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医学科中应用效果评价

2017-08-31葛红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0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葛红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体检中心,江苏南通 226001

护理风险管理在老年医学科中应用效果评价

葛红芳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体检中心,江苏南通 226001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医学科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12月老年医学科收治120例患者为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老年医学科收治130例患者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老年医学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包括: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保证环境的安全。结果 观察组老年医学科护理安全评价(94.26±3.39)、护理满意度(96.76±1.34)高于于对照组的(88.78±5.28)、(91.56±3.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 1.54%、护理投诉 0.77%低于对照组的6.67%、5.00%(P<0.05)。结论 老年患者是护理风险的高危人群,在老年病护理中,要加强识别护理风险,有效评估风险所带来的伤害,针对性的采取防范措施,从而降低护理的风险性,让护理更加安全有效。

护理风险;管理;老年医学科;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在操作、处理、抢救等环节中所导致患者发生伤残等不良事件,包括护理事故、意外伤亡、并发症及因护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纠纷等[1],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住院人数越来越多,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对疾病反应不敏感,行动不便、自理能力下降、记忆力和生理功能衰减,加上多种疾病影响且病情复杂、恢复缓慢,使得护理更加困难,增加了病房护理风险,稍有不慎,极易发生跌倒摔伤、药物过敏、烧伤烫伤等意外,甚至会出现猝死现象[2],所以必须针对老年病护理风险具有几率大、复杂性及危险性的特点,仔细分析各种潜在的风险,对老年病护理风险进行正确评估,重视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变化,积极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护理质量[3]。该文对老年医学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12月老年医学科收治120例患者为作为对照组,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男68例,女52例,年龄 57~89 岁,平均为(68.26±7.22)岁;在安全护理的过程中,配置10名护理人员,年龄在21~45岁,平均(32.35±4.48)岁;大专学历 5名,本科 5名。 2016 年 1—12月老年医学科收治130例患者为作为观察组,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高血压病、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男70例,女60例,年龄55~92岁,平均为(69.01±6.13)岁;配置 11名护理人员,年龄在22~46 岁,平均(33.35±4.50)岁;均为专科以上学历,6 名为本科毕业生。两组老年医学科患者护理人员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进行老年医学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护理措施包括。

1.2.1 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责任护士为小组成员,对患者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制定出详细相关症状护理的预案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护士长根据月工作计划制订每天、每周的护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到个人,在科室公布,与个人考评挂钩。老年病房护理风险较高,制定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确保各个环节无阻碍地进行。为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如各项仪器的使用熟练度等。

1.2.2 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新护士入职前要经过专业培训,并尽量在经验丰富的护士带领下工作;全面了解老年患者的状况,尤其是病情严重者,更应加强重视;其次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严格按照医院规定进行每一项操作,特别是重要仪器或一些新设备的使用,需熟悉其性能和操作程序,加强养护。在日常工作中多观察细节,并及时总结经验,对存在的疑点和难点,应尽快弄清楚,采取解决措施;老年患者往往是多种疾病缠身,而医学治疗条件有限,所以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通过心理引导,培养老年患者的乐观情绪[4]。掌握各种文件的书写技巧,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责任心教育,实行专人专管记录提醒制。重视药理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科室建立药物使用手册,利用晨会和科室讲课时间组织学习,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掌握各类药物相关知识。

1.2.3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 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状及身体状况,与其家属进行交流,使其和患者能够明白要配合的内容,同时应使其明白老年病房护理本就是高风险工作,患者在接受服务时就可能会受到损害。

1.2.4 保证环境的安全 病房内的物品不能乱堆,地面不能太滑;楼道要畅通,有维护栏杆;卫生间使用坐式马桶,地上铺设防滑垫,安装扶手;对一些夜尿较频但反应迟缓的患者,应使其学会在床上大小便,并将呼叫器等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安全评价指标 包括病房管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文书书写及护理技术操作,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安全越高;②护理不良事件(烫伤、压疮、跌倒、药液外漏致皮下坏死、给药错误、穿刺问题、漏执行治疗等);③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护理满意度,患者根据标准评分,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护理满意度高。④护理投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护理安全评价、护理满意度比较应用t检验,护理不良事件及投诉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老年医学科护理安全评价(94.26±3.39)、护理满意度(96.76±1.34)高于于对照组的 (88.78±5.28)、(91.56±3.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 1.54%、护理投诉0.77%低于对照组的 6.67%、5.00%(P<0.05),见表1、2。

表1 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安全评价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1 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护理安全评价及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护理安全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n=130)对照组(n=120)tP 94.26±3.39 88.78±5.28 3.24<0.05 96.76±1.34 91.56±3.09 3.16<0.05

3 讨论

老年医学科护理中风险分析原因包括:①患者因素。年龄及自身疾病因素,老年患者往往是各类疾病的高危人群,往往同时患有几种疾病,因此治疗护理更为复杂[5]。患者自身因素年纪较大,行动坐卧都有不便,身体协调能力较差,如关节病患者很容易跌倒;老年人常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身体器官极易遭到损害,即便是日常饮食,也可能会出现吞咽障碍;老年患者本身缺乏自信,或存在焦虑、烦躁等心理情绪,影响护理人员工作;患者使用自带物品或药物,如热水袋等,容易发生意外[6]。②护理人员因素。随着老年患者人数增多,护理管理工作量大,出现护理人员不足状况;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且缺少经验,如导尿时一次不能成功或静脉穿刺失败等[7];解决突发事故的能力不足,在老年患者情绪激动或脾气暴躁时往往不知所措,心理素质差者,甚至会和患者发生冲突;法律责任意识薄弱,不能正确认识到错误的护理行为所导致的后果,且往往不能及时改正;工作态度不认真,如遗忘某些关键事项、交接班不清楚等;缺少与患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护理操作解释不到位,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退行性改变如、视、听、触觉、理解能力下降与之沟通出现不同程度障碍,护士解释患者没听到或没解释,出现安全问题。对药理知识缺乏对药物效应认识不够、错误用药、对药物相互配伍缺乏了解。执行给药时间不准确[8]。③组织管理因素 组织领导不得力、安全保障制度缺乏、风险管理体系不全,如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监控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源配置不足、设备设施不全[9]。医院制定的护理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落实方面存在困难,呼吸机、监护仪等专业仪器配备不足,平时使用不当、养护不周,应急方案不合理,没有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

表2 两组不同护理模式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比较[n(%)]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护理保健的要求也日益增高,临床中老年病的危害严重,因此对于老年病的护理尤为重要[10],该文通过对老年病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然后针对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能够进一步维护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根据内科老年病房的特点,建立病区安全管理制度,并积极落实,以防范各种错误出现[11],加强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做好监督工作;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其责任心,既为了能够照顾好患者,也为了自我保护[12]。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使患者能够明白要配合的护理内容,可促进医患关系,且有利于患者恢复[13];保证环境的安全。结果观察组老年医学科护理安全评价(94.26±3.39)、护理满意度(96.76±1.34)高于对照组的(88.78±5.28)、(91.56±3.09);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1.54%、护理投诉0.77%,低于对照组的6.67%、5.00%(P<0.05)。值得临床应用

[1]吴春燕.老年病房护理风险管理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03-104.

[2]陆丽芬,葛正中.风险管理在老年病房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12,3(7):588-590.

[3]白秀荣.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7(23):5642-5643.

[4]张君玲.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13,23(24):3780-3781.

[5]卢素芳,王先英,李敏.护理风险评估表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及分析[J].当代护士,2016,12(6 上旬刊):102-104.

[6]陶鑫,张晓静,卢艳.老年住院患者陪护预防跌倒知信行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4,29(23):16-17.

[7]林华,余丽君,房兆.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9(10 上旬刊):28-29.

[8]邱文莉,宋润路,王萧逸,等.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安全质量[J].护理学杂志,2014,29(23):20-22.

[9]王庆碧.护理风险管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4(5):38-40.

[10]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29(3):1-3.

[11]蔡燕,王绚璇,龚勋,等.民营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实施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4315-4316.

[12]李映晖,吴志娟,丁涟沭,等.前馈控制在老年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6):3191-3192.

[13]罗跃全,王庆梅,郭继卫,等.ICU护理风险管理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442-444.

R47

A

1672-5654(2017)07(b)-0092-03

2017-04-16)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092

葛红芳(1980-),女,江苏南通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体检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风险管理护理人员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医学研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