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能源贸易转型

2017-08-23王岩何山水

经济与管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足迹逆差需求

王岩 何山水

摘 要:对外开放政策使我国贸易取得了巨大顺差,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随着贸易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贸易进口快速增长,能源贸易基本处于逆差状态。由于能源消费的增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面临枯竭,为此,十七大提出控制能源消费,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展现我国良好形象。在此背景下,基于我国能源贸易发展现状,构建能源贸易生态足迹账户并对我国能源贸易生态足迹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应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国际能源合作,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关键词:需求;逆差;生态足迹;转型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7)04-0083-06

一、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经济腾飞的过程中能源作为动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两方面。在能源生产方面,2014年能源生产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与1978年相比能源生产总量增幅達到4.76倍;在能源消费方面,2015年我国的能源消费量为43亿吨标准煤,与1978年相比能源消费总量增幅达到6.5倍。由此可见,我国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贸易基本处于逆差。伴随着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大气污染、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民工作、生活。为此十七大提出节约能源,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能源革命,控制能源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十三五”规划,对能源战略进行了规划,提出深化能源改革,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提高新能源比重。

在此背景下,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模型来分析我国能源贸易生态账户盈亏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能源贸易转型的建议,这对于我国深化能源革命,保护环境,缓解贸易摩擦,实行能源贸易转型都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际上关于能源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能源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Glanger和Klaft(1978)提出美国经济和能源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Lucas(1988)通过建立能源约束下的卢卡斯模型,得出结论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先实现能源投入量增长。第二,能源贸易与生态关系的研究。Willian Rees(1992)首先运用生态足迹法对能源贸易携带“生态包袱”的转移量进行测度,Wackernagel(1996)对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完善。Van den Bergh(2000)认为伴随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和能源进口增长,生态逆差增长,中国应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消费模式转型。第三,研究国家间能源贸易合作。Milove(2008)提出中俄将在能源领域展开更广泛合作。

国内关于能源贸易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即研究能源贸易与生态关系、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探讨能源贸易、我国和贸易伙伴之间能源合作,能源贸易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关系。在能源贸易与生态关系方面,潘忠文、陈光春(2010)对广西与东盟能源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刘建伟(2011)运用生态足迹法对我国能源贸易进行了测度,提出能源贸易生态账户存在逆差。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能源贸易方面,余敏友、唐旗(2010)阐述了WTO对我国能源贸易的影响;在我国和贸易伙伴之间的能源合作方面,谢文心(2012)对中俄能源贸易的互补性做了实证研究,提出我国对俄罗斯能源具有刚性需求。张生玲等(2015)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能源贸易合作,创造新的经济传奇。在能源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孙文秀、赵媛(2004)认为能源、环境、经济之间相互制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韩智勇等(2004)对我国1978—2000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张生玲(2009)提出了能源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张博(2014)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能源贸易规模扩大,而能源贸易规模扩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综上所述,能源贸易文献很丰富,对能源贸易与生态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地区,很少从宏观上探讨能源贸易与生态的关系。为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能源贸易发展现状的阐述,运用生态足迹法建立生态账户分析我国能源贸易概况,对我国能源贸易进行评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三、我国能源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能源,国际上并没有统一定义,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能源就是产生热能、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能量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包括煤炭、天然气、石油、风能、太阳能、水能、核能等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以及新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在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增长。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一)能源贸易快速增长,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能源贸易开始缓慢增长,21世纪初能源贸易进入快速稳步增长时期,能源贸易在对外贸易中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增长迅猛引发的。从表1可以看出,1990—2011年能源贸易总额保持高速增长,2012—2013年能源贸易增长速度放缓,2014年能源贸易总额首次出现回落,相应的,能源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在2014年减少到7.03%。这标志着我国能源贸易转型初见成效。

从表2可以看出,1990—2013年我国能源进口总体保持增长。2013年能源进口量73 421万吨标准煤,较1990年增长了55倍,由于受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政策转变等方面的影响,能源进口量下降为71 024万吨标准煤。从2000年开始能源贸易保持净进口状态,2000—2013年能源净进口量增长较快,2014年能源净进口量回落到63 370万吨标准煤。这表明我国能源贸易快速发展,能源贸易额和贸易总量同时增长。

(二)能源进口持续增长,能源保持净进口

从表2可以看出,能源进口持续增长,能源保持净进口增长。1990年我国能源进口总量为1 310万吨标准煤,能源贸易盈余4 565万吨标准煤,进入21世纪,能源进口迅猛增长,2004年进口增长率达到32.64%,能源净进口量达到14 950万吨标准煤。2005年能源进口量小幅度增长,净进口量为15 504万吨标准煤。2006—2011年我国能源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其中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能源进口增长放缓。2012年以来我国全面实行节能减排,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政策,能源进口总量增速再次放缓,但能源净进口量仍然增长。

(三)石油在能源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

从表3可以看出,能源进口中绝大部分是石油类产品。从2000—2014年数据看出,石油占能源进口总额中的份额始终在66%以上,2008年这一份额高达93.92%,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具体来说,2000年石油在能源进口总额中的份额为89.73%,2001年由于战争因素、“9·11”事件影响,石油进口和能源进口总额下降。2002—2004年石油进口额和能源进口总额小幅度增長,石油在能源进口总额的份额小幅度增长。从2005年开始石油进口额和能源进口总额大幅度增长,石油在能源进口总额中份额高达93.92%。2009年之后由于金融危机、国家实行新能源政策,尤其是进入2012年以来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石油进口额和能源进口总额下滑,石油在能源进口总额中的份额不断回落,到2014年这一份额降至76.71%,这表明我国实行节能减排、新能源政策初见成效。

(四)能源贸易地区集中,面临的风险多样

我国能源贸易伙伴主要集中于中东、非洲和俄罗斯。中东地区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如中东地区一直是美欧争夺要害,是种族冲突和民族冲突集中地区,中东地区局势变动容易给我国石油运输、价格、供给带来负面影响。我国和非洲国家关系融洽,但是非洲地区政局不稳、经济落后,在非洲国家投资开发能源风险较大。俄罗斯是我国石油、天然气重要贸易伙伴,随着“贷款换石油”协议实施和油气管道铺设,我国和俄罗斯贸易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但是在管道建设中前期投入成本大、技术要求高,还要面对日本的竞争,所以与俄罗斯的合作面临一定的难度。

四、基于生态足迹视角的我国能源贸易测度

生态足迹由William Rees和Wackernag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生态足迹是用生态性生产面积表达特定的经济系统和人口对自然资源消费量,并与该地区实际生态供给能力比较,衡量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1]。学者利用生态足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将其引入不同领域的研究,如将生态足迹引入国际贸易、生命周期、能源利用等领域。

(一)模型假设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有两个假设:一是本文讨论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与废弃物排放数据是可以计算的,即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来衡量。不能用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衡量的资源投入和废弃物排放忽略不计。二是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可以用均衡因子进行转换。本文的均衡因子如表4所示。

(二)构建模型

依据生态足迹方法分别构建能源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公式[2]。

能源进口生态足迹:

EM=ΣEMi=Σ(Mi/Fi×Ei)(1)

EM表示能源进口生态足迹,Mi表示第i种能源进口量,Fi表示第i种能源全球平均足迹,Fi=2/3i,2/3表示假设在全球排放的CO2中,2/3被林、地吸纳,剩余被海洋吸收,Ei表示第i种能源均衡因子。

能源出口生态足迹:

EX=ΣEXi=Σ(Ci/Fi×Ei)(2)

EX表示能源出口生态足迹,Xi表示第i种能源出口量,Ei表示第i种能源均衡因子,Fi表示第i种能源全球平均足迹。由此能源贸易生态账户为:

ES=EM-EX(3)

当ES>0时,能源贸易生态顺差;当ES<0时,能源贸易生态逆差。

(三)数据说明与指标选取

在测算生态足迹时,本文参考《中国统计年鉴》将能源划分为四大类,煤与煤制品、石油与石油制成品、电力和天然气。在计算生态足迹时将各类能源的消费实物量转化为标煤量,再将各类能源的标煤量转化为相应的热量[3]。

本文按照生态足迹法,将消费项目划分为能源消费和生物资源消费两类,能源消费项目是指直接消费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煤、天然气和电力等。生物资源消费是指在商品消费中所隐含的能源,主要是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和动物产品四大类商品。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将这四类商品细分为38项商品[4]。

在计算能源贸易生态账户时,要计算直接能源贸易足迹和隐含能贸易足迹。直接能源贸易足迹测算主要涉及石油、煤、天然气和电力等能源消费项目;隐含能源部分生态足迹测算主要涉及生物资源消费项目。本文测算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和《中国统计年鉴》。

(四)能源贸易生态足迹测算

1. 直接能源贸易足迹测算。在计算中,将各类能源消费实物量转化为标煤量,再将标煤量转化为相应的热量,通过热量与土地面积转换系数的比值计算出各类能源消费所占用的足迹[5]。全球能源平均足迹如表5所示。

2. 贸易隐含能部分的测算。隐含能生态足迹指贸易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即通过贸易活动转移的生态影响。

计算嵌入能生态足迹,公式如下:

Bi=Ai/AQi(4)

Bi为第i种商品嵌入能生态足迹,Ai为第i种商品贸易量,AQi为第i种商品全球平均产量。

C=Σ(Bi×Ei) (5)

C为隐含能生态足迹。

隐含能的生态足迹如表6所示。从表6可以看出,2002—2003年能源进出口生态足迹很大,这表明这两年对外贸易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巨大。从2004年开始,我国能源进、出口生态足迹总体保持回落,2004—2007年能源进出口生态足迹保持较大数值,2008—2009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足迹萎缩明显,2010年我国能源贸易生态足迹增长很快,达到357 830.8万hm2,2011—2012年,我国能源进出口生态足迹小幅度增长,进入2013年我国能源进出口生态足迹回落到39 547.1万hm2。

3. 能源贸易生态账户分析。依据(1)~(5)式,计算出能源贸易生态账户余额情况,具体如表7所示。2002—2013年,能源贸易生态账户总体保持逆差状态,200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贸易量大量萎缩,能源贸易生态账户首次从逆差变为盈余。伴随着经济转暖,危机缓和,2010年能源贸易生态账户再次出现逆差,然而之后的三年内生态逆差不断减少,这与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密不可分。

从图1看出,2002—2010年石油进口生态足迹保持增长态势,从2011年开始,石油进口生态足迹开始回落;2002—2007年煤炭进口生态足迹开始 逐年增长,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煤炭进口生态足迹下降,2009—2011年煤炭进口生态足迹快速上升,从2012年开始,煤炭进口生态足迹也开始回落,电力的生态足迹基本保持稳定。从图2看出,2008年前石油出口生态足迹小幅度波动,总体保持增长,2010年后呈现回落态势,2008年前煤炭出口生态足迹下降明显,从2009年开始煤炭出口生态足迹基本稳定,由于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很小,2002—2013年电力出口生态足迹始终保持稳定。

(五)结果分析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我国能源贸易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我国能源贸易存在生态逆差。在能源贸易结构中,煤炭、石油份额过大。在能源出口生态足迹中,由于国家倡导新能源政策,实行新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监控,煤炭出口生态足迹大幅度减少。在能源进口生态足迹中,由于石油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带来石油对外依存度日益增长,石油进口生态足迹居于主导地位。

五、我国能源贸易转型建议

(一)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改善环境是我国能源发展内在要求,为此“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从“十三五”能源规划可以看出其核心任务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利用率需要新节能技术,要把发展新节能技术作为主要对象,重点开发能源消耗量大的领域。此外,我国应将能源结构政策转变为“以煤为基础,多元化发展”。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做到以煤为主,积极推进高效、节能、清洁的煤电,提高发电用煤的比重,降低燃煤比重,减少石油消费,促进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使用。

(二)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加强能源国际合作

进入2015年,我国建设“一带一路”进入全面务实阶段,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应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能源合作。具体来说,要加快中俄能源合作,深化与中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实现与中东多元化的能源合作[6]。2014年我国和俄罗斯在天然气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然而日本始终在与我国竞争俄罗斯能源,成为中俄能源领域合作的负面因素。因此我国应该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将中俄能源合作向纵深推进。中亚能源丰富,我国和中亚天然气合作空间广阔。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带动中亚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与中亚地区的合作必然深化。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我国和中东地区能源合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如2015年我国和伊朗签署商品换石油协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东地区政局动荡,在与中东地区合作时要谨慎。

(三)建立以石油为核心的能源储备机制

作为石油消费大国,我国能源贸易主要体现在石油进口,我国能源安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安全。建立科学的石油储备机制,有利于扩大能源贸易,确保能源安全。建立石油储备机制,需要从扩大石油储备规模,实现石油储备多元化入手。目前我国石油储备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应抓紧建设石油储备基地,继续扩大储备规模,增加原油和成品油储备品种。

此外,在石油储备上实行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相结合。战略储备是指政府出资建立石油储备,预防石油供给短缺、价格剧烈波动,稳定石油安全。商业储备是指为了应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由需求大户自行出资储备。石油储备实行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结合又可以分散风险,确保石油安全。

(四)鼓励企业海外投资

我国企业要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目前我国三家石油公司已经在海外上市,开始利用海外市场,海外资源。为保障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顺利实施,政府要实行一系列措施,成功实现“走出去”战略。具体来说,政府通过签订双边或多变条约实现对海外投资的保护,也可以给予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对海外投资项目给予信贷支持和财政资助。

参考文献:

[1]尹璇,倪晉仁,毛小苓.生态足迹研究述评[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45.

[2]刘建伟.1991—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生态足迹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大连理工学报(社科版),2011,32(2):22-26.

[3]李玉照,李智.我国1999—2008年能源生态压力动态分析[J].生态经济,2010(9):173.

[4]王岩,何山水.生态足迹视角下我国能源贸易评价[J].生态经济,2013(11):55-58.

[5]李智,鞠美庭,刘伟,等.中国1996年~2005年能源生态足迹与效率动态测度与分析[J].资源科学,2007,29(6):54-60.

[6]张生玲,魏晓博,张晶杰.“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能源贸易与合作展望[J].国际贸易,2015(8):13-14.

责任编辑:关 华

猜你喜欢

生态足迹逆差需求
恩施州生态效益分析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喀纳斯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生态约束”下的柴达木地区适度人口容量分析
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