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护理实践

2017-08-31丁海霞王玉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手术室

丁海霞,王玉丽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中心医院,吉林长白山 133613

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护理实践

丁海霞,王玉丽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中心医院,吉林长白山 133613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手术室手术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践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2016年2—8月活动的实施来分析影响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和实施方案。结果 手术室手术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合格率由改善前的63.5%降到11.0%,目标达成率为123.0%,进步率为82.7%。结论 品管圈活动运用于手术室工作中,使手卫生依从性的管理取得显著效果,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调动了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高了工作品质,值得广泛应用。

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

所谓品管圈,就是在工作场地一致、工作性质相关的员工,根据所在部门的实际情况,自发开展品质管理活动而组成的组织[1]。而这个组织是一种集体智慧,是全面品质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团队协助力和全体组员解决问题的能力[2]。目前品管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护理领域,且效果显著[3]。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医护人员较低的手卫生依从率已成为全球医疗界关注的热点问题[4]。规范化外科洗手是预防手术患者医院感染最重要、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5]。2016年2—8月,该院手术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旨在利用品质管理工具了解手术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和手消毒不规范的影响因素,提高手术人员正确洗手率和正确洗手频率,从而提高手术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机会,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的服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8月该院手术室成立品管圈,共有7名护理人员参加,年龄25~40岁,平均年龄32.6岁;其中本科4名,大专2名,中专1名。主管护师职称2名,护师职称4名,护士职称1名。辅导员由护士长担任,1名主管护师担任圈长,全面负责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并对其他圈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分工。

1.2 方法

品管圈小组选出辅导员、圈长、圈秘及圈员,并划定各自分管的工作任务,经过投票选定圈名及圈徽。该次活动的圈名为“守卫圈”,意义于增强守卫,手手相传。圈徽外圈绿色的麦穗代表生命;麦穗里面六个小圈代表圈员,也代表无影灯;中间的红十字代表健康;双手代表希望。寓意无影灯下携手同心创造生命的奇迹,用心去做,从手开始。

1.2.1 确定活动主题 品管圈成员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目标,从管理、品质、安全、成本、效率等方面提出当前急需整改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迫切性、适合性、重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经过讨论和投票,得分最高为重要,应立即解决,根据分数高低进行排序,最后选定“提高手术室手卫生依从性”为该期活动主题。手卫生依从性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指医务人员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1.2.2 拟定活动计划书 使用甘特图拟定活动计划书,虚线表示计划线,实线表示实施线,落实每一阶段活动的负责人,确定相应使用的品管工具。

1.2.3 现状调查 品管圈小组设计制作了现况数据调查表,通过采集手术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标本,观察并记录手术人员洗手依从性不达标缺陷及原因。随机对200例参加手术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进行了调查(见表1)。通过对手术室手术人员洗手依从性缺陷项目数据调查,根据缺陷项目发生的次数和累计百分比制定出改善前的柏拉图。

表1 改善前数据调查表(n=200)

1.2.4 目标设定 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目标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63.5-(63.5×75.5%×88.6%)

=21

圈能力=圈员对圈能力评价平均分/圈能力满分×100%=31/7/5×100%=88.6%

1.2.5 要因分析 品管圈成员采用经验分析和数据调查表针对洗手依从性差的原因绘制成鱼骨图,主要从人员因素(人)、洗手设备因素(机)、手卫生用品(料)、管理因素(法)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制定因果关联评价表和因果关联图确定真因。

1.2.6 对策拟定及实施 根据得出的真因,全体圈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对策。对提出的对策分别从可行性、圈能力、经济性等3个方面进行评分[6]。按照PDCA循环流程进行整改。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按顺序循环操作,使得工作效率在不断的循环过程中得到提高。每次循环,均会使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提高一个层次,并且不断的循环实施下去[7-8]。①定期对参加手术人员进行手部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结果来评估手术人员手卫生的达标率,提高大家对洗手及洗手频次正确性和重要性的认识。②建立个性化的规范洗手提醒标识,制作手刷流程图、擦手巾使用流程图、手消流程图,张贴在洗手区域。③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把关,认真监督手术人员手卫生工作,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流程图进行,如流程不规范,要及时要求其重新按照流程进行洗消。④组织新进手术室人员、进修人员参与手卫生知识培训,强化大家的卫生安全意识。⑤建立完善的监督及奖惩长效机制,成立手卫生质量管理小组,不定期由科室领导协助进行抽查和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⑥改进手卫生设施,解决不方便手消的问题,节省手消时间。为减少洗手及手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为手术人员配备润肤剂。

2 效果确认

2.1 有形成果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改善前)×100%=(11-63.5)/(21-63.5)×100%=123%

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63.5-11)/63.5×100%=82.7%

在效果确认阶段随机对200名参加手术人员的洗手依从性进行了调查,见表2。通过对手术室手术人员洗手依从性缺陷项目数据调查,根据缺陷项目发生的次数和累计百分比制定出改善后的柏拉图。

表2 改善后数据调查表(n=200)

2.2 无形成果

开展该次品管圈活动,圈员QCC手法的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重视程度、责任荣誉感、积极性,通过使用雷达图比较,较活动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3 体会

品管圈活动充分调动了护士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使护士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头脑风暴法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从而不断改善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手术室在该次开展品管圈的活动中使用QCC手法解析,从细节着手,详细的分析出手术室洗手依从性不达标的真因,运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拟定对策,通过对策实施制定标准化流程,有效地提高了手术室手术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降低了缺陷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也不断提升了圈员QCC能力和团队的协作能力。

[1]成健,高宏文,昝红杰.品管圈在术前访视中应用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5(17):105-106.

[2]刘利,李灵,李晗,等.品管圈活动对眼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国外医药,2014(6):1528-1529.

[3]朱珠,周晖,张翔娣,等.品管圈活动在产妇产后乳腺疏通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5-8.

[4]刘平玉,程月娥.规范化外科洗手图谱对提高肝胆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的效果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4):315-317.

[5]李卫光.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9,9(1):19-20.

[6]黄朝旭,闫沛,戴艳然,等.品管圈在减少巡回护士非计划性离开手术间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6,14(6):612-614.

[7]汉京彦,林雪.PDCA循环管理在妇产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20):120-121.

[8]赵体玉,曾莉莉,罗艳霞.PDCA循环法在手术室外来器械追溯系统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10):47-48.

R47

A

1672-5654(2017)07(b)-0161-02

2017-04-1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161

丁海霞(1978-),女,吉林双辽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王玉丽(1979-),女,吉林安图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E-mail:709973969@qq.com。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