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2017-08-12麦爱欢江丽嫚李雯朱莲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15期
关键词:冠脉精细化综合征

麦爱欢 江丽嫚 李雯 朱莲玉

(广东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深圳 51802)



精细化护理预防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医院感染的效果观察

麦爱欢 江丽嫚 李雯 朱莲玉

(广东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深圳 51802)

目的 观察精细化护理措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9月的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10月-2016年3月的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为常规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观察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结果 干预组有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42%,其中出现败血症的有3例,对照组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17%,其中出现败血症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院感染出现败血症患者的菌株分析及感染部位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提示感染菌株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系统感染为主。结论 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能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安全。

急性冠脉综合征; 医院感染; 精细化护理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osocomial infection; Meticulous nursing

我国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0%~8.0%[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当前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医生相比,操作繁多的护理人员承担着防御医院感染的重大责任,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且发展迅速,大多伴有基础疾病和心功能不全,机体抵抗力低下,是发生医院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我们通过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及实施精细化护理,取得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9月新收入院的17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其中导尿管患者91例,深静脉管患者49例,有创呼吸机患者37例。2015年10-2016年3月新收入院的18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干预组,其中导尿管患者102例,深静脉管患者45例,有创呼吸机患者34例。入院48h内发热或/和血化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钙素”提示感染的患者为剔除病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诊断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参照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文件汇编”和重症监护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要求,在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基础上实施常规护理。(1)常规护理措施[2]: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及各种管道、尿管及引流情况的护理与观察,如导尿管、血管内导管护理及静脉留置针的观察与护理等。(2)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病区的清洁环境控制,特别是空气、空调及常用物品表面、室温等环节的控制。(3)急救仪器、设备、医疗器械及用具的清洁及灭菌控制。(4)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有创性操作的规范性控制。(5)规范人员进出CCU的行为,尤其是探视人员的控制。(6)规范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执行率的控制。(7)病区定期进行消杀、院感项目检测与监控。(8)易感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患者的保护性隔离及护理。(9)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置。(10)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及控制措施的学习、培训。(11)消毒剂及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1.2.2 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与管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观察与护理,包括:(1)进行护理评估,识别出医院感染的高危易感患者,如年龄≥58岁、住院时间≥30 d、心功能分级≥3级、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5×109/L、合并其他疾病、有侵入性操作、缺乏自我护理能力、创伤、引流、多器官功能衰竭及合并症多且抵抗力差的患者。(2)对高危易感患者进行动态观察与护理,如加强皮肤护理的质量检查;关注口腔及粘膜的细致观察,及时进行口腔护理而非单纯的漱口,对感染患者及时调整合适的漱口液。对呼吸机患者进行体位管理及建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检查清单,落实护理预防措施与检查。(3)强化泌尿道感染的预防,除按常规尿道口护理外,加强会阴部的清洁及对尿道口护理合格率的检查,建立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感染(CAUTI)的预防检查清单。(4)对侵入性操作的血管导管患者,除常规护理措施外,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检查清单并落实护理措施,且不按医嘱常规每天换药一次,而是动态观察伤口及敷料情况,随时对渗血、潮湿、透明敷料松动、卷边等进行及时换药,及时评估CLABSI及穿刺口感染征象及时处理等。(5)现场质控检查:关注轮转医护人员对有创性操作的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及伤口换药、MDRO隔离措施的规范性,及时作出指导。(6)对置入“导管”后的发热患者,管床护士及时提醒医生关注与处理,如是否尽早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尖端培养等、双侧外周血培养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人数(感染发生率)及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的细菌株、医院感染人数中感染部位的构成比。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医院感染的18人,其中败血症的有6人,感染率为10.17%;干预组出现医院感染的8人,其中败血症的有3人,感染率为4.42%,两组患者感染率经统计分析得出χ2=4.39,P=0.0361。且所有医院感染患者中7月共有4例次病人发热,其而他月份均只有0~1例次。

2.2 两组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菌株分析 见表1。

表1 两组医院感染败血症患者的细菌菌株分析 例(%)

注:Fisher确切概率值为0.86,P=1。

2.3 比较两组医院感染人数中感染部位的构成比 见表2。

表2 两组医院感染人数中感染部位的构成比 例(%)

注:Fisher确切概率值为1.26,P=1。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周转快、抵抗力低下、合并症多、易感人群集中、医院感染控制难度大的特点,进行护理评估识别高危患者不大困难,但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全面性则受护理人力资源、工作量和人员的知识和意识层次等多因素影响,有必要规范医院感染控制预防措施及护理措施落实的及时性。本次研究显示,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识别高危易感患者,针对性实施精细化护理对预防患者的医院感染是有效的。同时,感染患者中,以鲍曼不动杆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与文献报道相符[5-8]。医院具有病原体种类多,流行菌株常为多重耐药菌株(MDRO),不但存在于医院,还广泛存在于社区,患者基础疾病重,机体免疫力低下,并且住院时间长,采用机械通气、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包括碳青霉烯类的频繁使用、侵入性操作的增多、各种导管使用时间过长、过度营养等均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MDRO患者,即使有轻微损伤也很难愈合,而且容易交叉感染给其他患者和工作人员。因此,加强高危患者的识别,对高危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做好MDRO患者的隔离,去除危险因素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在临床护理中发现,合并症多的老年人,体温多不表现为异常,而是在住院相当时间后才出现发热及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可能与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心衰、心功能低下等可导致淋巴细胞减少,加重了机体失代偿状态,且老年人可能因机体功能减退、免疫力较低,对外源及内源性感染抵抗力不足有关[9]。因多数的老年患者的血培养结果多为阴性,少数患者为阳性,需结合患者的血常规、炎性指标检查结果趋势来进行判断及治疗。因此,对自理能力差、心功能低下、合并症多的高龄危重患者提前进行关注与干预,避免高危因素,加强消毒隔离,缩短导管使用时间,严格落实洗手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防止耐药菌产生、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10]。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常见部位为呼吸道、尿路、血液。护理实践中,加强医务人员专科感染高危因素的培训、落实护理预防措施[11]、建立预防检查清单进行临床督导十分重要,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降低医院感染和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措施之一。另外,本次研究发现,发热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分析原因为7月已进入炎热的夏季,病房都使用空调,即使使用前进行了空调清洗,但合并症多、体弱、自我感觉差的患者所调的室温往往在25℃或以上,细菌在炎热环境下极易滋生和增殖。因此,严格控制环境卫生,保持仪器、用物表面清洁干净,加强空气消毒、空调及窗帘清洗、定时腾空进行消杀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也极为重要。

[1] 安华,任南,文细毛,等.159所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1):12-16.

[2] 范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的因素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0(5):6-8.

[3] 钱红翠.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1):92-93.

[4] 刘云,闫俊凤,尹建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4):260-263.

[5] 孙成栋,李真,刘斯,等.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3,25(6):369-372.

[6] 王群,罗湘宁.加强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85-86.

[7] 杨莉,孙芳艳,张袜博,等.3年MDRO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行动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25-28.

[8] 王玉花.新加坡中央医院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5):434-436.

[9] 王红雷,李长岭.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67-1568.

[10] 糜琛蓉,张袢博,杨莉等.外科重症监护室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5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3):178-201.

[11] 代永静,王建荣.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239-240.

麦爱欢(1974-),女,广东,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朱莲玉,E-mail:254752041@qq.com

R473.5

B

10.16821/j.cnki.hsjx.2017.15.025

2017-02-19)

猜你喜欢

冠脉精细化综合征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Chandler综合征1例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考前综合征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