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角下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17-08-13王爱霞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理者创造性主体

王爱霞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河南 漯河 462300)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以人为本理念的视角入手,全面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提出了以人为本理念下学生管理工作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指出了当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路径。

[关 键 词] 以人为本;學生管理;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09-0133-01

一、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以人为本通俗来说就是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所以对于学校管理工作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当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管理工作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我国教育存在明显的以社会为本的特点,即学校培养的人是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所以,学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只强调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进而造成学生对学校管理制度的抵触心理。

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然而目前绝大多数的学校都采用的是相同的要求和指标来管理学生,这样的做法虽然便于学校管理者管理学生,但是,这种管理模式阻碍了学生自我个性的发展。

(二)管理方法缺少人文关怀

在当下的学校管理工作中,绝大多数的学校为了简单易操作的管理往往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对违规的学生采取严厉的处罚。使用硬性条例约束学生,同时采取严厉的处罚警示其他学生,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同时,这样的管理方法也使管理者陷入频繁的处罚和监督事务中,不利于管理者進一步提高自我的管理水平以及工作能力。

(三)学生管理内容上未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下,高考、中考的指挥棒使学校在具体实施学生管理工作时依然以学生的文化成绩为主,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偏科现象,这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大目标是明显相悖的。

(四)过于强调管理者权威,导致关系紧张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师道尊严的传统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因而在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管理者会要求学生对老师的管理无条件地服从,这就使作为管理者的老师和被管理的学生处于一个对立关系上,师生之间不再是平等对待的关系,而是处于一种统治与被统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样的管理模式过于强调老师作为管理者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才是主体,长此以往反而使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同时这样的管理模式也完全磨灭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三、实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路径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

在当下的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主动淡化师本思想,树立生本管理思想。即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尊重学生的需求,让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提升,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成为管理工作的发展主体

要想避免当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学生偏科的情况,我们必须将学生管理工作的范围扩大,重视之前因为应试教育而忽视的学生思想品德和身体锻炼等其他方面,真正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管理工作,尊重科学,关注学生。

(三)完善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工作的环境

首先,我们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学生服务;其次,学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让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参与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再次,树立法治意识,即时刻关注学生的切实利益,一旦学生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必须立刻采用制度等来维护学生的切实利益;最后,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相长的互相促进关系,因而只有平等的师生关系才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桂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D].吉林大学,2006.

[2]韩立红,张继文.深入理解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2):29-30.

[3]孙中华.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高等学刊,2017(2):146-147.

[4]彭跃农.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长江大学学报,2008,22(4):104-106.

[5]刘岩.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管理者创造性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窗口和镜子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管理授权的六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