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乡村中小学观课议课

2017-08-31潘声荣

中文信息 2017年8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研

潘声荣

摘 要:笔者长期工作在山区乡村中小学,致力于教学教研和教师培养方面的微研究。现以所在乡镇为例,谈谈乡村中小学观课议课和教研基本做法、不足与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规范乡村学校教科研,并关注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乡村中小学 观课议课 教研 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 2017 ) 08-0-01

一、基本做法

以“课”为载体,基于信息化环境开展在线学习与在场研讨混合式研修 。

黑石渡镇中心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下辖中小学共11所,学校散布山区乡村,规模小教师少,教师结构比例失调,偏远教学点老龄化问题突出。全镇各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资源齐全,硬件设备齐全,全体教师基本能熟练地应用技术设备和资源辅助教学。乡村中小学教研“活动易开展、教师难召集”,教师“围坐在一起”不现实。于是利用教育信息化环境和资源,从观课议课开始,将常规教研与网络研修结合,在线学习与在场研讨混合式研修成为常态。我们的做法是:依托学校网站和省资源平台建设教师网络空间,以“课”为具体场境,组织和整合晒课、课例研修、信息化大赛、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以问题为中心,以课例为载体”的混合式研修,我们紧抓五个活动:一是设计方案,网上“会诊”;二是“观他人课”,到场观课,集体评论,提出建议;三是“观自己课”,录制教学实录或片段,回放教学细节,深度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四是交流平台上“晒”成果,供全镇教师随时随地观课、学习、再研讨。有时观课教师突然有了一些想法,经常追加评论,给出很多合理化建议。 在乡村教师心目中,教研活动就是观课议课,就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研修”,怎样把课上好就是“做研究”。

二、不足与问题

1.活动组织随意,缺失规范

在学校里,经常会遇到类似这样的“教研活动”,校长或教导主任通知说听某某老师的课,你问听什么课,他会告诉你语文亦或数学课。再问课名叫什么,观课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他就无言以对了。观课教师观课之前没有任何准备,是直到坐进教室才知教学内容的,既没有解读教材,也没有揣摩教法。议课时我说我的,你说你的,说到哪里是哪里,去情境,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说着“本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化手段应用得当”这些放在哪里都准确的“普通话”;有的采用套路式议课:找出几个优点,指出一个问题,给出一个建议;有的根本连评都不评,听课记录写好,亦或等级、分值写出来,观课议课活动到此结束。

2.认识和态度问题

要上公开课了,要写材料了,老师第一反应是什么?上网找资料!拿来别人的教案,按照别人的剧本,把一节课“表演”完。“拿来主义”盛行,教师“被培训被成长”。教师参与学习培训、观课议课,基本出发点是为了职称评聘的需要,为了宣传学校和自己的需要,只有少数教师为了专业成长而奋斗。一些从教十来年的青年教师,职业生命处于最旺盛的时期,本应有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天空,但一些以中、高级职称为准入条件的评选,因职称限制而把他们挡在门外。认可激励和评价机制缺失,教师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心态浮躁,敷衍应付的多,潜心钻研的少,当学校尝试进行教科研和一些改革时,教师们就会表示时间精力不够、能力有限。实际上,乡镇教师超编较多,人均教学任务并不重,教师的负担更多地来自于教学之外的事务上。如果教师认为校本研修、观课议课、教科研跟教学一样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是能优化时间做好的。

3.缺乏理论支撑和专业引领,萝卜炒萝卜现象严重

乡村中小学教学教研及观课议课活动,缺乏理论支撑和专业引领,也没有比较专业的教研组织,部分想做事、想做好一些事的老师,找不到组织找不到家,不知该往何处去。希望能有专家引领,获得理论提升,“让萝卜有点牛肉味”。

三、对策与建议

1.发起网络征集提交问题和案例活动,确定研修主题

针对观课议课无主题、无目标、组织随意等问题,我们中心学校业务指导团队,于学期初或活动前收集、分析和加工典型案例,梳理出核心问题,确定研修主题,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和课后的议课交流。活动前,执教者根据研修主题设计教学方案,并上传至本镇网站“个人中心”。要求观课教师在观课议课之前要做功课,熟悉教材,至少要熟读教参,读几遍课文,也要熟悉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意图,然后在研修社区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会诊”。议课时,要求观课者会描述这节课或其中某些细节,能有专业的发现,会记录精彩的案例片段;分析这节课,有专业理解和理论高度,写出案例片段评析;反思这节课,是基于熟知和分析的创造性建构和自省式反思。比如某次语文课例研修活动,一些学校报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七律·长征》《虎门销烟》。公开课尤其是赛课展示,老师一般都会选一些接近学生生活的“经典”课文,比如《爱如茉莉》《“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等,很少有老师选《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样历史相对久远、思想政治色彩较浓的课文。这些曾经激励着我们这代人的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历史事件和故事,能否同样激励着当下孩子们,怎样上好这类课?业务指导团队将前些年老师参赛课堂实录上传至研修社区,组织全镇同科教师观摩研讨。当年两位老师经过层层选拔、磨课,设计方案、课前准备几近完美。但比赛那天,W老师《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上得并不轻松,学生始终感受不了彭德怀在大黑骡子与革命战士之间取舍的艰难抉择。L老师上《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得益于班班通设备和资源,得益于网络交流平台,从文本和资料中获取历史信息,整合应用电子课本、电子白板和課程资源,感受聂荣臻作为将军和作为普通人的情怀。观摩比较这两节课后,业务指导团队确定了本次课例研修的主题:“如何走进历史相对久远、思想政治色彩较浓的课文,与文中主人公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团队成员给出了建议:一是尽可能地借助资料和媒体手段,再现历史;二是真正“走进”文本,整个人浸在文本里,不是“走近”,是读好读透,读出情感共鸣。老师,先把自己感动了,再去感动学生!

2.DV记录,观他人的课,观自己的课,拥抱问题,关注细节

当前教育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班班通、录播教室、数字化校园、网络互动平台、移动终端等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可以保证老师们随时随地观他人课、观自己课,拥抱问题,记录片段,交流教学细节,积累素材。观课老师都有这样的体验:观课时,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哪里哪里处理不精细、哪个问题还不够深入,但议课时,我们又很难还原课堂真实、“回放”课堂细节。于是议课不能具体描述,用词模棱两可,比如 “你课堂上的提问好像太多了,碎问碎答。”而上课教师心里可能会想:好像不是太多嘛,学生回答也很完整啊!比如,某教师课堂口头语太多,而上课教师心里可能会想:不至于吧,还数次数?于是观课议课双方玩起了跟着感觉走。执教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DV记录下课堂实录,重现教学细节,执教者观自己的课,才会深度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同学校老师也能同课异构。再比如公开课前,执教者都会鼓动学生:老师来听课了,要多举手发言啊,好好表现啊!学生们也信心满满、跃跃欲试。可是一些学生一次两次三次N次积极举手却没被老师发现,之后,整节课的表现都不好……。还有,语文课常常会有课本剧表演或分角色扮演,需要三个学生却有四五个学生兴冲冲跨上讲台,这个时候怎么办?笔者曾见执教老师慌着把第四个学生一把拨拉回去。这个学生满脸通红坐回座位,整节课再也没有参与过任何学习活动。议课时我们回放了当时的细节,执教者观看课堂视频时顿觉做法欠妥。议课老师谈到了央视主持人董卿处理类似问题的做法:对稍后跑上来的两个小观众,董卿说你们俩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展示。两个孩子立刻比试,赢的一方开心留在台上,输的一方很有体面地跑回观众席。这种处理方式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启发,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再没有“一把拨拉回去”。

3.记录整理、积累素材,从写千字小文章开始

观课议课时,观议课教师说得生动,参与人员听得激动,回去后却一动不动,案例及评析不记录,电子及文字材料不归档,待到写论文、做研究,便无真实案例支撑、无素材积累。所以我们要求每次观课议课后,都应该有总结整理阶段,执教者和观课人都要养成规划、整合、记录的意识和习惯,将所思所想、只言片语记录下来,把评课议课所有资料都记录并保存在网络空间,随时随地,方便实用。教师不缺少实践案例和经验,缺的是将案例、经验记录整理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能力。做研究,要能坐得住,读得进,写得出。希望教师能够提高认识,准确定位,端正态度,放下手机,放开快餐文化,捧起书,拿起笔,从千字小文章开始,积累素材,积淀内力。“即仰望星空又脚踩大地”,“浮起来思考,沉下去做事”。

4.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我们的“组织”我们的“家”

近年来,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建设和发展迅速,正在日益成為广大教师教学教研不可或缺的资源库和展示台。有很多老师想做一些事,做好一些事,平台让这些老师找到组织找到家。平台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个人中心、研修社区、我的教研组”等版块,能让教师随时随地把思考与实践记录留痕,不受时空限制,从专家到师生及家长适时互动,多元并存尽展个人风采,汇聚优质资源为师生所用。所以,在这里,我想向老师们呼吁:从全省教师的网上组织和家园的高度认识省网平台建设的意义,我们的网上家园需要我们努力打造、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

[1]柯政 申宣城 付黎黎.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理解:兼议嵊州逸夫小学校本教研机制的设计思路.当代教育科学,北京,2012.18.19-22.

[2]吴义昌.中小学教科研概念重构与规范化.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012.11.78-80.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教师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研主题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