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利用

2017-08-17郝学通

文理导航 2017年23期
关键词:价值初中数学游戏

郝学通

【摘 要】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根椐教学内容和游戏特点,恰当地利用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探究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渠道,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游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价值

数学游戏教学的指导思想应是把数学知识与游戏因素进行巧妙融合,并以游戏为教学载体,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数学游戏一开始,学生对出现的数学现象极感兴趣,迫切期望从数学游戏中探究道理。数学游戏活动的设置是相当灵活的,可以在课始设计,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可以在课中设置,使课堂更具吸引力,更可以在课末设计,让数学课堂充满意犹未尽的感觉。結合自己的实践,就如何设计数学游戏,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课始,利用数学游戏进行有效设疑、激思

前苏联教育家В·А·Сухомлинский曾指出:“在人类的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基于此,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思考和启发性的数学游戏引入新课,可以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中心对称图形》一节的教学,设计了一个“扑克魔术游戏”:取出许多张呈现非中心对称的牌,以及一张呈现中心对称的牌(如红桃4),根据牌面图案的指向多少整理好,然后请一个学生随意抽取一张扑克,并将其旋转后180°重新插入这些牌中,然后洗下牌,再全部展开,老师立即可以确定刚才抽取的那张扑克牌。再换学生来做这个游戏二至三次后问:

(1) 同学们看明白了吗?这些扑克牌图案特点是什么?

(2) 思考为何要将抽出的那张牌旋转180°?

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操作,分析这些扑克牌的牌面特点,思考后交流,可能答案是:

教师选择的扑克牌中,只有一张牌的图案颠倒后,牌面不变;其他扑克牌旋转180°后,和原来牌面不一样,并亲自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因此,可以马上找到它。

所以,在“扑克魔术”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总结、归纳,认识和理解了中心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以提高,并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这类数学游戏的运用,体现数学教学的“抽象概念,重点要关注其实际背景和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克服记忆概念等传统的学习方法”等新要求,效果较好。

二、课中,利用数学游戏引导学生探索、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利用游戏,引导学生探索新的知识,并寻求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可安排了一个“摸球有奖”小游戏:20个不同颜色的乒乓球,装在一个黑色的口袋里,其中1个红色球,2个黄色球,5个绿色球,剩下的是白色球,充分搅拌均匀,要求每2元摸出一个球,对应的奖励见下图:

图2 摸球有奖励

各小组游戏了几次,许多学生感到摸球规则不公平,输得机会多,赢的机会少,追问其原因和如何修改游戏规则才能趋于公平。同学们立即思考并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的学生要求提高奖励数,分别为红30元、黄15元、绿3元、白1元,这样赢的机会要大,输的要少一点。有的学生则提出增加红球的黄球的个数,减少白球的个数等。教师趁机强调,这就是“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也就是本课探究的主要问题。请同学们继续探讨,什么是不公平的游戏,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引导学生继续学习。

现实生活内容,确实能够给数学增加无穷的魅力。许多学生感到“摸球有奖游戏”非常有兴趣,具有回归生活的现实性,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出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而且在游戏中学习到新知识,在一种自己成为数学发现与问题解决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三、课末,利用数学游戏进行新知拓展、延伸

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发现和创新的新环境和机会,而且为教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供了一条适合的途径。而数学游戏更加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数学王国,拓展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例如:《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运用有理数加减运算的数学游戏。有的学生设计了“24点”游戏,有的学生设计的计算接龙游戏,还有的学生设计了纸牌游戏:一幅扑克牌,全班每人抽一张,红色牌为正数,黑色为负数,三名学生上台亮出自己所抽的牌,班内其他学生谁的牌与这三名学生的牌相加为0,则有奖。同学们的新设计,让老师激动不已。这样的游戏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再如,《游戏的公平与不公平》一节中,教学完“抢报30”的游戏后,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游戏中的对策,可以修改其游戏规则:两人轮流报数,每次至少报1个数,最多报4个数,从1—30中连续报数,谁先抢报到30,谁就赢。学生们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比赛开始后,有的先报数,有的思考,有的商讨……几轮游戏过后,发现“对策”的学生立刻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要想赢,必须后报数,并且要抢报到5的倍数才行。”这样的游戏,学生乐在其中,让学生通过实践及实际情况发现并运用相应的对策,心理上得到满足,增添了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俪.数学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5(28):32

[2]施文娟.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80

猜你喜欢

价值初中数学游戏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