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盈余管理方法识别与分析

2017-08-29刘佳昕

国际商务财会 2017年7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

刘佳昕

【摘要】盈余管理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同时也不能得到良好的市场反应。本文以东土科技公司为例,采用经验识别法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进行剖析,阐述盈余管理带来的经济后果,提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建议。研究发现,东土科技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获取非经常性损益、并购高业绩承诺公司来进行盈余管理。对此,本文提出要细化会计信息披露要求,同时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与违规的处罚力度。

【关键词】东土科技;盈余管理;识别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0 F275

隨着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盈余管理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企业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的方法对企业本身的业绩进行粉饰,对投资者决策产生错误的引导。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各不相同,有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操纵、利用合并报表范围、通过关联方交易、提高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等方式。本文以东土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对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案例背景

(一)公司的基本简介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00年3月27日的北京依贝特科技有限公司。2004年2月19日,北京依贝特更名为北京东土国际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06年10月 8日,东土国际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2009年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2012年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东土科技现为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为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是专业的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较早进入工业以太网领域,2009年公司成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全球第八大厂商,亚洲市场第三大厂商。最近两年,公司加大了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布局,新设或收购公司,拓展智能电网领域和军品领域的业务。2016年年报显示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两类:军工及工业互联网产品、大数据及网络服务。军工及工业互联网产品占总营业收入的61.85%,大数据及网络服务占总营业收入的37.67%。

(二)存在的危险信号

1.业绩未达到机构分析师的预测

Abigalel和lydia(2000)从分析师的预测方面研究了盈余管理的动机,发现企业高管更愿意根据本企业股票交易中的一些买入或卖出的建议确定如何调节盈余,如果得到了卖出的评价,则很有可能报告负的非预期应计项目来调节盈余。东土科技公司在上市后业绩先下滑后迅猛上升,2015年,逾50家机构组团调研东土科技。2015年机构对公司短期趋势的判断是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2016年有22家机构密集调研东土科技。本文搜集各证券公司分析师对东土科技2016年业绩的预测,得到每股收益均值在0.37,市盈率70.6,净利润为1.35亿元。而在券商分析报告公布日,公司业绩均未达到预测值,预示着年报存在盈余管理风险。

2.高管变动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会导致盈余管理的发生。2015年2月25日,李明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会于2015年7月10日新聘吴建国为董事会秘书。2016年11月7日,公司原财务总监张鸫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职务,董事会新聘任董桂英担任财务总监。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人员变动较频繁,而2016年年报披露之前,公司财务总监的离职可能预示公司盈余管理的风险。

3.大量投资并购活动需要增发股票再融资

李增福等(2012)以2006~2007年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股权再融资的84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上市公司会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及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章卫东等(2013)认为,采用不同增发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的上市公司,在再融资之前都进行了应计盈余管理。公司在2016年进行着南京电研的收购,以高于目前市场交易价格的收购使得公司有动机提升公司盈余,提升股价,确保增发成功。

二、盈余管理的行为与识别

(一)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大幅提高

Landry,S.(2003)选择了437家研发投入大的公司,实证分析得到:当公司为了满足债务条款或平滑利润,会通过自主选择费用或资本化来进行盈余管理。许罡等(2010)通过研究发现,当公司为了扭亏或进行再融资时,会利用研发支出资本化来进行盈余管理。刘瑞(2012)将公司按盈利情况进行分类,发现:盈利良好的上市公司中,研发费用资本化出于利润平滑及配股动因;对于高盈利上市公司的主导动因则是利润平滑、配股及债务契约动因。

在东土科技2012年IPO时,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考虑研发费用资本化,涉及研发费用均按费用化处理。其自从2015年才开始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而对于2013~2014年业绩的下滑,2015年开始进行资本化能有效的调控盈余。同时,公司有增发股票进行并购的需求。所以本文认为,公司有利用研发费用资本化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及行为。表1显示公司近3年研发支出基本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2016年公司大幅增加研发投入,总金额较2015年上涨了6 336万元,上涨幅度为137%。2015年公司将三个项目进行了资本化,分别是入门级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系列一期、车载以太网交换机Aquam开发项目、千兆同步系列交换机GPT开发项目,总共4 620万元。这三项当年没有转入无形资产,而是于2016年全额转入无形资产。2015年是本公司第一年进行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无参照标准,故以下主要分析2016年研发费用资本化大幅增加的情况。但2015年所进行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相应地减少了一些管理费用,提高了公司利润。

2016年公司年报显示,其加大研发力度,购置研发用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研发项目,故研发投入大幅上升。因购置研发用的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不计入研发支出里,本文将其因素剔除。整理公司年报数据后,公司2015~2016年研发支出的结构,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公司2016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为23.9%,相比2015年增长了94.31%。资本化支出增长312%,费用化支出增长67%。公司年报解释为报告期内Emerald系列军用服务器、SDN工业交换机(一期)、二层三层入门级机架式交换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工业服务器产品(一期)、铁路3.0规范应用交换机、通信芯片技术等六个研发项目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同意,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该六个项目符合资本化条件,在费用发生时予以资本化计入“开发支出”。对比2015年年报发现,此六个研发项目是2016年立项并进行研发投入的。其中,通信芯片技术资本化金额高达1 132万,占资本化总金额的53%。一般而言芯片技术是高科技公司的技术难点,在尖端科研领域成功率很低,且研发成果投入使用并获得经济利益有较大不确定性。本文认为将其在费用发生时资本化有不妥之处。同时,公司在2016年并没有详细披露相关信息,故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和操作空间。

(二)非经常性损益大幅增长

魏涛等(2007)分析认为,公司无论处于亏损还是盈利状态都普遍采用操控非经常性损益交易的力度和时点来进行盈余管理。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影响着企业营业外收支的情况,超出了企业自身的经营范畴。对于非经常性损益异常的情况,并且以此来获得当期大量盈余的,可以说明企业存在利用真实活动,业务交易,来操纵企业的当期盈利状况,但是这种情况一般不具有可持续性。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公司的政治环境影响了企业的资源甚至业绩。政治环境较好的公司,能给企业带来许多現实利益,政府补助就是其中之一。政府补助的大幅增加使得公司的税前盈余也相应增加。但是,政府补助显然是不可持续性的,通过调节非经常性损益来进行真实盈余管理,并不能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同步的提升。

表3列示了东土科技2014~2016年的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通过表3,可以清楚的看到2015~2016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有3倍的提升。2015年公司获得的政府补助相比上一年增加了211%,金额约增加了1 300万。2014~2016年政府补助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22%和11%。同时,根据财务报表附注可以看到,2016年共有两项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共计6 463万元。一项为宜昌公司建厂的产业扶持基金,另一项是北京市高精尖产业项目基金。其余项目公司均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补贴,在收到时就确认了营业外收入,共计1 565万元。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的相关规定,补助收入是否计入当期损益需要管理人员的主观判断。在对是否与资产相关亦或是与收益相关的判断,并没有明确界定。因此,管理人员也有了一定的操作空间。可能存在自主决定政府补助类型,增加当期收益。

图1将政府补助与利润总额相比较,直观反应出,非经常性损益为利润总额的提升带来较大帮助。公司在2012年创业板上市后,业绩出现下滑。2013年,利润总额下降19%;2014年下降28%。而终于在2015年有了强势的回升,上涨178.28%;2016年利润总额相比上年又上升73%。2015~2016年的利润上涨,一部分也得益于2015~2016年政府补助量的增长。据此本文判断,东土科技可能在政府补助上进行了盈余管理,一方面获取了大量政府补助;另一方面,把原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分类为与收益相关的补助,增加当期营业外收入。

(三)大量进行股权投资

东土科技公司上市后,于2015年第一次利用资本市场完成并购。当年,公司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了拓明科技100%股权。2016年公司完成了发行股份并支付现金购买和兴宏图100%股权、东土军悦49%股权、上海远景49%股权。在近两年,公司不断通过投资收购扩展业务、扩大市场。积极关注潜在并购对象,利用资本市场和并购手段不断扩充技术领域,完成战略布局和技术壁垒平台,壮大公司实力。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增长64.4%;实现营业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87.11%;实现利润总额1.40亿元,同比增长72.99%;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同比增长104.42%。公司传统的主营业务刨除了并购因素后,并无较大增长。公司营收大幅增长,一方面来源于军工业务增长,另一方面也受并购子公司2016年合并报表影响。

公司在2016年新买入了北京和兴宏图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权,使会计报表主体扩大,从而增加了会计主体的利润总额。由于本次收购在2016年5月完成,因此公司从2016年6月开始合并和兴宏图利润表。截至2016年底,北京和兴宏图科技有限公司对合并范围利润表带来净利润3 988.10万元,占总净利润的33%。

在大量的收购时,也伴随着被并购公司的业绩承诺。2016年5月完成收购的和兴宏图实现全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 163.92万元,高于其2016年的业绩承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4 020万元。以前年度收购的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利润承诺5 200万元,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 410.41万元。北京东土军悦科技有限公司2016年度承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人民币1 445万元,其2016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 363.47万元。可以看到,上述公司均超额完成了利润承诺。给东土科技带来了巨额利润。

与此同时,公司2014~2016 年上半年商誉分别为0.51亿元、6.15亿元和10.8亿元,占当年资产总额的9.42%、43.21%和43.6%。本文认为,公司存在高估并购方支付的对价资产,间接实现利用公允价值增值损益的行为。2014年1月东土科技受让股权以1 500万元获得东土军悦51%的股权。2015年东土军悦的整体估值增长385.71%,而其2015年前5个月还出现312万元的亏损,故质疑对价出现高估。2016年收购和兴宏图100%股权时,公司付出了6.82亿元的估值对价,比公司账面净资产溢价11倍。公司大幅溢价进行并购,形成了大额商誉,也使近两年来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大幅增加。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关注到东土科技公司上市后业绩先下滑后迅猛上升、本身高管变动,以及近两年大量进行投资并购活动的现象,基于动因分析,得到公司会有盈余管理的动机。在行为识别上,分别从研发费用资本化、非经常性损益及股权投资三个方面,分析东土科技公司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得出以下结论:

1.高科技企业由于其研发支出较大,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

而资本化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的主观判断,企业如果将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而少计费用,就可以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2016年东土科技公司研发费用资本化比例大幅提高,而尖端科研领域成功率较低,获得经济利益有较大不确定性,管理层认定的资本化时点有不妥之处。

2.政府补贴依赖公司的政治关系,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真实利润,没有真正提高公司经营业绩

2015~2016年,东土科技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有3倍的提升,使得公司利润总额从下降到回升。公司可能存在自主决定政府补助类型,增加当期收益。

3.在报告期内,公司可以增加一些盈利能力好的公司,提升了合并利润

通过业绩承诺,降低了公司营运风险,为整体利润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同时因为巨大的商誉,提高了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二)建议

1.细化会计信息披露要求

因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有必要对研发支出进行强制披露,以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可以适当增加当期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资本化比例出现较大变化时,要具体说明原因。同时,应该要求公司结合行业及自身特点,披露本企业研究或开发阶段的具体划分标准,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解释,而不是直接引用会计准则。对政府补助信息披露方面要细化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区分,根据实务中判断的难点问题出台解释性文件,明确区分标准。

2.加大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与违规的处罚力度

目前监管不力的状况使很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企业有恃无恐,因此有必要加大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在对高科技上市公司审计及监管过程中,要重视对政府补助、研发支出、并购投资的审查。确保企业真实、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而没有对重要信息隐瞒,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证监会要对披露违规现象严厉处理,如提高其再融资条件等,引导企业进行有效信息传递。

主要参考文献:

[1]魏涛,陆正飞,单宏伟.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作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1):113-121.

[2]卢太平,张东旭.融资需求、融资约束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14(2):59-66.

[3] 林永坚,王志强,李茂良.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1):4-14.

[4]李增福,鄭友环,连玉君.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2):49-56.

[5]宋娟.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
股权融资方式下盈余管理综述
企业盈余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
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关于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及防范措施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会提高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