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实施“I+E”课堂教学法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实践与反思
——以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为例

2017-08-18黄欣

运动精品 2017年2期
关键词:柳州市体育锻炼课外

黄欣

(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广西 柳州 545000)

小学实施“I+E”课堂教学法在体育实践课中的实践与反思
——以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为例

黄欣

(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广西 柳州 545000)

上好一堂体育课不容易,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更不容易,这需要短期效果和长效的结合。就某项技能学习而言,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除了教师教法外,还包括学生的认知和技能水平、身心状况、学习态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教学进度,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实质性的达到教学期望值。但试想,我们将要求降低一些,使学生能够易于接受,把这些整合起来,持之以恒地贯穿到我们的课堂中,也许能成为一个突破口。转而言之,如不能立刻起效,也力争寻求一个“长效机制”,做到积少成多。我们要的是在这种“长效机制”中让学生乐于去学,乐于合作参与体育活动,并掌握体育知识技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柳州柳石路三小的1078名小学生,均为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的在校学生。

1.2 访谈法

走访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其余3名体育教师、班主任等,就实施I+E”课堂教学法过程中的相关看法和问题进行咨询与探讨。

2.3 问卷调查

为了了解学生对各项指标的接受程度,设计了“你是否乐意参与I+E”简易的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078份,回收有效问卷1078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3 结果与分析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形式的过程。能够实现这“三个多”的确不容易,特别是现如今体育教材的种类繁多和掌握难度加大、器材普及度广、学生的个体认知水平都在提高,我们的体育课已经不再随意和单一,“老套”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所以在经过几年的探索摸索,希望运用“I+E”课堂教学法能够形成突破,自2013的课程实践后,下面是一些实际体验的感受和看法:

3.1 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求的是做到“三到位”,即师生课前准备好相应的器材

2.2 辅助练习及1-2个本课教学外训练点

辅助练习这项我们主要体现在准备部分,首先我们对辅助训练实施过程中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体现所选教材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练习难度和密度适宜,学生参与面广,学生训练有素,预设效果明显。如在教学轻物投掷远时,设计能让学生体会“投”的环节,比如投掷纸飞机、两名同学自编“花式”互投等。学生能在投远学习前,初步体会投的动作(即腿部蹬地,转髋,快速挥臂,身体协调配合),从而形成对投掷的感官意识。

1-2个本课教学外训练点,这一内容是在教学基本部分最后环节,一般是结合教学内容来设定,目的就是提升专项技能动作的水平,经过精心设计、并能够给与学生适时评价,并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如在教学轻物投远一课,投准作为一个教学外的训练点;设置不同种类的目标,投中目标得相应分数,小组间计算总分。这在教学投掷动作时,学生能从中体会投掷的作用得到启发,体现实效性,激发求知欲。在原来反复练习投掷动作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更能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这项技能。

2.3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一直都广泛用于体育教学中,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们之前分组情况大致为,第一种情况为男分成两组,女分成两组,数量分别为每组6-8人;第二种情况为2人一组;第三种情况是根据器材数量或场地大小分组;无论怎样分组都存在着随机性。

“I+E”课堂教学法对小组合作学习有着一定的要求,设定每组人数为四人,男女不限。要求:其中的一人由体育成绩为A等的学生担任组长,任务职责为记录分数(教师会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另一人为体育成绩在B-C等中选出学习积极性高、活泼的学生担任副组长,一人为各方面没什么突出表现的学生,一人为成绩较差处在D等的学生。小组中存在着分工,要求互助互学,共同进步。由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笔者总结了一些优缺点和不足之处。

优点:(1)在整个课堂环节中,课堂的气氛好,体现出学习积极主动性高。(2)小组人数由于得到控制,组内人员沟通起来比较方便快捷。(3)组长和副组长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体现在:当学习技术动作遇到困难时,组长能够主动指导完成比较困难的学生,或当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及组内有学生出现情绪化行为,如厌学、发脾气和其他不和谐行为,副组长能发挥作用带动组内成员,提高整体的积极性。(4)教师在提示、讲解、评价过程中比较灵活,留给组内学生思考的空间。

缺点和不足:(1)将每组人员定下来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组内人员的各方面很可能的会发生突变,如技能水平、性格、学生之间矛盾等,教师不容易发现,没能及时解决。(2)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力有限,小组长在各环节汇报完成情况会出现不实际的情形。(3)由于组数过多,教师在巡视和针对性评价方面用的时间会加大。

可见,在整体教学实际运用上,不足的情况,也层出不穷。为改善其现象,笔者认为,教师多应该在课外与学生进行沟通,多了解其他学生的进步与退步,让每组多进行课外再交流。

2.4 做到三点(点化、点拨、点评)

点化,在“I+E”课堂教学法中主要是教师解读教材到位,教学目的明确。首先一开始我们体育组教师通过组内讨论后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然后各自分工编写单元教学计划。其中,教师充分的解读教材,并根据教材内容、学情特点设定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分析和解读,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突出以下的几个问题,如:教材选择上受限制,很多原因是学校能够使用的教材不多、由于器材的损耗及不符合标准,最终的效果不一。

点拨,主要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引导学生探究规律,逐步形成知识体系。在这一点上,我们主要是以小黑板、视频、挂图、口头叙述等方式进行。在此基础上,“I+E”课堂教学法要求以简要点拨和逐层递进为主,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知识的规律,培养独立思考总结的能力。

点评,主要是要求教师,点评简洁、到位、语言运用适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点难度还是相当大,体现在有的学生在练习一个较为简单的动作时,大部分同学都能做到,但有极少部分始终达不到要求,教师会出现烦躁,同学和老师提醒都无果,此时会打乱教师语言思维,出现啰嗦重复,浪费了时间。还有就是由于四人小组的组数较多,教师的点评会有时做得不到位,特别是由于相对低年级的学生认知、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小组在讨论解决问题还存在不足,教师则需要更多的干预,若逐一去解决,就必定会耗费很多时间。以上的这些我们都要在经验中积累并设法解决。

2.5 “I+E”课堂教学法学生完成情况和满意度分析

表1 “I+E”课堂教学法学生完成情况调查表

表2 “I+E”教学法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是影响课余训练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提倡奉献精神,加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优化本地区中学体育教师人才素质和总体质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2.2.4 通过多渠道配置场地、器材

在体育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要根据县城的实际情况采用的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让政府扶持学校,县城企业办体育器械厂,自制体育训练器材。制订体育器材配置标准,合理地使用体育经费,用以改变中学体育器材设备落后的状况。

[1] 康辉斌等.赣州市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与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6)∶119-120.

[2] 赵辉等.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5,16(1)∶40-42.

[3] 章建成等.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在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2,32(11)∶3-18.

[4] 罗炯,唐炎,公立政.西南地区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行为现状及妨碍因素研究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2,35(1)∶81-86.

[5] 李凯.赣州市部分普通高中阳光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1.

[6] 马宁.重新审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体育学刊,2006,13(1)∶138-140.

[7] 赵金林.教改前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23)∶124-125.

[8] 杨斌斌.太原市高中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9] 王秀霞.山东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及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10]李爽.大连市14-17岁青少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I+E"classroom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A case study on Liushi Road the third primary school in Liuzhou City

HUANG Xin

(Liushi Road the third primary school in Liuzhou City,Liuzhou 545000,Guangxi,China)

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体育组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自2013年9月以来,将“I+E”课堂教学法试用于柳州市柳石路第三小学体育实践课中。所谓“I+E”教学法简而言之就是学生在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使学生的I(IQ)+E(EQ),即智商和情商得到双重发展。其课堂教学法分为四个部分:学习习惯的培养、辅助及专项技能训练、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做到三点(点化、点拨、点评),通过课堂整合,形成教学法。以使学生掌握设定单元教学计划的1~2项基本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课堂真正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I+E课堂教学法;体育实践课;IQ;EQ

黄欣(1987-),广西柳州人,小教一级,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到位、师生按要求摆放到位、教师能落实检查到位。目的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守纪。以一节踢毽课为例,师生提前将毽子准备好,集队后统一放置在自己左脚一旁,教师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并简要点评。我们要求每次课都能按照这样去做,这样一来整个教学从一开始便形成了规范,久而久之,这样的习惯就能养成。

猜你喜欢

柳州市体育锻炼课外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小满课外班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
我的“课外老师”
一口气喝完
取经之路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三班制工人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