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瓣花上说人情

2017-08-14李家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李家玉

【创课说明】

没有触发和感悟,就没有写作,写作的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对事物的感知和对生活的感受。巴金说:“我在生活中的感受使我成为作家。”王蒙在谈文学创作时说:“作家的能力首先是感受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因此,触发、感悟对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激活写作动机,能够奠定情感基调,能够丰富文章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部分强调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因此,高中阶段应该继续重视对学生感受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使之在成长中继续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不断吸收外界的一切能量和营养,从而拥有一颗敏锐而善感的心,拥有一种“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即教材是生活例子,学生生活实践就是对这一例子的迁移与拓展。我认为,倘若学生能以前者为触发点,从中获得感悟,体味人生,陶冶情操,珍爱生命,大概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意义了。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课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是引导学生获得感悟的最好范文。那么我就以教材为实验平台并进行适当拓展,引导学生展开了我的课题实践活动。

【教学现场】

一、情景导入——激发体验

1.课前播放歌曲。

我打开多媒体平台,播放起孙俪的《爱如空气》。当轻柔的歌声响起,学生一阵欢呼,随即静静地欣赏。屏显缓缓地播放着荼蘼的图片,那洁白娇嫩的花瓣,那曼柔清纯的歌声,教室里似乎弥漫着淡淡的香气。

2.歌曲品鉴。

师:可有人能说出花名?

(学生默然)

师:《爱如空气》的第一句歌词是“幸福就像花期开到荼蘼”。

生:原来如此!

师:“开到荼蘼”什么意思?荼蘼,是一种蔷薇科草本植物,花白色,有芳香。果近球形,深红色。花期在4-5月,果熟期9-10月。荼蘼色香俱美,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可成垂直绿化的优良观赏花木,以地下茎繁殖。栽培供观赏。荼蘼往往直到春末夏初才会开花。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3.活动体验,交流表达。

师:我们可以看看下面的诗句。

(屏显)

荼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

——苏 轼

一年春事到荼蘼,香雪纷纷又扑衣。

——任拙斋

一丛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王 淇

师:这些诗句都是对夏天最后一抹花语的诠释。《红楼梦》中,曹雪芹便以花喻人暗示几个人物的命运,其中就有荼蘼。可有哪位记得?

生:女仆麝月抽到一张花签,是“荼蘼——韶华胜极”。

师:能否解释一下内涵?

生:“韶华胜极”意指花事到了尽头,之后自然是群芳凋谢了。

师:荼蘼花在春末夏初开花,凋谢后即表示花季结束,所以有完结的意思。由此能解读出“开到荼蘼”的意思吗?

生:就是花已凋谢,一切结束。

生:代表女子的青春已成过去。

生:荼蘼花开,表示感情的终结。爱到荼蘼,蕴含生命中最灿烂、最繁华或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师:很好。“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由荼蘼象征结束,大家想一想,它会使人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生:伤感。

师:为什么呢?

生:荼蘼花是春天最后开花的植物,它开了也就意味着春天结束了,开花的季节就要过 去了。

师:很有道理。所以人们常常用荼蘼花开形容女子的青春将逝或是感情到了尽头。

生:会让人感到绝望与颓废。

师:为什么呢?

生:荼蘼是春天的最后一种花,开到荼蘼了,美丽便不能继续了。

4.展示课题。

师: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活的热爱,是对世界本真的探寻和诗意栖居的一种人生境界。春雨的曼妙与潇洒,夏花的绚烂与热情,秋阳的和煦与温柔,冬雪的圣洁与飘逸,都可因我们的心灵感动和感悟而令人情倾泻。实际上,感受能力可以让人类有限的生命通向无限微妙和深邃的外部世界,从而使人类在感受所有生命浪漫质地的同时实现人生的超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单元课文大师们是怎样“半瓣花上说人情”的。

二、蓦然回首——课本拾贝

(屏显)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故都的秋》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面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 喜悦。

——《囚绿记》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解读)

生:这里作者着力写月色,先写月光如流水般倾泻在花叶上的情景,“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是实写;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又是虚写,虚中见实,贴切地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飘忽的姿态,营造出一种勾人心魄的意境。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这就不仅使画面色彩均匀悦目,而且透出一股神韻,氤氲着一种浓郁的诗意。

师:“氤氲”一词用得贴切而精妙。

生:这里写了视觉和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写触觉感受。写触觉,更给读者以切身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师:为何“大约是欣喜和寂寞的”?

生:文章“清、静与悲凉”的情感基调,还有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美景让人欣喜,处境让人落寞。

生: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落寞”则完全是主观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生:此處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活力的赞美。“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这句是排比,把青藤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在人们眼前。所谓“生的欢喜”,就是对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热爱。作者认为面对蓬勃生机所产生的喜悦超过在任何时候所产生的喜悦。与后文“被幽囚的常春藤‘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哪怕枝叶病损,仍执著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这些描写一起让不甘被囚、追求光明的青藤形象跃然纸上。

师:很好,这些作品带着花的气息、叶的丝纹、枝的青翠、水的光彩,像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引领我们领略生活和生命的多彩多姿。那么,大师们的文章对你有哪些写作方面的启示呢?

(学生用3分钟时间概括,然后全班交流)

生:三篇文章,一个以静谧清幽的月下荷塘来抒发心情,一个以清静悲凉的故都秋景来寄托情怀,一个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生:三篇文章均不着意抒情,但景物之中情感清晰可悟。《荷塘月色》“不宁静”是触发点,荷塘之景是载体;《故都的秋》“清、静、悲凉”既是情感触发点,又是情景交融的契合点;《囚绿记》则以“绿”为光明和自由的象征。

生:三者均依凭普通文人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笔下景的味、色和意境、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作者由心中之情所触发,从景中获得感悟,通过“形”将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将自我心灵之路不断拓宽。

三、技法举隅——打开写作思路

上述例文给了一个共同的理念——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大千世界的五光十色,不断吸收外界的一切能量和营养,从而拥有一颗敏锐而善感的心,拥有一种“面对一丛野菊花而怦然心动”的情怀。

王浴海先生在《怎样迅速冲出作文练习困惑的低谷》一文中揭示了一个作文成功的奥秘:独特的心灵感受,就是生活的醒悟点。醒悟,字面上的解释是走出混沌达到清醒。生活的醒悟点,可以理解为对生活思考的穿透点,对生活感知的突破点,由生活培植出来的文思、灵感的爆发点。它来自自己的生活深处、心灵深处……是作文求之不得的成功内核。

1.寻找触点,定点生发。

触点是激活灵感的发端,是灵感产生的契机。拿到文题,应从宽泛的话题中寻找到能触发自己感悟的触点,生发起自己的生活感悟。任何一件生活小事、一个景物、一个观点都有可能成为触发生活感悟的引子,其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真正有意义的对象并迅速捕捉住,把它演绎成有生命的事物。所谓定点,是指分析事物众多特点之后,从中选择一点或几点进行引申联想。一般说来,触发了灵感的事物,也就是你要描述的对象。这一“触物”一旦进入作文,你就要把镜头对准它,精心地构思,细腻地描绘,朴实地叙写,使“触物”鲜明地突显出来,强烈地感染读者,为后文写出悟点、点明题旨做好铺垫。

2.强化意象,虚实相生。

在写作构思中,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生活图景和要表现的主观思想感情融合一致的形象化的思考过程,就是写作中的意象思维。一篇成功的文章,常常虚中写实,实中写虚,意与象融为一体。在写作中,如何解决好“虚”与“实”、“意”与“象”的关系呢?一是构思要有意留下“空白”。一篇文章不可能从头说到尾,一点不漏地叙述一个故事。在构思中,有意将某些情节要素省略,使冲突紧凑,情节集中凝炼,直奔结局,造成一定的空白和悬念,令读者猜测和想象。二是描写情景要虚化。意与象,一个在心,一个在物,一为虚,一为实。描写情景,就要善于“化景物为情思”“化情思为景物”,做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3.一语破的,升华主旨。

“事——感——悟”是作文的三步冲程。没有触点——事或景,情感是无论如何也调动不起来的;没有了感情,也就少了悟性,悟不出事物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故要升华议论,点明题旨,就必须在鲜明地描绘“触物”后,顺势抖出题旨。古人云“意高则文胜”,若仅仅写出自然属性,没有把它和我们的现实生活、深刻体验联系起来,就只能写出现象而写不出神韵,作文就失去了灵性。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但不要装腔作势,无限拔高,应有较深的意蕴,给人一定的启迪。

四、含英咀华——美文写读

(屏显林清玄散文精美片段)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牢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牵牛花又叫“朝颜”,因为它清晨盛开的缘故。这名字,使我想起“透早就出门,天尾渐渐光”的台湾农村父老的背影。“朝颜”便是早上的脸,你看,台湾大地早上的脸是多么美,朝颜上还留着昨夜晶莹的露珠哩。

——《牵牛花》

我的父亲虽然一生都做着粗重的农事,但他的感情细腻柔和而美丽,正像是含羞草花。每次碰触到含羞草,看它合十祈祷的样子,我也会双手合十,祈愿父亲去到更美丽的世界,也祈愿我们父子有重逢之日。

——《含羞的心》

肥沃的山坡与贫瘠的屋顶,都不能防止菅芒开美丽的花,人如果富裕或贫贱,是不是也能维持同样的志气呢?

——《满山菅芒花》

师:作者如何能写出这样的美文?

生:构思巧妙。

师:如何才会有这样巧妙的构思呢?

生:对花产生了想象和联想。

师:什么使他看到花能有这样的想象和联 想呢?

(生沉默)

师:同学们读文章,很容易注意的是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其实,比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对生活的感悟。我们先走进林清玄的心中,用写批注的方式感受一下他对这些花的寄语。

(学生写作,10分钟后交流、诵读批注)

生:《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中此句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花其实就是人的写照,不管别人怎么说,自己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生:开花,意即默默追求,用成功来证明存在的价值。

生:追求的路上要心无旁騖,一路静心吸雨露,花开方为明己时!

生:林清玄是一个特别会解花的人,是一个善于读懂花心的人。《牵牛花》一文的字里行间流淌着林清玄对台湾农村父老辛勤劳碌的崇敬和对故土台湾的深沉热爱、眷恋之情。《含羞的心》—文则透过含羞草表达了林清玄对父亲的赞美、热爱和虔诚的祈愿之情。

生:《满山菅芒花》一文中,作者由赞扬花儿的美,进而写到菅芒花的生命力并联想到人;结尾的反诘句深沉地启迪着我们,不管在何种环境下,都要矢志不渝、坚贞不屈,让自己的一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五、个性表达——炫出成长的风采

师:其实,作者能写出这些经典的美文,是因为作者走进了花的心中,听懂了花语。倘若我们能走进一草一木的心中或者靠近自己熟悉的人,必然也能写出感人的文字。现在进行写作训练,以“花的随想”“花未眠”“聆听花开的声音”为题,任选一道写一则片段。

六、习作讲评,分享快乐

1.选择好、中、差三种类型的作文予以 点评。

讲评原则:优秀习作坚持发现“特点”,树立榜样;中等水平的习作坚持寻找“缺点”,促进提高;一般习作坚持挖掘“亮点”,激发兴趣。

2.指名学生上台朗读作文,师生相机点评。

【教学材料】

1.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二)第一单元课文;校本经典读物《林清玄经典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牵牛花》《含羞的心》《满山菅芒花》)

2.学生作品展示。

夏莲,深得阳光青睐,但它并不招摇;虽然经历风雨,但它从不倾诉;面对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世界,它选择的仅仅是一种淡出的沉默之美。冬莲,冰封胶着了纯净,它在沧桑的世事中用倔强书写着自我,在黑暗的深渊中追求着光明,在萧疏的雪霜下保持着清醒的灵魂。它坚信未来的日子,定不负一池的清水,以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重新使人耳目一新,抒写浪漫与无尽的执着!

(王俊杰《花的随想》)

在田间地头,有一株不起眼的花,微微掩映在春季疯长的嫩草中,面露羞涩,如未见世面的小姑娘,在绿色的掩映中显得格外腼腆。我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这初春的生命,心生敬畏:它要经历多少磨难,才能见到这美丽的天地,呼吸到这新鲜的空气,绽放光彩。我似乎听到它叶瓣舒展的声音,微小而干脆。这初春的甘露还如此清凉,它畅饮,它欢呼,开放了积攒了一冬的蓓蕾,绽开了青春的容颜!

(王 琛《聆听花开的声音》)

在寂静的夜里,昙花未眠。

它明知自己所能拥有的只是一瞬间短暂的生命和悲剧式的凋谢,但它仍以最佳的姿态面对一切。因为它知道,所有的辉煌,在自己的生命里,只不过是一闪而过。花开了,是为自己单调的生命增添一点色彩;花谢了,是为了给自己找寻新的目标!这何尝不是它生的意义?

(陈婧泓《花未眠》)

记 忆

张弈秋

“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信巫鬼,重 淫祀。”

——题记

今天是他第一次回到家乡,时隔五十年后。乡里为了迎接他的归来,特地请了傩戏班子在村子的戏台上表演。

锣鼓阵阵,大幕拉开,不管男的、女的出来都偏不面向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大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只见那男的,一会儿双摇,一会儿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又叫:绝了,绝了!等那角色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那些面儿才算真真地见着了。

不见也罢了,当真见时,全场一个冷颤,从头到脚,每一个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所有的脸全覆着面具,面具底色为红色,额上印画着黑色的火焰,微微带一点橙黄火苗,眉毛竖翘,带嗔怒状,眼睛突出,瞳孔放大,呈白色状,双唇下陷,脸颊朝外凸,一股子惊人态。人们纷纷围着傩和神坛站成圈跳起来,男人们依腔随韵,为神巫助歌;女人们则惊眩于神巫的精灵,附身半疯情形,把眼睛睁大,随神巫身体转动……

他坐在嘉宾席上静静地看,泪在脸上静静地流……

其实,他的祖上就是唱傩戏的,祖父就是靠他山里汉子的憨厚和恢宏质朴的唱腔娶回了身姿窈窕,在城里唱京剧已小有名气的祖母。他继承了祖辈的基因,当年家乡闹饥荒,他撇下双亲,到城里以唱戏为生。为了糊口,他放弃了土腔土调,改唱京剧小旦,是夹杂了家乡傩戏味道的变种。那时他年轻,又是外来户,被戏班子打发到祠堂外的小戏台上。人们每当经过那扇朝阳门时,总会见他扮以女装,摇曳身姿,挥舞盈袖,“家中撇下双亲在,妻儿老小依靠谁?……”每每唱起,听的人总会觉出不同的味道,那些咿咿呀呀的准音也从不曾变过。

日子一天天过去,那股土文交杂的傩戏味儿是越来越浓,听他唱戏的人也越来越多。可是他觉得,他不过是身着墨色绣金锦袍唱了一首悲伤漂泊的歌,骨子里的分量依然是飘乎乎的。

如今回到家乡,已是耄耋之年。家中老一辈的人均去了,留下的遗愿竟是让他重唱傩戏。依稀之间,他仿佛看见他的祖爷脸覆面具,穿着大红法服,阔步上场献牲献酒,为主人和观众向神祈福……

正当他思绪纷飞时,乡长上台致辞,善良的人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身旁儿时的伙伴咧着没了牙的嘴起哄非要他上台。不知从哪儿来的干劲,他几步就上了戏台,戴上祖爷当年的那张无下巴的脸壳,穿上祖爷当年的大红法服。打绑腿,穿麻鞋,持打神鞭,走叉步、猫步,时而脚跟着地,时而足尖用力,时而腾空旋转,时而躬身打坐,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豁啷啷……

一切都那么的顺其自然!老伙伴笑了,依旧是咧着缺了牙的嘴:嗯,记忆里就是这种味道,咱祖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