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苹果”创意设计

2017-08-14范贤辉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水果苹果

范贤辉

【创课缘起】

对初中生而言,要提升其作文的附加值,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但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由于眼界的相对狭窄,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是比较欠缺的。因此,选择一个适合大多数学生写作的题目开展立意的训练,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创新奇才”乔布斯的离世,又一次引发了世人对“苹果”的关注,而微博上“三个苹果”的段子,恰恰象征着人类从探索世界、了解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几个阶段。苹果虽是生活中一种普通水果,却有着极不普通的文化内核。它从远古一直走到今天,已成为寓言、宗教、神话、文化、艺术、科技的经典载体,足以引发世人无穷无尽的联想。因此,我选择了《苹果》作为本次创课训练的题目。

【教学现场】

一、导入

(出示苹果数颗)

师:看到苹果,你能想到什么?

生:好吃,红色的。

师:这是最直观的认识。

生:富含维生素C,对身体有益。

师:这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谈,有别的角 度吗?

生:砸到牛顿头上的苹果,让他发现了万有引力,是一颗幸运的苹果。

师:这个角度很特别。苹果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水果,虽然普通,却能引发我们许多的联想和感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发现、认识苹果,体会多角度思维给我们带来的妙处。

二、话说苹果,多向立意

师:简单的一个苹果,它贯穿着我们的生活,横跨餐饮、历史、文化、艺术各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苹果的那些事儿,走进文学界的 苹果。

1.作为水果属性的苹果。

师:苹果,首先是一种水果。这是思维的第一层次——故事。作为水果的苹果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请说一说苹果是一种什么样的水果。可以从味道、颜色、营养等角度思考,最好能填入背后有故事的词语。

(学生思考、讨论)

生:苹果是一种充满温情的水果。

师:那关于苹果,你一定有很温暖的回忆吧?

生:我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奶奶家,奶奶都会把她珍藏已久的苹果当作宝贝一样给我。那时候觉得不以为然,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无比 温暖。

师:的确,如果写成文章,一定是有爱的 苹果。

生:我觉得苹果是一种虚伪的水果。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现在市场上的苹果都十分漂亮,为了保鲜,人们给苹果涂上蜡,但却少了那诱人的果香和甜美,让人觉得很虚伪。

师:原来你关注的是食品安全问题。或者,我们可以说,虚伪的是人心。

生:我记得小区里有卖苹果的小摊,每次都很热情地吆喝,摊位收工很晚,摊主很勤劳。

师:你和摊主之间有故事吗?

生:有。我常去买苹果,后来他渐渐扩大了自己的店面,我依然经常光顾他家门店。

师:如果写下来,这是一个温暖、励志的小人物的故事。

生:苹果是一种青涩的水果,就像我们一样。

师:青涩,这个词语很不错。那你是喜欢青苹果还是红苹果?

生:青苹果。尽管味道有些酸涩,有时甚至会让人流泪,但真实、刺激。

師:你是否也有像苹果一般酸涩的故事呢?

(生点头)

师:能进入我们记忆的那颗苹果,一定是有着故事的;能进入文章的那颗苹果,也应该是有故事的。我们在写作时,要不断地再现情景,再加工,一定能写出真实动人的苹果。

2.苹果的世界。

师:苹果承载着故事,这是思维的第二层次——隐喻。但它又不仅仅承载着故事。刚刚那个同学说到青苹果,这时的青苹果就不再是一种感觉,而成为一类人的象征,哪一类呢?

生:就像我们一样。

师:是的。圆圆的脸,即将成熟却透露出一丝稚嫩,很清新很美好。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可以用苹果来形容,我们就通过两篇文章来认识他们。自由阅读新概念作文大赛文章《A-P-P-L》(作者:流川瞬)和《皱皮苹果》(作者:刘心武),选择你喜欢的一篇,说一说这里的苹果,分别象征着哪一类人,与苹果的联系点是什么。

(展示范文)

生:《A-P-P-L》象征的是高三学生。

师:仅仅是高三学生吗?你读完有没有 同感?

生:有一点。

师:哪一点?

生:一只苹果——“A+P+P+L+E=?”

=Achievement(成绩)+Patience(耐心)+Parents(父母)+Lessons(补课)+Enjoyment(兴趣)。

一只苹果,一只残缺的苹果,一只被咬去一口残缺的苹果=?

作者用五个英语单词来解读苹果,很特别。

师:所以这颗被咬了一口的苹果不是iPhone,是什么?

生:缺失兴趣,在父母的苦口婆心教育之下,只为成绩拼命补课的学生。

师:那这一类人与苹果的联系点是?

生:残缺,不完整。单词少了一个字母,我们少了兴趣。

师:很好。谁来说说《皱皮苹果》这一篇?

生:皱皮苹果指尽管外表并不华丽,但内心仍然美好的一类人。

师:联系点是?

生:苹果即使皱皮,味道依然甜美;这一类人虽然有的年事已高,有的其貌不扬,但内心无比美好。

师:有故事是苹果的一个维度,当我们再进一步,会发现苹果变成了一个隐喻。结合苹果的特点,说说苹果让你想到哪一类人。

生:涂蜡的苹果让我想到虚伪的、金玉其外的一类人。

师:很好,结合前面的发现“苹果”标签秘密这个过程,这篇文章一定很有内涵。

生:苹果树让我想到奉献,大家都在夸赞苹果,又有谁会想起苹果树呢?

师:由苹果再到苹果树,让我也想起一则关于苹果树的故事,故事中用苹果树比喻我们的父母。大家如果想知道怎么写的也可以去读读这则故事,或者你也可以自己来写写这个故事,看看自己和作家有没有共通之处。

生:丑苹果,味道却很美。

师:和《皱皮苹果》异曲同工,你有不同的故事吗?

生:有。学校里有个男生,外表有些邋遢,周围的人都避之不及,后来我发现他其实很善良。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发现,也是个不错的故事和隐喻。

生: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让我想起班里的一个男生,因为家庭原因,他突然变得很自卑,老师每次叫他回答问题,他都恨不得把头塞到桌子里。被咬了一口,然后他就自暴自弃,任自己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霉烂。

师:很让人心痛的一个故事。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大家的隐喻很精彩,故事也更加生动,还有了关于美与丑的思考。就让我们进入第三 环节。

3.世界的苹果。

师:这是思维的第三层次——思辨。普普通通的苹果不仅有故事,有寓意,也是极具世界性的水果,就像微博上那个著名的段子所言,“迄今为止,有三个著名的苹果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握在乔布斯手中。”现在,我们就放眼世界和历史,从你所了解或感兴趣的苹果中,说说你的思考。

(学生思考)

师:我先说说我的思考。我发现苹果手机特别流行,从几岁的小不点到几十岁的买菜大妈,手中都握着一个砖头般的苹果,甚至在网上看到有人卖肾买苹果的新闻。苹果,究竟是生活的必须,还是盲目的跟风?

生:我觉得是一种跟风,但这也对我们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如果我们都能有所创新,也许就是外国人排队来买我们的产品了。

师:你说得真棒!的确,科技需要创新,我们的作文除了要有故事、有内涵,也需要一些创新,毕竟,创意改变生活。现在,我们就拿起手中的笔,按照有故事、有隐喻、有思考的标准筛选自己的立意,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故事和创意吧!

三、确定立意,自由写作

师:一颗小小的苹果,我们可以把它加工成不同的美味佳肴。就让我们一起秉承苹果的创新精神,自选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学生写作)

四、习作讲评,分享提升

通过优秀作品的阅读及写作中问题的反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材料】

1.上课所用范文。

A-P-P-L

流川瞬

一只苹果——“A+P+P+L+E=?”

=Achievement(成绩)+Patience(耐心)+Parents(父母)+Lessons(补课)+Enjoyment(兴趣)。

一只苹果,一只残缺的苹果,一只被咬去一口残缺的苹果=?

=“A-P-P-L”。没有了“E”,唯独缺了最后的也是最好的“Enjoyment”。

这只苹果,便是高三的学生。

成千上万个高三学生,就是成千上万只残缺的苹果。

A

成绩是所有蘋果的皮。这只苹果能卖多少钱,能被哪位顾客买走,就在于他(她)是否有张漂亮的皮。每一位顾客都是不同的,他们对于苹果的种类、口味似乎情有独钟。他们喜欢黄蕉——成绩门门漂亮,最好有那么一两科是状元、榜眼;或者青蕉也挺受欢迎的——平均主义的各科成绩,凑在一起恰好过录取线;最受冷落的是红富士——只要挂着红灯笼就注定了你的低人一等。那几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的顾客怎么会垂青于你!

商人们是最急人所急的了。他们推出什么“脑黄金脑白金脑健力脑轻松”的,谁都想帮苹果一把,或者是帮自己的口袋一把。

人要衣装佛要金装,苹果岂能不要皮装?有没有“皮不怎么样,但心里美”的苹果呢?多的是!只是能被买走的一箱之中大概才一个。

苹果们,为了那漂亮的皮,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

P

忍字头上一把刀,可这年头哪只苹果都必须有耐性。“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每只苹果都必须牢牢记住的“慰安言”。

你,这只不知花落谁家的苹果能没有“耐心”?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着你——要考上好大学,要出人头地,要……你能没有“坐看云起,卧听潮生”,随遇而安的耐心?

有个朋友,高一高二总是说:“急什么!做什么事啊,都不能急!”可到了高三,铅笔盒里贴着他老妈写的:“时不我待,行动起来!”天天看着这几个字,没有一点耐心,恐怕早就行动得心烦意乱,手忙脚乱了。

P

Parents,是苹果们的另一个心腹大患,似乎所有的父母都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操纵欲。

为此,苹果们必须忍受每天的大鱼大肉、灵芝人参的包围,必须抛却一切杂念特别是异性的电话,苹果们必须言听计从,因为父母都是为了你好——这是孝顺!

苹果们没有自由。功课做到一半,会有人端着水果什么的进来,让你休息一会儿,或者找其他的理由进来。其实他(她)不过就想看看你现在究竟在干什么,有没有在认真看书。

苹果爸苹果妈们,不知你们做苹果孩子的时候,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L

照理说,苹果们上过的课大概和吃过的饭一样多,干吗还要自讨苦吃,没课找课呢?

“人家都补,我能不补吗!”

“学校的老师不能挑,我找个名牌老师开小灶,不也挺好的嘛!”

“我不补,家长都跟着急啊——你有那么稳,保证一定进大学门吗?”

高三的苹果们大概,不,一定是全校最好学的学生了。正课补,副课补,大课补,小课也要补。看见好的老师,两眼就发红,管他多少time多少money多少students——补!

被咬去的“E”

一只苹果写信给语文老师:“为什么作文一定要七八百字?为什么一定要首尾呼应?”语文老师写道:“明知无力改变,问过即罢,别问为什么,只想怎么做。暂藏起你的文学梦,至少一年,时间会作出答复。”苹果无话可说,只能轻轻地抚慰自己伤残的身子。

我常想,如果将李白放在这个现代化的学校里,他还有兴趣“举杯邀明月”吗?如果当年钱钟书必须把数学考及格了才能进大学,他还有兴趣写《围城》吗?答,他们不是今天的苹果,而我 们是!

不用有兴趣,苹果们,那是多余的!那只会害 了你!

SO

于是乎,一只只苹果拖着伤残的身子,在柜台任顾客们挑选。于是乎,“A-P-P-L-E”,可以写成或是应该写成“A-P-P-L”。可是,长此以往,是否所有的苹果都不该是完整的?完整的才是怪胎?那么按照柏拉图的逻辑,每个人心中苹果的理想造型是——“一种被咬过一口的水果”?

将来的某一天,一只残缺的苹果,或许也能像残缺的维纳斯一般陈列在卢浮宫中?

A+P+P+L=完美?

皱皮苹果

刘心武

从郊区书房回到城里的家,总会遭逢一大摞待拆看的邮件,我的习惯是先看熟悉者的,对于那些寄件方不熟悉的,一般是先拆看外表堂皇的,这是否有些个“嫌贫爱富”?但“金玉其外”的诱惑,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拒绝的,尽管往往会发现“败絮其中”,也只好叹息一声了之。有的来函,信封寒酸,字迹幼稚,右下角的地址是某镇某村,由作协或编辑部贴条转来,根据近年来的经验,这样的信函,很少是读我新作品后告知感想的读者来信,多半是附上他写的并不成熟的习作,希望我能往报刊推荐的。

回到城里,大体浏览一下积存的邮件后,我多半会下楼,到附近绿地遛遛。那天到票友聚集的廊亭,听他们轮番演唱,几位经常炫技的票友,已成为我们那一带的明星,我一见他们那堂皇的架势,就总要坐到廊栏上洗耳恭听,无论是裘派黑头,还是程派青衣,听着那些唱段,真觉得满耳落花,满心沁芳。不仅那些名票脸熟,就连总去旁听的,也有若干熟脸。有位年纪估计跟我相仿的,个头矮小,其貌不扬,他欣赏时,总轻闭双眼,一只手还随那声腔在膝上轻扣,他那满脸的皱纹也微微抖动,令我觉得非常滑稽。

那天傍晚遛弯回家,饭后想吃水果,去阳台取。我家的水果一般都放在阳台的一个大纸匣里,弯腰一看,所储水果不多了,又忽然发现,在角落里,有只不大的苹果,显然是很久以前买来,一直忘了吃的,赶忙取出来,放在手心里一看,它那表皮已经干燥得起皱了。

想起多年前读过的一首诗,忘了是国人写的还是翻译过来的,里头有几句是以苹果的名义请求:“削我皮,或者用牙啃/之前,能否仔细欣赏一下/我表皮的美丽。”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确实有权利这样地要求人类。实际上我是一贯比较注意水果外表的,而且经常“以貌取果”,也懂得把比如说苹果的外皮当作专门的审美对象。我曾很小心地将一只大苹果那华丽的外衣削成连续不断的螺丝转,然后将它巧妙地搁放到桌子上,令它望去仍是一只完整的大苹果。

那天我仔细端详那只皱皮苹果,忽然非常感动。它在被遗忘的那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让自己沾染霉菌,坚决地不腐烂,因此虽然它的表皮因脱水而发皱,却身无黑斑,并且让那红晕依然具有诱惑力,还散发出一种略带酒味的甜香。它是怎样度过那些寂寞的日子,如何洁身自好、保存实力,甚至还利用那被冷落的时间,尽量把自己的糖分保持住的?

我把皱皮削掉,那苹果露出的果肉居然新鲜,先尝一口,异常香甜!吃完它,还回味了许久。

第二天,我又下楼遛弯,又去听那些票友演唱。那位我觉得颇为滑稽的听众,又在那里闭眼击节。我忽然觉得,他很像是一只皱皮苹果。待那边一曲唱完,我就跟他说,您何不来上一段?他脸倏地红了,更像皱皮苹果了。接着也有其他人注意到了他,跟着劝,或者竟是跟着起哄,后来连操琴的也问,他究竟想露哪段?他呢,站起来,走到人群当中,说了声“让徐州”,清清嗓子,跟拉琴的对了对弦,然后在琴师配合下,居然唱起了言派腔,宛转优雅,吐字如珠。我觉得那一刻他就仿佛削掉皱皮的苹果,因为在落寞中久久地自爱,保存住了一腔鲜活,一旦得以施展,则散发出沁脾的香甜。一曲终了,掌声里,我悟出更多。

我承认,因为对积存的邮件里那些“皱皮”的一贯轻视,有的启封后潦草一瞥,就马上当作废物丢弃。现在,我提醒自己,也许,那会是一只“皱皮苹果”,虽然其貌不扬,甚至委琐鄙陋,但表皮里面,却会有鲜活的甜汁,我必须慎重对待,不得轻率处置。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好比能唱言派“让徐州”的高手能人,但殷殷期待之心,确是 有了。

又想到,悠悠人生,谁能永居中心?谁能永有抢眼而马上被选取、光艳显示的机会?我自己,也颇像滑落到果匣角落的一只苹果,我能否努力避免感染霉菌,在潔身自好中,任凭表皮起皱,而内里仍默默地保持、积蓄着能贡献于他人、社会的精华呢?

2.学生作品展示。

苹 果

回家路上,母亲问我今天的作文题目。我说,苹果。刚说出口我就恼了,刚刚那篇胡乱拼凑起来的文章,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苹果。我才明白该怎么写苹果:没必要将它和牛顿扯多近,更没必要带上乔布斯。苹果,就是一种水果,如此简单。

因为矫正牙齿,我已经很久没有过大啃苹果的经历,但我家一直都有吃苹果的习惯,因为它易储藏,营养也不赖。常常是母亲先用洗洁精把它们洗得“啧啧”作响,再一片片切进碗里,端给我吃。若我马上将之吃得精光,母亲便会笑出声来;若我不吃,她便像个孩子一样嘟着嘴,说:“我吃我吃。”然后把嘴巴吧哒得特响,一个劲地说:“好吃。”若我说:“吃你的。”她便不再吭声,转身离开。

苹果是一种有益身体健康的水果,所以天下有很多苦心孤诣的母亲都想着办法哄着自己的孩子去品尝这人间独特的味道。五姨也是如此。

曾在杭州五姨家小住了几日。五姨家的弟弟没长几颗牙,怎么吃苹果呢?只见五姨拿了个勺子,往苹果身上一阵猛搓,碗里的苹果泥便一点点堆积起来。五姨一边刮,一边嚷嚷:“哎哟,手酸死了,手酸死了。”穿着T字尿布的小弟水汪汪的大眼,虎头虎脑,可爱得很。他就在她边上打滚,哭哭,笑笑。五姨也不再说什么,只是刨啊刨,然后将刨下的苹果泥端给小家伙。小家伙也如我一般,心情好时吸个精光,还舔上几回,心情不好就慢吞吞地,只将其中的汁吸尽,剩下干巴巴的泥在碗里,五姨没法,只得将这泥吃光。我觉得恶心,母亲说,你小时候也一样,吃东西常常只吃到一半,剩下的都是我们吃,有什么关系?

这便是母爱,再苦再累她们也乐意去做,不为别的,只要孩子吃得健健康康,过得快快乐乐,她们便乐在其中。只要见着那苹果似的红通通的笑脸,她们便心满意足。

如此看来,苹果又不简单。

猜你喜欢

水果苹果
水果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拿苹果
我爱水果
会说话的苹果
水果篇之Cherry
水果畅想曲
好看更好吃的水果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