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误诊分析

2017-08-1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脑血管病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误诊分析

胡文寿

脑静脉窦血栓;误诊;良性颅内高压;

脑静脉和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在脑血管疾病谱中属于一种少见类型,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有文献报道[1-2]该病男女有别,在女性中发病率更高,是男性的3倍,男性人群发病率较低,但男性预后多不佳。CVST虽属少见脑血管病类型,其临床表现却复杂多变,常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误治,这是因为CVST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原因和危险因素有关[3],基于不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会导致不同的起病形式和临床表现,尤其是慢性起病仅有颅内高压者,很易误诊为“良性颅内高压(benign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BIH)”[4],必须依靠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甚或是反复检查来确诊。基层医师对本病缺少充分认识,加之缺少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常会出现误诊现象。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2例误诊病人报道如下,以提高基层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

1 资 料

病例[1] 女性,26岁,主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3 d”于2015年10月29日来诊。病人诉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双侧持续性钝痛,不能忍受,伴恶心,呕吐为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行头部CT检查示双侧额前部蛛网膜下腔及枕后部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遂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收住院。入院查体:体温 36.3 ℃,脉搏 65次/min,呼吸15次/min,血压125/65 mmHg。神清语利,痛苦面容,神经系统除颈略抵抗外余未见明显异常。追问病史,病人于20 d前,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手术,产一女婴,但术后无发热病史。实验室检查除D-二聚体2.3mg/L(0mg/L~0.5 mg/L)升高外,血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未见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CSF)检查除压力为340 mmH2O(1 mmH2O=0.009 8 kPa)外,余各项常规、生化、抗酸染色及墨汁染色均未见异常。CSF检查结果否定“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认真阅读头部CT片,发现双侧额前部及枕后部高密度影为扩张的静脉窦。头部MRI检查示轴位T2Wl左侧横窦及乙状窦呈高信号,MRV示上矢状窦、左侧横窦及乙状窦未显影,右侧横窦及乙状窦局部信号不均匀。诊断为CVST。给予脱水降颅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抗凝及对症支持治疗半月余,复查头部CT双侧前额部及枕后部高密度影全部消失,腰椎穿刺颅压为220 mmH2O,好转出院并继续抗凝(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治疗。半年后复查CSF颅压为160 mmH2O,临床痊愈。

病例[2] 女性,48岁,主因“间断头痛1年7个月,加重并伴视物模糊20 d、恶心1周”门诊以“头痛原因待诊”于2015年3月16日收入院。病人于2013年8月无诱因出现头痛,为间断性,头痛位置不固定,呈游走性,以前头部为著,似闷胀样,不伴恶心呕吐,无发热,头痛时不影响生活及工作。曾就诊多家医院,考虑“紧张型头痛”给予“布洛芬、感冒通、复方羊角胶囊”等对症治疗,效果尚可。近20 d来自觉头痛症状加重并伴视物模糊,近1周来时有恶心,服用布洛芬及感冒通胶囊止痛效果不佳,追问病史近半年来自觉视力有下降,无复视。近8个月来每次经期20余天,院外子宫及附件超声检查未见异常。既往头部CT(2013年9月14日)未见异常,MRI(2014年12月19日)示空蝶鞍,余未见异常。入院查体:神经系统及内科系统未见异常。眼底检查示视乳头水肿;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10 g/dL;腰椎穿刺示颅内压270 mmH2O,CSF常规、生化等检查未见异常。头部MRI示空蝶鞍,余未见异常。考虑良性颅内高压,给予对症治疗,头痛症状缓解出院。出院3个月后,病人再次出现头痛伴恶心,在上级医院门诊行头部MRV检查示上矢状窦近窦汇处有明显的充盈缺损。随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收住院给予抗凝、降颅压治疗,头痛症状完全消失,随访至今未再有头痛发生。

2 讨 论

CVST是脑血管病中最不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的一组少见脑血管病,故此,在临床上比起其他常见脑血管病更易出现误诊,有文献报道[5]其误诊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对该病的早期治疗和预后。究其原因有二:其一,颅内静脉在解剖结构上无静脉瓣,这就决定了其血液流向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逆流,加之静脉管壁薄,缺少平滑肌组织,一些血液成分可穿过蛛网膜及其内侧面的硬脑膜进入硬脑膜静脉窦[6],且从血流动力学特点看脑静脉系统血流速度较慢,压力低,一旦出现血管狭窄形成血栓,很易导致血栓范围扩大。其二,导致CVST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较多,包括感染、系统性疾病、妊娠期(前3个月)/产褥期(产后4周内)、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治疗、贫血、医源性因素和其他病因等,只要这些诱发因素引起颅内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静脉管壁发生异常或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都可能诱发CVST[7]。病例[1]病人,发生于产褥期,初诊医师未认真问询病史和研读头部CT而拟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文献报道[8]女性妊娠期和产褥期是引起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与妊娠和产褥有关的颅内静脉血栓形成53.8%是发生在产后4周内,其可能的原因是产褥初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加之分娩损伤、剖宫产、产钳助产及产后感染等亦可能造成血流动力学、静脉管壁发生异常或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该病人无产褥热,入院时检查发现D-二聚体2.3 mg/L(0 mg/L~0.5 mg/L)明显升高,说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文献报道一致[5]。故对于产褥期女性,如果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及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时,应高度警惕CVST。本组病例[2]以反复高颅压就诊,之所以导致误诊为“良性颅内高压”,是因为首次就诊时只重视了病人“功能性子宫出血”导致的贫血,且头部MRI检查未见异常,未进一步行MRV检查。有文献报道[9]以孤立性颅内高压为表现的CVST病人占CVST总发病率的30%,由此可见,病例[2]病人首次就诊发生误诊就不足为奇了。CVST和BIH在治疗上存在很大差异,且CVST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给病人带来不良预后,因此,对于临床上以慢性起病,仅表现为头痛的病人,如果出现头痛症状加重,并伴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的高颅压病人,一定要慎重诊断BIH,必须要警惕CVST。但仅依靠MRV出现的“充盈缺损”诊断CVST有其局限性,因为MRV成像会受静脉窦血流速度和形式的影响,难以区别是静脉窦血栓形成还是先天的静脉窦发育不良,有文献报道[10]CTV对于细小的静脉显影优于MRV,且伪影少受血流速度影响亦小,对CVST的诊断价值优于MRV。因条件所限,没有给病例[2]病人行CTV检查,但该病人经抗凝治疗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且复查腰椎穿刺CSF压力恢复正常,分析该病人的静脉窦狭窄并非是先天的静脉窦发育不良,其可能是导致颅内压升高的原因。

综上所述,CVST虽属少见脑血管病,但在临床上会时常遇到,因其临床表现复杂,部分病例必须借助各种影像学检查(MRI、MRV/CTV)来确诊,尤其是仅表现为ICH的病人,更应注意排除CVST的可能。

[1] Coutinho JM,Terro JM,Canhāop,et al.Cerebral venous and sinus thrombosis in women[J].strote,2009,40:2356-2361.

[2] Coutinho JM.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J].J Thromb Haemost,2015,13(Suppl 1):S238-S244.

[3] 于朕楠,吴海燕,石向群.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6):555-559.

[4] Friedman DI,Jacobson DM.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J].Neurology,2002,59:1492-1495.

[5] 谢三平.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与D-二聚体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501-503.

[6] Mortazavi MM,Denning M,Yalcin B,et al.The intracranial bridging veins: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ir history,anatomy,histology,pathology,and neurosurgical implications[J].Childs Nerv Syst,2013,29(7):1073-1078.

[7] 于朕楠,吴海燕,石向群.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学和病因[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25(6):555-559.

[8] 赵娜,郝静,吕斌,等.脑静脉/静脉窦血栓形成伴颅内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34(1):34-38.

[9] 颜榕,张晓君.特发性颅内高压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J].中国卒中杂志,2011,6(10):791-796.

[10] Khandelwal N,Agarwal A,Kochhar R,et al.Comparison of CT venography with MR venography in cerebal sinovenous thrombosis[J].Am J Roentgenol,2006,187:1637-1643.

R743 R259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2.047

1672-1349(2017)22-2941-02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山西原平 034100),E-mail:493823975@qq.com

信息:胡文寿.脑静脉窦血栓形成2例误诊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941-2942.

2017-05-11)

(本文编辑 郭怀印)

猜你喜欢

蛛网膜下腔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基于DANTE预脉冲SPACE MR序列定量评价蛛网膜颗粒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基础护理体会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