乙商品的价格不变,所以排除A和B。最后,需求量增多 应该是向右平移,答案为C。

4. 关注时政 “博观约取”

古人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约取”,不只是指少取,更是指慎取、精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取”不贵其多,而贵其精,应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所谓“博观”就是大量阅览当年符合考试大纲要求的关键时事材料,考试说明中列举的基本题型及其考查的主要能力事例正为大家复习中做到巧妙的博观提供了“拐杖”。依据考试说明在2017年备考中就要重点关注:供给侧改革、民法总则、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关条文解释、中国诗词大会等时事热点。

例如:我们在备考中讲评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关条文解释试题时就应该多加注重“博观”:

2016年11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针对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就职宣誓中出现的少数候任议员故意违反宣誓要求,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等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关条文做出解释,明确了依法宣誓的含义和要求。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基本法解释权是对香港执行基本法的监督

②人大释法是行使国家立法权,所作法律解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③人大通过释法确立了“一国两制”框架内中央与香港的政治关系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法律解释与基本法具有同等效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做到博观而约取: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发言人7日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的解释》(以下简称释法)发表谈话。

……

发言人最后说,中央政府相信香港社会各界会进一步清醒地认识到“港独”的危害性,珍惜和维护香港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从中“约取”其中的关键内容,主要从“为什么”、“怎么做”两个角度来约取,对我们2017年的高考主观试题第39题的解答可谓是大有裨益。

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无疑,这是爱因斯坦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堪资借鉴。要做到博观精取,首先要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

一年一度的高考备考,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知识给人力量,成就给人光彩,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光彩,而不去称量重量。我们在紧张的备考中,要胸怀自己的目标,凭每日细小的进步和成功去创造高考政治的辉煌。

猜你喜欢

试题考查核心素养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