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7-08-31曾秀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急诊科人性化护理人员

曾秀华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山东肥城 271608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曾秀华

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山东肥城 271608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护理前下降更明显。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85±1.24)h,对照组为(16.27±1.98)h,两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0%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人性化护理;急诊科;护理;效果

急诊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急诊科患者病情复杂、危急、发展迅速、抢救紧迫,若对患者处理不及时或不得当,易危及患者生命[1]。因此,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随着医疗卫生的发展,患者越来越注重医院的护理服务,因此,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人们的要求中逐渐取代传统护理方式。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周到的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的健康[2]。为了适应医疗护理服务的发展,该院急诊科将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到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文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 其中,对照组中男 36 例、女 14 例;年龄 21~78岁,平均年龄(47.9±3.7)岁;观察组中男 34例、女 16 例;年龄 22~76 岁,平均年龄(48.5±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按工作职责和流程对患者开展护理服务,主要告知患者手术情况、主治医生、麻醉医师等[3]。

护理人员对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治疗环境:在患者进行手术和住院治疗时,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适宜患者的治疗环境,如病室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光线和温湿度适宜等,避免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影响[4]。

②医院应加强护理培训:在科室开展护理知识讲座,强化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服务技巧;护士长定期安排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和护理操作考核,加强专业技能水平,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5-6]。

③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急诊科患者病情严重且紧急,易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恐惧、紧张不安等情绪,不利于患者的抢救[7]。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缓解患者和家属的情绪,让患者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首先,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的主治医生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8-9]。其次,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告知其病情、治疗和护理措施等,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安抚并鼓励患者,帮患者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担忧、顾虑,让患者有安全感[10]。

④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细节护理:在基础护理上,护理人员密切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压、脉搏、心率等;另外,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标准和无菌操作。在细节护理上,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维护患者的尊严;处理好与患者交流时的各种小细节,如患者出现不适时护理人员可轻抚额头进行关怀,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对其善意的关心[11]。

⑤加强护理服务中的人性化: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人性化护理,对于行动不便或年纪较大的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比如可以在平时多为患者做一些日常小事等。而对于患儿,可通过玩游戏、讲故事等方式提供适合他们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平均治疗时间:护理人员记录好每例患者从治疗开始至结束的时间,再算出两组的平均治疗时间。②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估。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采用科室自制量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评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护理前下降更明显,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P 46.7±3.2 46.1±3.5 1.266>0.05 34.8±5.1 43.2±4.9 2.095<0.05 52.5±3.7 52.2±3.9 1.302>0.05 35.4±2.2 44.3±2.6 2.089<0.05

2.2 两组平均治疗时间对比

两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平均治疗时间对比[(±s),h]

表 2 两组平均治疗时间对比[(±s),h]

组别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P 9.85±1.24 16.27±1.98 2.286<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4.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核心是“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树立患者的自信心,还能让患者体会到人文关怀,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而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12]。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这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影响。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等做一个全方位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护理措施。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且在沟通过程中注意态度和技巧,让患者听着舒服并觉得是在为他们着想,避免产生护患矛盾;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询问患者是否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

在该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较护理前下降更明显。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9.85±1.24)h,对照组为(16.27±1.98)h,两组平均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4.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余新花[13]的研究中,实施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下降,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观察组(91.7%)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人性化管理在急诊科管理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急诊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能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滕艳.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01.

[2]冯彩虹,张小凤.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9):81.

[3]赵桂荣.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92-94.

[4]李娟.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2012,28(12):28-29.

[5]李金慧.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3(30):93.

[6]沈敏.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旬刊,2013,12(8):573-574.

[7]黄奇花.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6):1154.

[8]李艳花,唐锦幸.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s2):154-155.

[9]胡慧.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急诊科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11(11):975-976.

[10]俞小燕.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5(s2):92.

[11]王宝菊.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1):246-247.

[12]郑绪莲.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4,11(2):74.

[13]余新花.人性化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3):54-55.

Evaluation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th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ZENG Xiu-hua
Feicheng Mining Central Hospital,Feicheng,Shandong Province,271608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th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Methods 100 cases o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pectively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humanistic nursing,and the average treatment effect,anxiety score and depression score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to the nursing staff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SDS score and SAS score before nurs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s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9.85±1.24)h and (16.27±1.98)h,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average treatment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98%vs 84.0%)(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an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improve the adverse emotions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and 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Humanistic nursing;Department of emergency;Nursing;Effect

R47

A

1672-5654(2017)07(b)-0013-03

2017-04-15)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013

曾秀华(1969-),女,山东肥城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救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急诊科人性化护理人员
超声技能提升对急诊科住院医师能力提高的影响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