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韵风骨 薪火相传

2017-08-17冯敏仪

粤海风 2017年4期
关键词:粤剧艺术

冯敏仪

主持人语:

创新与传承是艺术发展史上两个不同的观念。西方艺术往往在取代、颠覆前辈风格中创立新形式新面貌,但传统中国艺术却往往在传承的基础上,渐变或者改良,所谓“易”不是灭,而是变。“传承”栏目的设立,其目的在于发现广东艺术的源头,梳理广东艺术的走向,探寻广东艺术的未来,为广东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深入全面健康地发展,提供一份可贵的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共有约360个地方戏曲剧种,广东省内现存14个剧种,粤剧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2009年9月,粤剧继昆曲之后,成为我国第二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剧种。

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粤剧,是根植岭南的“南国红豆”,与昆曲、京剧等优秀剧种相互辉映,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粤剧的行当原为“十大行当”,即: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员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其后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

粤剧是一种优秀的民间文艺,岭南文化瑰宝,如粗犷有力、讲究“力与美”相结合的南派武功,正为粤剧所独有。粤剧来自民间,亦服务于民间,它深受岭南文化影响,具有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粤剧是我国最早走向世界的地方剧种,早在清代,就有戏班漂洋过海到美国演出;在全国各剧种中,粤剧是最早接触并应用外国文艺和先进舞美科技的;近現代,粤剧艺术大师更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逐步形成今天的表演模式。

从始建“琼花会馆”,到李文茂起义封王,及邝新华、何章等人实现粤剧复兴,继而众艺人集资筹建“八和会馆”,再逢对日抗战、国共内战,及至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粤剧始终没有消亡,传承至今。就全国的传统戏剧在全世界华人华侨社会的受欢迎程度来说,粤剧不但排在第一位,粤剧团体受邀到国外演出的次数也是兄弟剧种中数一数二的。戏剧界行内有一句话: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

粤剧传播范围极广、受众基数庞大,在不断与各地交融对话的过程中,有机地吸收不同文化的养分,博采众长,在传统的土壤上屡发新枝。以剧作题材为例,近几十年里,既有历久不衰的传统剧目,如《平贵别窑》《罗成写书》;又有移植改编的作品,如《刁蛮公主戆驸马》《柳毅传书》《宝莲灯》《蔡文姬》;既有新编的历史题材,如《梦断香销四十年》《伦文叙传奇》《南海一号》《梦·红船》;又有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剧作,如《山乡风云》《青春作伴》《风云2003》《还金记》;还有跨界创新的实验剧目,如《决战天策府》《白蛇传·情》。题材多变,遍地开花,粤剧的可塑性由此可见一斑。

近代以来,粤剧代表人物风起云聚,如并称“五大流派”的薛觉先、马师曾、桂名扬、白驹荣/白玉堂和廖侠怀,如“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女、以及为粤剧文学化、精致化打开新局面的“任白”(任剑辉和白雪仙)等。

一代代粤剧人从历史中走来,为着这薪火不息的事业,用血汗书写下一个个动人篇章。

粤剧泰斗 “英雄”鉴叔

罗品超,原名罗肇鉴,人称“鉴叔”,祖籍广东南海县南庄龙畔村头,一代粤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粤剧文武生。

罗品超自小孤苦,12岁进入广州花都孤儿院。其时,孤儿院成立了一个粤剧表演班,从小喜欢粤剧的罗品超找到负责教授粤剧的艺人花鼓江,要求拜师学艺,从此吃上粤剧这行饭。在师父花鼓江指点下,博采众长,吸纳京剧、话剧等特点化为己用,使罗品超得以在粤剧界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既有扎实戏曲根基,又有生动演技的粤剧艺人。

罗品超多才多艺,戏路甚广,尤以小武见长,粤剧评论人刘玉玲评价:“罗品超引领了粤剧武生一个新的潮流,可以说是一代宗师。南派武戏是比较正宗的,但也相对原始、笨拙,缺乏舞蹈性和流畅的线条,所以他吸收了北派的腿功,他的武戏很有力道,融南北于一炉,集刚柔于一体。他升华了粤剧文武生这个行当,创作了很美的武戏。”

罗品超演了一辈子英雄,也最喜欢演英雄,他塑造过“罗成”(《罗城写书》)、“薛平贵”(《平贵别窑》)、“杨延德”(《五郎救弟》)、“林冲”(《林冲》)、“荆轲”(《荆轲》)、“黑牛”(《山乡风云》)等众多经典艺术形象,并创新发展了“回龙腔”,形成别具一格、韵味独特的“回龙鉴腔”。

1952年,他以《凤仪亭》中“吕布”一角获得“全国戏曲观摩演出演员表演一等奖”,其后,获奖无数,至2004年,以93岁高龄成功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成为至今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年龄最大,舞台演出时间最长的艺术家。

罗品超从艺超过80年,终身心系粤剧,为扶掖后辈不遗余力。他经常说:“只要是真心想学东西,我都教。”为粤剧传承,留下无数鲜活火种。

痴爱粤剧 始创“B腔”

陈小汉,生于1936年8月1日,广东台山人,人称“B哥”,一代粤剧表演艺术家,“B腔”创始人。

陈小汉出身粤剧世家,11岁入行学艺,15岁初露锋芒,拜粤剧大师薛觉先为师,跟随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靓少佳、罗品超,音乐名家尹自重以及京剧名宿路凌云学艺,为其艺术修养打下了坚实基础。

陈小汉对粤剧艺术有独特见解,认为必须贯彻“学习、继承、发展”的艺术思路,表演技艺既离不开传统,在程式上又要有所革新,一切艺术创作手段都要从人物思想感情出发。艺海无涯,继承优良传统是为了改革,改革才能把粤剧艺术向前推进。

无论是演戏还是唱曲,陈小汉都善于集众家所长,结合自身特点潜心钻研,风格灵活多变,情感细腻动人,并由此创立简洁明朗、跌宕有致、声情并茂的粤剧唱腔艺术流派——“B腔”。

1957年,他从香港回到广州发展,主演《郭子仪祝寿》《泗水关》《斩经堂》《落霞孤骛》《孙成骂殿》等多部剧目。他主演薛觉先首本名剧《范蠡献西施》,20世纪80年代,先后与文少非、吴宝志、郭慧、冯小娟等人合作,执导了《兰苑恩仇》《梁天来》《刁蛮公主戆驸马》《女儿香》《宋皇告状》等粤剧剧目。

陈小汉痴爱粤剧,在其70余载的艺坛岁月中,将其视作生命,也靠它战胜病痛。1990年,因风湿性心脏病恶化,陈小汉亟需进行手术,在不能麻醉的情况下植入人造脉管。面对险境,陈小汉吟唱粤曲《无限河山泪》,以英雄视死如归的精神鼓励自己。一年后,他重新站在了舞台上,并于1992年成功举行了他的第一次、也是粤剧界文武生首个“个唱”,以坚毅意志书写艺术奇迹。

薪火不息 “跨界”丁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大陆实行了改革开放新国策,百业待新,作为传统艺术粤剧重新焕发了新的光彩,同时也受到更多来自不同领域的文化冲击。丁凡,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机缘巧合走进了粤剧行。

丁凡,1956年生,祖居湖南,长于广东德庆,粤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得主。

在众多从小学艺、科班出身的老倌中,丁凡可谓一个“异数”。读完高中后,他便上山下乡,挑泥筑坝,兴修水利。其后被调回县城,安排到剧团当一名学员。一开始,丁凡对表演没有兴趣,他喜欢篮球,游泳也颇见成绩,一心想报考的是体育学院。其后,他终于沉浸进了戏曲世界,比其他从小学艺的同事,想要进步,唯有将勤补拙。从唱——美声唱法的、民族唱法的,都学;到打——体校学生放假回家,丁凡见到,无论是刀法、剑法、拳法都“统统拿来”“绝不放过”,从零开始,一步难,一步佳,逐渐品尝到传统戏表演的乐趣:“跟样板戏完全不一样,很有新鲜感,让人越演越喜欢。”

丁凡天赋甚佳,可塑性强,领悟力好,从德庆到广州,从广州又走向了全国,走向世界。他戏路宽广,嗓音华丽,唱做俱佳,尤以小生行当见长,曾饰演“黄贮万”(《魂牵珠玑巷》)、“伦文叙”(《伦文叙传奇》)、“刘彦昌”(《宝莲灯》)、“李隆基”(《唐明皇与杨贵妃》)、“李益”(《紫钗记》)、“陈琳”(《狸猫换太子》)、“郭建光”(《沙家浜》)、“韦护/韦陀”(《观音情度韦陀天》)、“关山”(《风云2003》)等众多经典舞台艺术形象,并执导《倾国名花——蒋文端艺术专场》《唐宫香梦证前盟》《梦·红船》等具有影响力的粤剧舞台作品。

1979年,丁凡从省粤剧学校进修毕业,遇到了生平第一位恩师:罗品超。丁凡常说,罗品超不单是他永远的恩师,还是他的伯乐。鉴叔邀请丁凡参加“羊城花会”演出,并把自己的戏装借给这位来自农村的小演员作为演出服;鉴叔力荐他调入广东粤剧院;在鉴叔栽培和爱护下,丁凡日渐成为剧院台柱,成为粤剧舞台上一颗熠熠巨星。

“B哥”陈小汉是丁凡正式拜师的师父,他传授给丁凡的,是粤剧最古老的传统,基础中的基础。他教给丁凡的第一部作品是《一把存忠剑》,这部大靠戏,让以小生见长的丁凡吃了不少苦头。陈小汉谆谆教导,一招一式,唱做念打,让其时的粤剧“初哥”丁凡受用不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演戏,首先要学做人。丁凡一直感铭两位恩师的爱护,也以此作为立身为人的原则,传给了自己的徒弟。

台上的丁凡,光彩耀人;台下的丁凡,寡言慎思。在粤剧艺术道路中,丁凡一直没有停歇思考。他很认同梅兰芳先生“移步而不换形”的艺术观点,将其贯彻到自己的艺术生命中。有感于信息时代,传统地方戏在审美意识、表演形式、剧情结构以及欣赏习惯等方面,与从前已有着天差地别,丁凡主张粤剧要改革,“但不是改掉粤剧的特质,不是要在形式上改,而是要做到‘移步不移形”。

为此,在对粤剧传统充分理解的前提下,尝试调整传统戏的演出节奏,同时在舞美、灯光、音响、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推行创新,使舞台表演更为简练、唯美、引人入胜。尤其在对戏服如何穿戴得体,对配色与人物的关系等等有着独到见解,比如《唐宫香梦证前盟之痴梦》中,将“李隆基”“杨玉环”的戏服从明黄等色调调整为紫色和白色,营造出梦会中唯美而孤冷的氛围;比如粤剧《洞庭良缘》,是丁凡从《柳毅传书》中改编过来的,他在罗家宝老师的《柳毅传书》中重新找到美学切入點,在保留《洞庭十送》《花好月圆》等经典唱段的同时,让故事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整部戏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比如为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他支持并担任艺术顾问,为粤剧打造了全国首部“互联网+戏曲(粤剧)”《决战天策府》,将戏曲与网游结合,创粤剧跨界之先河。正如他所说的:“新的形式不是不能用,关键要用在恰当的位置,用得好,就是好的粤剧。”

很多人把丁凡定位为粤剧舞台上的“明星”,他既有耀眼一面,也有并不那么“明星”的一面。他在艺术领域具有相当的领悟力和包容性:为了演出,他不惜剃光浓密的头发,只为了和角色贴近;为了培养后辈,他不辞劳苦,为勤奋的青年演员用心指点。

对于传承,丁凡认为:“我觉得师徒承传也是包容的,好苗子我都乐意教,我不能教就让别人去教,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粤剧出好人好戏好演出。”

粤剧传承 走在路上

彭庆华、曾小敏,是丁凡徒弟中的两位。

彭庆华,生于1976年,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粤剧院二团当家文武生;曾小敏,生于1977年,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广东粤剧院二团当家花旦。他们既是粤剧学校的同学,也是先后拜入丁凡门下的师兄妹,合演了《梦·红船》《双枪陆文龙》《大明悲歌》《汉文皇后》《女儿香》《伦文叙传奇》《猴王借扇》《兰陵王》等多部剧目,备受观众认可和追捧。

师父丁凡对青年演员的爱护和支持,一直让彭庆华很受感动。从粤剧学校毕业后,彭庆华、曾小敏就来到广东粤剧院工作。那时,他们和丁凡还没建立师徒关系,但“丁大哥”(注:这是未拜师前,彭庆华对丁凡的称呼)就对这些勤奋又有天赋的后辈关爱有加,为他们创造更多演出机会。在排演折子戏《战巴丘》参评“广东省第二届戏剧演艺大赛”时,丁凡不但给予了以武戏见长的彭庆华用心指点,“还记得比赛时,在幕后给我递马鞭的人,就是师父(丁凡)。”在为彭庆华、曾小敏量身订造的《双枪陆文龙》和《猴王借扇》中,为了让“初踏台板”的青年演员们获得更多关注,他甘当绿叶:在《双枪陆文龙》中串演了“陆登”“岳飞”两角;在《猴王借扇》中,他联同两位当家花旦麦玉清、蒋文端,分别担演“唐僧”“观音”及“玉女”等角色。为了提升彭庆华的艺术水平,丁凡为他找来其他老师:彭庆华的发声得到广东粤剧院艺术指导、省级“非遗”传承人关国华指导;而其在《梦·红船》中的许多南派武艺做手,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欧凯明传授。

师父丁凡的从艺经历,让彭庆华感触良多:“粤剧演员既要遵从戏曲传承的东西,也要在实际演出中不断创新变化,按照这种思维,找到自己能驾驭的方法在舞台上丰满自己,走出自己的艺术道路,就是担起承传之责。”于是,出身詠春世家的他把家学与粤剧艺术有机融合,在粤剧表演道路上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形成极具自我特色、刚柔并济的舞台表演风格,并首次挑起项目负责人一职,与团队创作了《决战天策府》,获得了“2015年度全国传统戏曲票房”“2015年度全国新创传统戏曲票房”双料第一。

曾小敏一毕业就获得担纲主演的机会,与已经是“大老倌”的丁凡合演《寒江关》。虽然表演效果未能尽如人意,“先是唱主题曲忘了词,甚至头上的饰品松动,头上能掉的东西掉了个精光……”但也让曾小敏记住了丁凡的教导:“戏曲演员与其他艺术门类不一样,需要依靠舞台积累经验,一步一个脚印,绝不容许有半点侥幸。”在师父的支持和鼓励下,曾小敏于2014年排演了新编粤剧《白蛇传·情》,并最终凭借此剧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荣誉。

2004年,广东粤剧院筹划成立青年团,年轻的曾小敏以高票当选为青年团的副团长。从对粤剧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到剧团主演、副团长、副院长,曾小敏一步一脚印走来,像丁凡一样,成为了一个“双肩挑”的院领导;她也像丁凡一样,立志于培养后辈青年演员,她希望自己能多培养梅花奖演员,同时希望能培养更多观众,“如果有一天,观众愿意自己买票看粤剧,就像看电影或是欣赏歌剧、芭蕾舞一样,粤剧便真正迎来了新的生命。”

结语

我们处在一个发展最快速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多元文化齐头并进。粤剧置身其中,恰是“最慢的艺术”遇上“最快的一代人”。一代宗師罗品超、陈小汉善于吸收,博采众长,师从他们的丁凡专注“移步而不换形”,其徒弟们也是不断为粤剧的今天和未来拼搏、努力。代代粤剧人只有不断耕耘探索,才能长使“南国红豆”万里飘香,四海流芳。

参考文献

【1】《全国政协京昆室调研材料》,2010年6月。

【2】赖伯疆、黄镜明,《粤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3】赖伯疆,《中国戏剧史广东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4】傅谨,《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读书》, 2004年第9期。

【5】王岳川,《发现东方与人文知识分子立场》,《文艺报》, 2004年6月17日。

【6】许晓蕾、陈志刚,《小敏摘梅——能文能武曾小敏:会打的白素贞更有情》,《南方都市报》,2017年5月23日。

【7】何裕华,《丁凡:演而优则导 另辟传承蹊径》,《羊城晚报》,2014年11月27日。

猜你喜欢

粤剧艺术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纸的艺术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